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

2018-10-21 11:12赵长印喻俊明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20期
关键词:管理风险控制建筑工程

赵长印 喻俊明

摘 要:建筑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建筑企业要想在激烈市场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如何全面做好建筑施工项目风险管理工作十分关键。本文进一步分析了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风险及对策,以供同仁参考借鉴。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风险;控制

1 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风险防范意识

从我国建国以来,长期执行的是计划经济的运行体制,在长达几十年的计划经济环境下,建筑工程项目从决策立项、到生产建设、到竣工交付使用,都是由国家有关部门统一管理和安排,风险产生几率很低,即使是有了风险发生,由风险造成的损失也都由国家承担了,久而久之,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意识就逐渐地被弱化了,甚至是丧失了风险管理意识。虽然改革开放后,风险管理意识重新回到了项目管理工作中,但是防范意识仍然淡薄,防范观念仍然滞后。

1.2 缺乏法律监管机制

虽然我国目前已经分别出台了与建筑工程项目有关的诸如《保险法》《担保法》《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等相关法律法规,但是却缺乏与这些法律法规相配套有效的监管机制,因而也就无法满足建筑项目规避管理风险的市场需要,无法对建筑市场起到严格的规范作用,实践中的风险管理效力也因此大打折扣。

1.3 缺乏健全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大多数企业未能建立起全面、完善、可靠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在工程招投标阶段,前期可行性研究不够,未能全方位、多渠道的掌握项目相关信息,只要有项目就盲目的去投标,导致中标率很低,加大了企业成本;在项目施工过程中,对工程中不确定因素估计不足,未对项目风险进行监控,由此导致对遇到的风险不能及时做出有效的反应,合理的调整;由于缺乏全面的、可靠的数据支持,致使风险管理成效低。

2 控制建筑工程项目管理风险的方法

2.1 减轻风险

在建筑工程项目风险应对策略中,减轻风险是一种主动积极的应对策略,通过各种技术方法和方案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和风险发生安全管理措施的制定,对相关安全措施进行针对性的制定。后结果的影响程度,缩小其后果对项目的不利影响程度。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有风险发生,可按照事前制定的风险应急预案,减小风险的影响程度。例如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因温度过高而影响到作业者的健康,影响项目工程的质量,项目管理者可以临时更改作业时间,可以在清晨或黄昏进行作业,将风险对项目的影响降到最低。

2.2 风险自留

在财务性风险管理中,风险自留属于一种关键技术,这种自留指的是保留建筑工程项目企业经济实力,这也是因为风险大多都发生于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领域。不管是对于由于内部经济管理而导致发生的风险,还是由于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而发生的风险,借助风险自留的方式,都可以有效解决。通俗来说,也就是如果建筑工程项目的开发企业将全部资金都投入进去开发一个项目,那么一旦风险发生,便无力面对,但是若企业保留适当的经济实力,那么即使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遭遇任何风险,企业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手里,无论是选择继续投入、保留工程项目,还是果断放弃、保证企业根本,都可以从容做出选择,以此來提高企业面对工程项目风险的能力。

2.3 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指通过合同或者协议,设法将风险结果联通风险应对的权利和责任都转移到其他具有较强抗风险能力的组织,增加风险承担的主体,降低建筑企业的风险损失。风险转移常用语高风险高收益的工程项目,主要采取工程保险、工程担保及工程分包转包等方式,增加风险承担单位减轻总体风险压力,最终实现风险转移。

3 加强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措施

3.1 加强建筑企业风险管理意识建设

针对风险管理意识不强而制约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有效管理,建筑企业必须加强风险管理意识建设。首先,企业上下必须要充分认识到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尤其是管理者以及项目管理部门,通过多途径的宣传使得建筑企业全员得以树立起良好的风险管理意识。其次,在加大防范风险多方面投入的基础上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定,将风险管理意识落实到工程建设的整个环节,以此从根本上促使建设人员与管理人员具备良好的质量、安全意识。

3.2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

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建设是风险管理的核心要素,一套有效机制的建设是需要企业全体员工共同参才能实现的。在具体的建制工作中,一方面可以先参考一些在施工项目风险控制方面做的比较成功的企业的风险管理机制,再结合企业自身现状修改调整形成适合企业自身的风险管理机制;另一方面,在风险管理机制建设过程中一定要建立一套完善的信息反馈机制,对实践中暴露的制度问题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调整。完善的管理机制应包括执行机制和监督机制,通过完善的机制实现对项目风险的有效控制。此外,项目施工风险管理还要建立重视施工前期风险识别、施工中风险防范、竣工后风险管理的阶段性管理原则,切实做好每个阶段的风险管控。为了有效分散风险,购买一定的工程保险也不失为管理者应对项目风险的有效措施之一。

3.3 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随着计算机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建立风险管理信息系统已经不是什么难事。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从项目施工前期的立项阶段就开始对整个项目进行风险管控,计算机强大的数据分析能力将大大提高风险识别、风险评估的效率和准确性。建立完善的信息系统,需要将项目施工的各个环节都纳入系统建设范围,需要项目内部建立完善的财务管控制度、仓库物料、施工设备管理制度、项目施工管理制度等等。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将提升建筑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也必然对项目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更高要求,对促进建筑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素质的提升具有积极意义。

3.4 从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的时期进行分类管理

可以将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措施分为前期、招标期、施工期以及竣工期四个阶段。项目施工前期的风险控制措施主要审核相关资料以确保双方的资历合格格,调查分析项目实施的社会经济环境以尽可能地减少经济、社会环境风险因素的影响社会环境风险因素的影响,通过科学的调查分析进行项目实施可行性研究以减少人为风险因素的影响施可行性研究以减少人为风险因素的影响;招标期的建筑工程项目风险管理措施的关键以及核心就是趋利避险管理措施的关键以及核心就是趋利避险,通过对于业主以及工程师工程师、技术人员的调查、评估、审核等确定人员资质、确定队伍规模伍规模、协调人员安排等,尽可能避免日后的技术风险因素以及管理风险因素,同时努力用最低的成本建设最强有力的队伍,达到趋利避险的效果;施工阶段的风险控制措施主要包括资历审查资历审查、施工监督、定期检查以及制定合理的保险机制等。即通过审查即通过审查、监督、检查等措施保证施工质量,通过建立合理的保险机制以降低人员伤亡的保险机制以降低人员伤亡、设备损坏等因素带来的风险损害;竣工期的风险控制是四个阶段中最为简单的控制,其主要措施就是确定施工队伍竣工资料的真实性、投资成本的合理性性、施工开销的透明性以及所涉及数据的准确性,在这个过程中要格外注意工程验收流程的规范性中要格外注意工程验收流程的规范性,避免出现程序错误。

4 结束语

建设工程项目风险管理对于提高整个工程的经济效益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相关人员更应该努力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及技术能力,掌握风险应对的方法,提高各种风险的应对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柏阳.项目管理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 ,2016(33):181.

[2] 王东艳.浅谈建筑工程施工风险影响因素[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183.

猜你喜欢
管理风险控制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浅谈电力企业财务管理风险与化解措施
基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探究其防范措施
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卡业务风险管理策略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会计预算控制现状及方法
浅谈高层建筑沉降监测关键环节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