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女性主义理论解读谢安琪歌曲

2018-10-21 10:51王絮颖
文存阅刊 2018年22期
关键词:首歌香港

谢安琪,当代中国香港女歌手。她将香港的本土文化、社会热点、性别现象等融入流行歌曲之中,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真正做到了为香港人代言。本文结合激进女性主义理论,分析谢安琪粤语歌曲(不包括国语作品)的选题和创作风格,及其歌词文本中所呈现的“港女”的爱情观、生活态度及性别意识,探讨她的歌曲与香港社会环境之间的连系和互动。

一、关注社会问题的草根歌手

随着黄沾、林振强等一代音乐创作人的相继离世,香港乐坛告别了制造出无数国际天王天后的“黄金时代”。就在整个香港乐坛都在发问“如何自救”的关键时刻,周博贤发现了谢安琪。

关于周博贤,知名填词人周耀辉曾说过,这些年来唯一成功突围的新晋词人就是周博贤。周博贤可以在整张唱片填写一半以上的歌词,写法又令人耳目一新。关于周博贤对于谢安琪和粤语歌曲的作用和贡献,乐评人梁伟诗在访谈周博贤时这么说:“现在不少年青听众已经放弃了香港粤语流行曲,然而正是因为谢安琪的歌曲题材较特别,令人还是觉得广东歌曲还有可以一听之处。”可以说周博贤是谢安琪的“伯乐”,反之,也亦然。

2005年初,谢安琪一出道便将“头条新闻”唱进专辑中,走出一股个性鲜明、风格大胆的“愤青范儿”:她的歌曲内容不拘泥于“爱情”这一个话题,而是取材广泛,历久常新;且叙事性强、画面性强、可读性强,时而夸张时而幽默,不觉空泛;她用辨识度极高的声音演绎出社会上光怪陆离的现象,时刻给听众表达一种关照社会的态度,如《愁人节》、《菲情歌》、《洁净皇后》、《浮云》等是在关注社会底层群体,《乌托邦》、《十字架》等则唱出社会现状和世间冷暖,《喜帖街》、《我爱茶餐厅》、《港女的幸福星期日》等唱出了对香港本土的人文关怀,《如花》则是赞美香港本土喜剧演员李健仁的专业演技,而《亡命之徒》、《后窗知己》这个系列是由曾经的头条新闻“亡命小巴”而创作的,还有像《私隐线》这种呼吁公众空间内注意隐私的流行小品。因此,有人形象地称她是“唱出社论”的专栏歌手。

可以说,对于整个粤语流行乐坛来说,谢安琪及其团队所创歌曲带来的最大作用是,使香港粤语流行歌曲变得更加多元化。

二、唱出当代女性的话语权

谢安琪不乏批判性别歧视、反对传统性别观念的音乐作品,向听众传达了关于“性别平等”的呼吁。

《祝英台》是借古典故事来批判传统性别观念中“重男轻女”的思想仍在当代社会盛行,剥夺了当代女性追求爱情的权利,残害了女性的自主性。 “为甚求觅到所爱,必先要装笑扮呆”讽刺了传统性别观念仍在作祟,以至于当代女性在恋爱时作楚楚可怜状的自我贬低的现象,而“为甚求活到精彩,须将女身卸下来”则是问,为什么“性别”要成为阻碍女性自我发展和实现的最大障碍?歌曲结尾也发出了歌者心底的呐喊:男女平等是否可以在未来真正得以实现?

《十优生》的观点则符合激进女性主义流派的主张,提出女性强于男性的观点,为当代女性送上了最高的评价:“生于当今世上做女子,既要望前兼要顾后,肩膊承担众多责任”,句句赞美女性,在结尾提出了“男士应该怕丑,女性绝对资优”的观点,整首歌呈现出了一个“女强男弱”的理想格局,为当代女性平反。

出道作品《姿色份子》大胆地批判了当时盛行的整形美容之风,当时“视美如命”的“姿色份子”把“美态等于尊严”,而谢安琪则痛批“塑料玫瑰”,唱出“每个相貌也极似,全没个性与自我的标志”,讽刺了当时社会止于表面不重内涵的审美风气和女性丧失自我的跟风心态,这首歌的观点与激进女性主义者娜奥米·沃尔夫所持的观点一致,她认为女人对自己的身体产生不满的主要原因是男性霸权的存在,因此女人产生改造身体、追求完美体貌的想法也是在男权社会主流思想的误导下,和媒体的渲染与消费文化的盛行之下而产生的。

此外,谢安琪还关注到了边缘性女性群体,如描写菲佣生活现状的《菲情歌》,和反映新来港女性生活困境的《洁净皇后》和《浮云》。谢安琪将社会边缘性女性群体唱进歌里,把流行歌曲作为社会呼吁的扩音器,唱出了女性的话语权,引起了公众关注。

三、 “港女”群体在谢安琪歌曲中的听觉再现

按照字面意思,“港女”应为泛指香港的女性。但是,当代香港社会更倾向于将“港女”指向一个劣品的形象:虚荣、拜金、蛮横无理、自以为是、缺乏常识、世界观狭窄…… “港女”已被社会标签化,导致香港、大中华地区甚至是全球对香港女性的误解。

谢安琪用音乐证明自己不是他们口中的“港女”,以及其他多数的香港女性也不尽然是狭义上被丑化被标签化了的“港女”形象。谢安琪身为港女,用音乐反抗社会文化对“港女”的污名化和标签化,重塑“港女”形象,为“港女”正名:

(一)《钟无艳》:痴爱型“港女”

由林夕作词的《钟无艳》可以说是谢安琪为数不多的“苦情歌”。“没有得你的允许,我都会爱下去”的哀怨、自怜甚至是自虐的情感表白,极符合传统女性的爱情心声。但若从爱情观来看,《钟无艳》这首歌所代表的“钟无艳”其实是一类敢于求爱、执着不悔的“勇”女。这首歌已成为 “港女”在面对爱情打击时仍激流勇进、痴心不改的爱情宣言。

(二)《丧婆》:癫狂型“港女”

广东话中,“丧婆”指大情大圣、敢想敢为的女子。谢安琪的这首《丧婆》作为一种述行语言(performative language),一面世即受到了“丧婆们”的追捧。她在歌中唱“天生我系丧婆,风格太自我,飘忽本性专搞爆破”,把丧婆的本性演绎到极致。同时,这首歌的歌词“以广东口语入词”,反映了广东地区语言文化的生动活现;此外,谢安琪对本首歌的演唱属于各种风格“丧婆性”的揉杂,语气洒脱、不做作,使一个癫狂的“港女”跃然于耳中。此后,许多歌迷对谢安琪的称呼又多了一個——“丧婆”。

(三)《港女的幸福星期日》:生活型“港女”

回顾整个乐坛,正式发表过的歌曲中歌名出现“港女”两字的仅此一首。这首歌是“港女”周末娱乐场景的真实再现,活泼生动,感染力极强。此外,这首歌也可以称得上是“香港文化潮流”的文字集锦:“茶餐厅”、“明周”、“郭羡妮”、“唱K”、“煲碟睇戏”……“香港特色”集聚于歌中,经由谢安琪慵懒的情绪带出潇洒、跳脱的声音,一瞬间仿佛“港女”遍布,无处不在。这首歌的“聪明”之处在于它“利用”了外界对“港女”的评价,将“贬”化“褒”,并将主题深化,赞美“港女”平淡却是最美,唱出“港女”懂得为工作打拼也懂得享受生活的状态。

(四)《臭男人》:自我型“港女”

这首歌曲唱出了“港女”独特、清醒又自我的择偶观。歌曲开头便是“总之喜欢你,不须讲天理,我发觉爱你爱到我变态与死心塌地”,这是陷入热恋中的”港女”对所爱之人的浓情蜜意,与《钟无艳》中勇敢追爱时的”哀怨”与”忧愁”又不同。歌词表达完”港女”对男友死心塌地的爱意之后,又唱到这位“港女”为何钟爱她的“臭男人”,因为“试过一些手瓜起蹍猛男但肤浅小器,年青的医生潇洒有型但太嬉戏,陈宅公子身家丰厚唯独不懂争气……有过胸肌会震荡的壮男但思想卑鄙,那好好先生心思细微但无骨气,红歌星风采颠倒众人但踪迹诡秘……”歌词趣味十足,把各路“港男”评价了一番之后,再次得出“臭男人”才是可以“使我天空飞”、“天意注定要一起”的“冤猪头”。这首歌也是为“港女”正名,唱出了“港女”并非是拜金女,她们也在追求爱情所带来的心动和幸福感。

(五)《十优生》:全能型“港女”

这首是TVB剧集《师奶股神》的主题曲。依剧集名字可知,该剧颠覆了传统家庭中“男尊女卑”的性别地位,讲述一名女炒股大神的喜剧故事。歌中将“生于当今世上做女子”的数项技能一一点出:“文学”、“地理”、“商科”、“家居装修”、“算术”、“化学”、“厨艺”……最后呼应剧集主题,“还会随大市金股交收”。这首《十优生》是对当代“港女”的优质评价,在众人都看轻“港女”的时代,谢安琪用一首《十优生》给当代“港女”点了一个“赞”,让社会主流跳出网络的“恶评”,重整视线,再次认识“港女”的“资优”。

(六)新移民型“港女”:《洁净皇后》、《浮云》

谢安琪还关注了香港新移民女性群体。她把“大陆新娘”、“北姑”唱进歌里,向香港社会发起对弱势女性群体多加关注、减少歧视的的呼吁。《洁净皇后》中的新移民女性从事的是清洁工作,她们为了赚取微薄的生活费,每天都在屋邨或商场等周而复始地重复“倒垃圾”、“抹玻璃”等动作。《洁净皇后》一针见血地点出,这一群体的困境是“一出边境学历练历遭打折扣,操乡音会被视做外星的怪兽”。而出自林若宁笔下的《浮云》风格与周博贤的《洁净皇后》有所不同,更加的抒情、诗意,在情感表达上也更加柔和,填词人用感性的笔调写出了 “仍然乐观相信世人平等”。香港新移民女性作为一群特殊的“港女”,谢安琪的歌曲也把她们难以融入社会的困境演绎得生动、真实,但同时为她们构建出坚强、善良、隐忍的形象,反照香港社会的“歧视外来者”的风气。

四、总结

谢安琪在香港乐坛可谓是独树一帜,原因并不仅在于她的独特声线与声乐实力,更在于她所演绎的歌词内容时刻关注社会问题,针砭时弊,风格大胆。谢安琪不会刻意制造“卖点”,而是扎根底层,与听众共同关注“同一事件”,且这个事件并不只是“情感事件”。

本文重点分析了谢安琪在社会性别议题方面的歌曲创作。谢安琪用歌手的身份和社论家的态度,通过听觉向公众传达着“性别平等”的社会倡导,为女性群体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同时,她作为第一位将“港女”加入歌名里的香港女歌手,通过音乐创作来不断丰富“港女”内涵,呈现多元的“港女”形象,为“港女”正名,打破了社会公众对这一群体的固有偏见。

参考文献:

[1]陈铭匡,”流行曲歌词与性/别身份的呈现——从杨千嬅与何韵诗的歌曲说起”,文化研究@岭南,第十五期(2009)。

[2]黄志华、朱耀伟、梁伟诗,词家有道——香港16词人访谈录(香港:汇智出版有限公司,2010)。

[3]董启章,”自恋与怀想——卡拉OK现象探讨”,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三联书店,1993),58-62。

[4]冯礼慈,”香港流行歌词的变化”,世界华文文学论坛,第4期(2004),66-69。洛枫”达明一派——流行音乐的社会意识”,香港的流行文化,(香港:三联书店,1993),35-56,57。

[5]Naomi Wolf,The Beauty Myth:How Images of Beauty Are Used Against Women,(Harper Perennail,2002)。

[6]朱耀伟、梁伟诗,后九七香港粤语流行歌词研究(香港:亮光文化,2011),194,200。

[7]Wesley,“港女——杀她死”。《明报》”星期日生活”,8月13日(2006)。

[8]“华丽的战争:《词话诗说》——洁净皇后”(2011.12.06),网络来源:http://leungjass.blogspot.com/2011/12/20111206.html

[9]“ohce:論谢安琪与周博贤”(2011.05.24)网络来源:http://ohce2.blogspot.com/2011/05/blog-post_24.html

作者简介:

王絮颖(1990年—),女,汉族,籍贯江苏,现居北京,互联网内容运营,曾任知名媒体高级编辑,社会性别议题自由撰稿人,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性别研究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工作领域。

猜你喜欢
首歌香港
不为我们而作的歌
雨和伞
鲜红的红旗是首歌
香港ifc商场夏日呈献
如果还有明天
香港ifc商场 本季好FUN乐
香港ifc商场
香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