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3年以来,各种校园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结果却是学生裸贷、大学生因欠下巨额贷款自杀等新闻,“校园贷”的火爆带来了“利息”之祸、“门槛”之祸、“催债”之祸。 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人来管,是“校园贷”出现问题的重要成因,因此要通过停、整、教、引,真正肃清校园贷的不正之风。
关键词:大学生;校园贷
一、高校“校园贷”乱象
11月11日零点,南方某大学的王林瞅准时间打开淘宝,心急的准备帮女友抢购一件899元的大衣,但“余额8.8”的提醒让他犹豫了一下,就选择了蚂蚁花呗透支消费。19天后,王林用自己新到账的生活费还上了“债”,没有任何额外费用,他常舒一口气,却又担心起这个月的吃饭问题。自2013年名校贷上线后,各种校园贷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校园贷充斥在教室、宿舍、网络等公共活动场所。以放款快、额度灵活、审批简单为噱头大肆横行在校园。一些大学生由于法律知识、金融知识欠缺,消费能力过于旺盛、控制能力低下,缺乏基本判断能力,轻信广告,最终因过度消费无力偿还贷款而引起个人、家庭、校园、社会等各种不良问题,对其学业和身心健康产生了极大影响。“躺着就能来钱”、“动动拇指就能借钱”,结果却是学生裸贷、大学生因欠下巨额贷款自杀等新闻,整治逐渐变味的校园贷迫在眉睫。
二、高校“校园贷”之害
2015年,中国人民大学信用管理研究中心调查了全国252所高校近5万大学生,并撰写了《全国大学生信用认知调研报告》。调查显示,在弥补资金短缺时,有8.77%的大学生会使用贷款获取资金,其中网络贷款几乎占一半。只要你是在校学生,网上提交资料、通过审核、支付一定手续费,就能轻松申请信用贷款。“校园贷”的火爆同时也带来了“祸害”。据不完全统计,有据可查的受骗学生人数打3679人,涉案金额高达5642余万元。
1.“利息”之祸:打着“零首付”“免息”“低利息”幌子的一些不良借贷平台,综合利息高达年化利率30%左右,堪称校园里面的“高利贷”。
2.“门槛”之祸:种类繁多的校园贷平台还存在宽审核、低门槛的严重弊端。对自制力弱的学生来说,这意味他们可以随时借到大笔钱,很容易“一进网贷深似海”。
3.“催债”之祸:针对逾期还款和不还款的借贷者,各平台也制定了催债“一条龙”服务。花样催款,导致学生安全问题频发。
三、高校“校园贷”之因
无法可依、无章可循、无人来管,靠打“擦边球”的校园贷一直徘徊于法律边缘。监管缺失和大学生自身的问题,导致校园贷成为无人敢背的“校园债”。
1.大學生畸形的消费观。大学生已经是成年人,他们开始学习独立安排自己的日常生活和财务开支但他们的消费观念并不理性,喜欢追求时髦,喜欢攀比,存在贪慕虚荣、超前消费等养成不良的消费习惯。“花明天的钱,买今天的货”,校园贷巨大市场下的个人消费,暴露了大学生病态消费心理。
2.缺少有效的监管手段。我国现行法律对互联网消费金融、校园贷款公司的监管还存在空白,校园分期消费行业呈现良芜不齐的乱象。存在着对现一些借贷平台及金融公司的市场准入审查问题宽松、对借贷主体学生群体的借贷消费信息身份审查不严格的问题,仅仅提供一些无差异的信息或基本信息,从而经常出现冒用等不良借贷现象。
四、高校“校园贷”之防
校园贷,套路深似海,单纯学生孩。如何防止“校园贷”侵害,值得关注!
1.停:停止非法“网贷”,提升防范能力,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特别是面对“微信扫一扫送礼物”、“网页点一点抽奖”等具有诱惑力的信息,要具有防范意识。如已经遭遇非法网贷,多方通力合作,尽量将损失降到最低。辅导员要做好相关事件的记录,随时跟踪借贷状况。同时密切关注学生心理动态发展状况,对其进行正确引导、及时梳理、耐心开导,以积极的心态解决问题。
2.整:整改“网贷”现状,加强高校监管力度,关注学生生活动态,帮助学生寻找正确的脱困、创业路径。一方面切实落实国家贫困帮扶政策,辅导员要及时关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避免学生因为贫困而使用校园贷等不良借贷形式。对于即将毕业或有创业倾向的同学,告知学生随时关注国家政策和创业启动资金等方面的优惠政策,避免其因创业资金压力而走向校园贷的道路。
3.教:普及金融信贷和网络安全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增强学生对网贷业务甄别、抵制能力。学校可通过学生入学教育、情景剧展演、金融知识讲座、主题班会、课程等形式,广泛宣传校园贷的危害,告诫学生理性看待消费问题。加大力度增强日常管理,保护自身合法权益。
4.引:帮助学生树立学生正确人生观、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消费观。
肃清校园贷的不正之风,不仅需要政府部门的“重拳”,也需要我们多些防范意识,少些虚荣心理,设立自我的“盾牌”,合理利用网络贷款服务带来的便利,在校园贷“高额低息”陷阱面前能够自觉抵制,对野蛮暴力生长的假贷果断说“不”!
参考文献:
[1]林明惠.大学生网贷消费行为调查分析及引导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7(05)79-83.
[2]杨博易,金玲,李雅鑫.大学生不良校园网络借贷的心理成因及防范对策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9)36.
[3]李海燕.校园网贷是“蜜糖”还是“砒霜”[N].《人民周刊》,2016:44-45.
[4]教育部办公厅、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加强校园不良网络借贷风险防范和教育引导工作的通知[N].人民日报,2016.
作者简介:
裴舒(1989年—),女,汉族,江苏扬州人,教师,中级,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