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

2018-10-21 19:31陈辉
新教育时代·学生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新课改

陈辉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人们对素质教育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德育教育也逐渐变为班主任的工作重心。为了使中学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得以更好开展,本文以全新的德育教育理念为切入点,探讨了中学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的有效策略,希望能为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创新提供帮助。

关键词:新课改 中学班主任 德育工作 创新

初中阶段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最重要的阶段,在初中教学过程中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然而,由于受传统教育模式的长期影响,无论是教师或学生家长,甚至学生本人,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认识并不充分。作为教育活动的参与者及实施者,班主任对学生灵魂的塑造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学生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导师,因此,班主任更应该关注德育教育存在的问题,要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遵循德育教育的规律与准则基础上,提高德育教育的质量与效率。因此,在为中学生开展德育教育时,班主任应摒弃传统的成绩考量法,重点关注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与个人情操。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1.端正教师的态度,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现今社会,教师的重要职责是为学生提供服务,传授学生知识,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并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教师只有端正自己的态度,站在与学生对等的位置与学生进行交流,才能获得学生发自内心的喜爱与尊重。班主任应该是学生困难的解决者,是学生生活中的朋友,要能倾听学生内心的声音[1];在学生出现问题时,应更耐心、细致的为学生提供帮助。只有在真正意义上了解学生想的是什么,要的是什么,班主任才能做到因势利导,完成其“传道授业解惑”的职责。

2.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当代的初中生心理发育较快,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个性、想法与看法。在学校中,班主任与学生接触最多。因此,班主任要能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予学生及时的肯定与鼓励,若学生的错误不是原则性问题,要能更宽容;即便学生的缺点较多,班主任也不应简单粗暴的予以批评,要选择适当的时间及地点,对学生进行教育,给予学生足够的尊重。

3.要因材施教,做学生的心灵导师

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个人素质、性格才能、学习能力都不相同,面对同一问题,不同的学生会有自己的不同看法。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能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进行深层次的交流与沟通,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全面的了解与掌握。此外,班主任要能做到对学生问题的及时发现与及时解决,要针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做到因材施教,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努力成为学生的心灵导师[2]。

二、将抽象的内容形象化,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德育的熏陶

道德是人们在很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整理总结出的秩序及准则,因此,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要注重其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1.要将德育教育与书本知识有机结合在一起

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要善于发现教材中的德育因素,让学生对德育教育有切实的感受。对于书本中的知识,学生是较为熟悉的。因此,班主任的工作重心,是将较为枯燥、抽象的理论知识升华为精神方面的正能量,以此为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受到德育的熏陶。

2.要将德育教育与社会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

道德源自生活,也能服务生活。德育教育只有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其生命力及魅力才能充分展现。例如,孝道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学生对孝道的感悟,主要源自家庭,因此,班主任要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的琐事中感悟出人生的大道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

3.将德育教育与社会热门事件有机结合在一起

社会中时常会发生一些与道德有关的热门事件,班主任要将此类事件进行深入调查与研究,再引导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道德的魅力。社会中发生的与道德有关的事件可谓层出不穷,班主任要想将此类事件一一列举是不可能的。德育教育的宗旨,并不是讓学生掌握诸多的道理,而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有着高尚道德情操的人。因此,作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不能单纯的为学生教知识、讲事实、摆道理,而是努力帮助学生树立更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让学生在生活中同样受到德育教育[3]。

三、完善德育教育机制,将德育教育内容变得更丰富,使德育教育变得更有吸引力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单纯的课堂教学已不能满足现今中学生的学习需求,德育教育亦然。因此,班主任应运用有效手段,将主题班会变得更具趣味性及思想性、艺术性,要做到寓教于乐,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4]。

1.制定综合素质评价制度

此评价制度的核心思想是:学生德育教育成果的考核不再局限于学生的考试成绩或教师评语,而是对学生道德实践完成情况进行考量,看学生的道德品质能否得到他人认可;此制度的主要特点是更科学、更民主;最终目标是将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与学生学业水平有机结合在一起,引起家长及学生对德育教育的重视[5]。

2.将德育教育方法灵活运用,使其变得更生动、形象

德育教育方法必须是多层次、多角度的,也要适当的调整。只有将德育教育方法变得更具多样性,才能保证德育教育得以更生动、形象的开展,德育教育的质量才能得到保障。

结语

班主任是学生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领航者,对于初中生而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对其个人人格的养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初中生的思想也越来越开放,因此,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就要不断提高自身职业素养,将德育观念及德育方法进行改革与创新,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符合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刚.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27):33-34.

[2]康洪英.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创新[J].教育,2016(6):00138-00138.

[3]刘继淑.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新理念及方法[J].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2017(3):13-13.

[4]钟水浩.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理念及方法探究[J].考试周刊,2013(54):188-189.

[5]柴官会.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班主任德育工作方法探究[J].亚太教育,2016(6):44-44.

猜你喜欢
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以人为本观念下中学班主任角色转变研究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对中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