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及对策初探

2018-10-21 17:39杨芳
科技风 2018年22期
关键词: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对策农村

杨芳

摘要:随着农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产生的垃圾量也与日俱增。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问题变得愈发紧迫。但在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下,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不论在设施投入、技术工艺、运营管理上都存在诸多问题。同时,农村生活垃圾具有的规模小、分布散、资金匮乏等特点,也加大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的难度。本文通过对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的分析,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对策。一是强化垃圾源头分类,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二是加大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投入,规范化垃圾处理关键技术;三是融入“互联网+”理念,激活资源回收系统;四是优化垃圾转运环节,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关键词: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对策

随着城镇化及科技的剧速发展,农村生活模式逐渐趋于城市,随之产生的垃圾量逐日增多,生活垃圾的成分也从单一的农产品废料,逐渐向塑料、玻璃、纸类等成分发展,靠自然降解难以为继。[1]此外,限于农村用地分散、居住密度低、财政资金投入不足等特点,农村的环卫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由此产生的垃圾围村现象也逐渐凸显出来。而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人居生态环境的重视也愈发强烈,农村人居环境的改善已成为新时期的重要问题。因此,亟需探索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路径。

一、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现状

我国乡村人口2016年为58973万人(依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按平均0.6kg·(人·d)1计算,[2]2016年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为12915万吨,其垃圾量逐渐趋向城市。与此同时,农村生活垃圾成分也由传统的果皮、秸秆等有机垃圾,逐渐发展为厨余、灰土、橡塑、纸类等复杂垃圾。并且随各地区农村经济水平的不同而分化。对于经济水平偏低的地区,其垃圾成份主要是以灰土、砖瓦类占主;对于城乡差距不大的地区,生活垃圾组份主要是厨余类、像塑类、灰土类[3,4,5],成分趨同于城市。可见,随着经济水平的增长,农村的垃圾产生量及处理难度也将增加,其治理需求不容忽视。

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

我国现行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主要有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分散处理模式模式两种。城乡一体化处理模式,即村庄的生活垃圾统一转运到县(市)进行处理,其优点是能够做到无害化处理,缺点是运输成本较大;分散式处理模式,即生活垃圾转运到各镇(乡)的小型垃圾处置场进行处理(处理能力一般为10t/d~50d/t)。[6]这种处理模式的优点是覆盖范围大,能够兼顾偏远村庄。缺点是受到规模效应的限制,小型垃圾处置场难以达到无害化标准,容易产生二次污染。

三、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面临的困难挑战

(一)农村生活垃圾产生量激增

传统农业时期,垃圾不是农村地区存在的主要问题。农村产生的生活垃圾主要是果皮、秸秆、粪便等有机垃圾,且垃圾产生量不大,可通过喂养牲畜、堆肥还田的方式进行消纳。如今,在现代化的影响下,农村生活垃圾每年以7%~10%的速度增长。[7]并且,农村生活垃圾成分也更为复杂,其处理不能靠单一的自然净化就可以实现,需要引入人工处理方式以加大垃圾处理能力。

(二)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难度大

与城市相比,农村具有的用地分散、资金匮乏等特点,加大了农村环卫基础设施建设及运行的难度。首先,农村的集体经济薄弱,对环卫基础设施投入乏力;此外,地缘特征也加大了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成本。由于大部分农村居住分散,其生活垃圾的收集及运输成本势必会增加。而垃圾运输费用通常占垃圾处理费用的30%左右,[2]因此农村的单位垃圾处理成本会高于城市。这对于资金本就匮乏的农村而言,大大增加了生活垃圾处理及运行的难度。

(三)农村环卫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尚需完善

近年来,国家开始重视对农村环卫基础设施的投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影响下,现状的农村环卫基础设施仍存在资金配置不足、管理粗放、技术工艺及运营模式缺乏与农村特点的衔接等问题。从而影响了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整体的配置水平,导致农村无害化处理率普遍偏低。

(四)村民生态意识较弱,垃圾处理方式需要加强引导

由于村民生态环保意识薄弱,很多村民习惯把垃圾堆放在公路、田间、河旁等。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土地,还影响了村容村貌。并且,一遇到大雨就会将垃圾冲入附近的河内,影响水环境景观,甚至威胁水源安全。

四、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对策探析

(一)强化垃圾源头分类,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

垃圾分类对于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和保障治理成果的长效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推进时,应考虑从制度设计、大众参与、设施配置等多个角度进行综合规划。可通过建立政策支撑体系、发放生活垃圾分类宣传材料、配置垃圾回收中心、垃圾分类积分奖励、配置资源化利用设施等措施进行落实。并且在规划设计时应结合农村特点,重点考虑措施的针对性及可操作性。

(二)加大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投入,规范化垃圾处理关键技术

目前,农村的环卫基础设施不管是从管理水平还是技术水平上,都明显处于弱势。应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在资金、管理、设备配套等方面的投入力度,提高环卫基础设施配置水平。同时,加强对农村生活垃圾适用处理技术的推广和研发,规范化垃圾处理的关键技术,并在考虑经济性的同时,提高无害化处理水平。

(三)融入“互联网+”理念,激活资源回收系统

将资源回收系统融入“互联网+”理念,促进资源回收产业链条的生成。首先,可通过鼓励企业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或整合资源回收信息平台,优化资源回收产业链。其次,可依托垃圾转运站等环卫节点,设立资源回收点,将传统的资源回收点与环卫设施点进行功能上的结合,提高垃圾回收效率。

(四)优化垃圾转运环节,提升资金使用效率

为节约农村垃圾处理成本,在进行垃圾转运设施布局时,可结合ARCGIS等空间分析软件,对转运环节进行优化。首先,可通过建立函数模型,以转运距离最短为目标进行路线优化;其次,利用建立的函数模型,以成本最优,统筹规划为原则进行垃圾转运站的选址,通过比较分析目标转运站的空间服务能力,确立适宜的转运节点,从而最大化发挥转运站点的服务能力。

五、结语

目前,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存在垃圾产生量激增、设施建设滞后、技术支撑不足等问题。针对我国农村生活垃圾处理中存在的这些现状,在进行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时,应结合考虑农村的特点进行规划设计,重点考虑措施的针对性及可操作性。首先,应积极推行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工作,推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其次,应加大对农村环卫基础设施投入力度,同时规范化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关键技术;再次,应与互联网技术融合,激活农村资源回收系统,实现资源回收体系的正常运行;最后,可通过优化农村垃圾转运环节,从而提高环卫资金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郑好,梁成华.我国农村生活垃圾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J].北方园艺,2010(19):223226.

[2]何品晶,张春燕,杨娜,章骅,吕凡,邵立明.我国村镇生活垃圾处理现状与技术路线探讨[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10,29(11):20492054.

[3]韩智勇,费勇强,刘丹,旦增,张嵛,施国中,王加雷,谢燕华.中国农村生活垃圾的产生量与物理特性分析及处理建议[J].农业工程学报,2017,33(15):114.

[4]陈蓉,单胜道,吴亚琪.浙江省农村生活垃圾区域特征及循环利用对策[J].浙江林学院学报,2008(05):644649.

[5]韩智勇,梅自力,孔垂雪,陈细会,范建强,谢燕华.西南地区农村生活垃圾特征与群众环保意识[J].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15,31(03):314319.

[6]邵立明,吕凡,章骅.村镇垃圾治理模式与规范的现状及展望[J].小城镇建设,2016(08):1215+19.

[7]王金霞,李玉敏,白军飞,黄开兴,陈煌.农村生活固体垃圾的排放特征、处理现状与管理[J].农业环境与发展,2011,28(02):16.

猜你喜欢
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对策农村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装备及应用案例
云南省高校女性心理健康问题研究
绿色建筑煤矸石资源化利用新技术的应用分析
黄蜀葵花期不同组织器官中多类型资源性化学成分的分析与利用价值挖掘
我国浓海水资源利用现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