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宏雄
摘 要:高层建筑既是城市发展的标志,也是现代科技的象征。但是,在现实情况中,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却屡屡发生,其已经成为世界共同面对的重要难题。对此,对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深入的研究,便具有显着的价值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安全;问题;措施
1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现状
1.1 消防设施落后,功能落后
有一些单位消防设施的功能已经落后,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在太原的北部尖草坪区和西部万柏林区,一些建造时间较为久远的小区因为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周边的人口密集程度不断加大,小区车辆也不断增加,但是没有进行车位的配套升级改造,车辆在小区内外的停放混乱,占用消防通道的情形屡见不鲜,无疑给消防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隐患。并且,这些建造时间较长的小区,消火栓的布置也不像新城区那样按照消防新标准进行布置,压力达不到区域内新建高层建筑物的要求标准等,这些状况并没有随着城市的发展进行相应的升级改造,进一步加大了潜在火灾危险应急救援的难度。
1.2 一些消防安全监督管理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有些消防安全部门中,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并且,由于教育经历和工作经验等因素,使得每个消防人员在业务素质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更有甚者,在一些关键部门和关键岗位的安全监督管理人员业务素质有待提升,消防安全意识需要不断加强,对于潜在的火灾事故等隐患没有敏锐的职业敏感性。造成这些原因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因为平时实战演习的机会较少,很多消防應急救援的技能和知识只停留在了书本知识当中,对于火灾发生中一些情况,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进行结合,理论脱离实际的情形较为多见。再者,很多消防管理人员由于自身教育经历的局限性,对于很多较为专业的理论知识不能够很好的掌握,自然会约束他们在实际工作中业务技能的进一步提升。
1.3 消防设施设备不完善
在高层建筑物消防安全方面,依据有关防火规范,应当配备相关防火设施设备。然而很多高层建筑物开发商均对利益过度追求,为能够使建筑成本降低,所选择部分劣质消防产品影响消防安全。同时,内部消防设施设备长期得不到较好维护维修保养,最终也将影响消防安全。
2 高层建筑消防安全技术要点
2.1 预防火灾发生的技术要点
①对明火进行严格管理。在对高层建筑进行施工作业时,往往要用到明火作业,为了能够有效预防明火导致的火灾,我们应该将明火作业列为高危作业范畴,在执行明火作业以前要严格办理作业许可证,作业过程中明确责任人与监护人。在高层建筑的每一层要设置专门的吸烟区,并且要对易燃材料进行严格的管理,责成专人负责,并制定配套的安全防护措施。②对电气产品与燃气设备进行严格把控。据相关部门统计,导致高层建筑发生火灾的最主要因素是燃气设备与电气产品。为确保高层建筑中燃气设备与电气产品的使用安全,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其一,要安装电气短路保护器与漏电火灾探测报警器,并且确保两者具有比较高的灵敏度,确保报警器能够覆盖到所有角落;其二,对电气设备进行排线与铺设燃气管道时要严谨违规操作,避免发生胡乱安装、胡乱搭接的现象;其三,在高层建筑的供气管道系统中要安装紧急关断阀,当有火情发生时,通过切断阀门来避免火灾发生。③加强监督与巡查。高层建筑要设置专门的消防检查机构,要定期对整个建筑进行全面的检查,同时建立防火档案,在档案中将责任明确到人,将高层建筑的各个易发生火灾的关键部位、环节列入档案,按时填写档案并进行存底。
2.2 控制火灾扩延的技术要点
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后,为了防止火灾继续扩大蔓延,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技术防控。首先,要对防火区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高层建筑的容量与规模都比较大,一旦发生火灾,便极易导致相当大的损失,因此,要结合建筑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面积分区;通常情况下,高层建筑不同的场区具有不同的使用功能,同时其防火等级也有所差别,所以,要结合高层建筑的不同场区功能,将建筑划分为不同的防火等级区,并利用防火门进行防火隔离;对电梯井、燃气管井等竖向井道,要利用防火门等将其与建筑的其它部位进行分隔。其次,要对高层建筑的装修、装饰材料进行不燃难燃化:对高层建筑内所使用的地毯应使用阻燃型地毯,对高层建筑房间内沙发、床被的包覆针织物应选用阻燃材料;同时,高层建筑内所使用的桌椅、吊灯、墙面、橱柜等也要使用阻燃材料制作,以最大限度地降低火灾载荷。最后,要在高层建筑中尽可能采用智能化消防设施。为能将火灾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关键是要做到提早报警,因此,高层建筑内不但要安装普通的消防栓,还要安装智能化的灭火系统与火灾报警系统,以及自动防烟排烟系统。在智能化消防设施的设计安装过程中,要根据高层建筑物的性质与功能要求进行合理布局,结合高层建筑物的火灾危险程度与火灾载荷确定需要重点防护的区域。
2.3 安全避难技术要点
为做好发生火灾后的人员疏散与人员自救工作,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着手:①合理设计疏散楼梯。当高层建筑内发生火灾时,要将疏散楼梯作为疏散人员的主要通道,在设计高层建筑疏散楼梯宽度时要按照三股人流(其中,一股为往上的救援人流,两股为往下的疏散人流)来进行设计,并且要在疏散楼梯的醒目位置处设置人员疏散标识。②充分利用疏散电梯。在普通建筑中,一般电梯不作为疏散人员的通道,而在高层建筑中,考虑到利用楼梯所疏散的人员数量非常有限,所以要充分利用电梯来疏散人员。为此,需要从技术层面来解决电梯作为疏散通道具有安全隐患的问题。③设置排烟防烟系统。在火灾发生后,浓烟会给人员的疏散造成严重的干扰,因此,要在高层建筑内的疏散通道处、人员密集区、楼梯间、消防电梯井等区域设置排烟防烟系统,确保空气的有效流通,并且要在关键部位设置简易的呼吸设备,方便人员的迅速撤离。④做好高层建筑的基础消防设施安装工作。为了能够给高层建筑发生后人员实施自救创造条件,需要切实完善高层建筑的基础消防设施建设,从细节处入手,如保证消防水箱的储水量、消防水管的水压等。
2.4 完善消防预案
对于高层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在施工前对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问题进行认真的分析,不遗漏任何一处消防隐患,编制完善的消防预案。在编制消防预案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对于施工总平面图的设计,应全面地考虑到每一个施工区域,包括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明火作业区一级施工信道位置,设计时一定要符合消防安全方面的规范标准。第二,对于临时用水管道的设计,应根据总施工设计方案进行有效的调整,通过科学的计算,满足消防安全管理的一切要求。第三,对于施工用电线路的设计,一定要安置自动跳闸装置,当用电负荷过大时,及时跳闸,减少明火出现的情况,保证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
3 结论
对高层建筑隐藏的消防安全问题的探讨和解决是一项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重大举措,需要高层建筑管理部门投入更多的重视,做好防火监督工作,对建筑内部做好监控和监管,预防和避免火灾事故。同时高层建筑的建设需要提高对防火和耐火建筑材料的使用,加大对群众消防安全知识以及消防设备使用知识的普及,降低高层建筑火灾发生几率,促进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参考文献:
[1] 李海成.浅谈如何做好高层建筑防火监督工作[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8):1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