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有各自的核心价值观念,而在当代中国,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可以说这个问题关乎着国家的前途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和谐幸福。一个国家或民族如果没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价值观,就没有凝聚力,就会丧失前进的动力,就会止步不前,甚至落后挨打。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三个倡导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有各自的核心价值观念,中国封建社会的核心价值观归纳起来是仁、义、礼、智、信,资本主义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自由、平等、博爱。而在当代中国,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应该坚守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倡导”,即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它实际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课题。
一、国家精神文化的发展方向
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指明了国家精神文化的发展方向。
富强是我国在经济建设方面追求的价值目标,是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基础。因为没有经济作基础,其他价值目标就无从实现。富强既包括国家的富裕和强大,也包括人民的富裕和权利的强大,但最终体现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民主的内涵是人民当家做主。它作为政治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而民主的本质则是集思广益、群策群力,不是一个人说了算,而是大家的事情大家共同商量。
文明对国家来说,意味着高度繁荣的文化和高度自觉的精神;对社会来说,文明意味着良好的秩序、优美的环境、淳朴的风气、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友善;对个人来说,文明意味着较高的文化和道德修养。
和谐是在社会和建设方面追求的价值目标。作为国家主导的价值观,它意味着最终要实现的是一种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以及人与自身之间全面和谐的状态。
新时代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从价值追求角度来说就是要达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也就是说经济上要越来越富强,政治上要越来越民主,文化上要越来越文明,生态上要越来越和谐。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目标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作为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实际上指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从而指明了我国社会建设的目标。
自由就是尊重自由、追求自由、保护自由、让个人实现自由全面的发展。自由不能被理解为随心所欲、为所欲为,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你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但你不能妨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不能影响和妨害他人的正当权益。
平等指的是对每个人人格和权利的尊重。每个人在尊严和权利面前都是平等的,都享有与生俱来的不可剥夺的生命、健康、自由和财产的权利。但平等并不等于平均主义,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且平等也不能只享有权利,它更要求履行义务。只享受权利而不履行义务是不劳而获,只要求履行义务而享受不到权利是劳而不获,二者都不是真正的平等。
公正就是公平正义,它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要价值。公平主要指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以及分配公平等。正义主要指制度正义、形式正义以及程序正义等。公正不仅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义,也是人类追求美好社会的永恒主题。
法治是社会保障之盾,也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我们倡导的法治,不是片面强调司法独立,不是西方国家所谓的三权分立,更不是对资本主义法治理念的照抄照搬,而是立足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文化传统,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三、当代社会公民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规范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今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和道德规范,不仅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也表明中国共产党对当代社会公民的基本要求。
爱国是中华民族深沉的文化基因,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我们倡导的爱国,就是把个人价值的实现同推动国家的繁荣发展相对接,认同祖国的历史、文化、英雄、伟人,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紧密结合,把国家建设好,把民族团结好。
敬业是公民爱国的基本要求。从精神层面讲,敬业就是要尊重自己的本职工作,并积极地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以之为荣;从务实层面讲,敬业就是要干一行愛一行,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在工作中完成自己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敬业是每一个公民的爱国情怀在工作生活中的具体表现形式,它是民族复兴和国家强盛的基石。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人无信不立”,商家历来都信守“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行规;老百姓也讲究“好借好还,再借不难”的借贷惯例;国家的治理也信奉“取信于民”的教诲。诚信是做人做事的基本要求,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也是公民与公民、公民与组织、公民与政府之间在一切社会事务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守的道德底线。
友善就是友爱、善良,是爱心的外化,与物为善,善待亲友、他人、自然等等。友善能产生亲和力和凝聚力,是成就事业的基础和条件,正如古语所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广聚爱心,乐善好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让世界充满爱,是友善的理想境界。
作者简介:
许艳平(1983年—),女,汉族,河南周口人,讲师,硕士,河南中共周口市委党校,研究方向:哲学、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