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军
摘 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居民数量不断增加,给原本的市政工程带来了一定压力。因此,政府相关部门逐渐加大了市政工程施工建设力度,以满足当前城市居民的需求,以适应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需求。这就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加强对市政工程的管理与控制,不仅要加强对市政工程质量的管理,还应加强对市政工程项目造价成本的控制,以实现市政工程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对此,本文研究市政工程建设中造价管理突出问题及改进措施。
关键词:市政工程建设;造价管理;突出问题;改进措施
1 市政工程建设中造价管理突出问题
1.1 管理人员观念淡薄
在市政工程的施工及管理中,普遍存在着相关人员造价控制与管理的观念淡薄的现象。施工单位各管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合作意识,工程技术人员往往只注重施工技术和工程质量,采购人员负责材料的进场和点验工作,而工程管理人员则主要注重工程的施工组织和工程进度。企业内各部门人员缺乏有效的沟通,缺乏工程的成本控制意识;同时,施工人员的成本及造价控制观念还停留在传统的水平上,通过有效管理节约成本的观念淡薄。因此,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提升施工企业相关人员的成本控制观念,切实降低企业的工程造价。
1.2 施工合同管理不够
部分施工单位常常存在对施工合同管理不够的问题,这是由于施工单位没有认识到施工合同对于造价成本控制的重要性。施工合同中对市政工程施工具体内容进行了明确的规定,为施工单位的的实际施工指明了方向。因此,单位应重视对施工合同的管理,并严格遵照合同的相关规定施工,以便对市政工程施工进行全面的控制,确保一切如约进行。但是施工单位没有对施工合同进行严格的管理,或者是合同的内容不完善,没有涵盖市政施工的全部内容,就使得合同中出现了一些模糊条款,增加工程造价成本,影响了市政工程的造价控制。
1.3 工程变更影响大
一旦发生工程变更就极易对造价管理工作造成不利影响。工作人员需要应对设计变更进行合理控制,尽量减少设计变更的出现,以确保造价管理工作质量。部分工作人员设计施工方案时,忽视对施工现场的实地勘察,难以保证设计方案的可行性,极易在施工中出现实际情况与设计方案不符的问题,对工程造价造成不利影响。工作人员在施工环节没有严格遵照设计方案进行施工,或者自行修改设计方案进行,进而对市政工程造价管理造成阻碍。工作人员由于对市场情况了解不够全面、及时,因而导致其对市政工程项目设计是否可行的判断不准,增加了造价成本控制的难度。
2 市政工程建设造价管理改进措施
2.1 构建完善的市政工程造价管控体系
市政工程造价管控过程中也应当有明确的管理制度作为行为指南,并在此基础上构建切实可行的造价管控体系。实践中,应当拟建工程工况特点,大胆借鉴国内外先进工程造价管理理念和模式,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进行改进和创新。在市政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构建时,建议大力发展造价咨询服务业,建立完善的市政工程造价信息资源库,开拓资金渠道、丰富资源,同时硬件方面还应多不断完善造价工程师执业资格制度,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技术。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时代背景下,工程项目建设造价管理工作也应当与时俱进,实施动态化管理,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工程造价管理的实效性。同时,还要从根本上发现摒弃传统的静态定额计价管理方式,以免影响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效率,甚至造成信息失真问题。
2.2 加强施工合同的控制
施工单位还应加强对施工合同的控制,以避免索赔问题,并合理控制施工进度。这就要求施工单位应明确施工合同对造成成本控制的重要性。而要想实现对施工合同的有效控制,就需对工程变更进行严格控制。其中,应加强对施工现场变更的管理与控制。这就需要工作人员应重视对施工现场变更签证的控制,尽量降低工程变更对造价成本的影响。由于在市政工程中出现工程变更是难以避免的,因此工作人员必须重视对现场变更签证工作的管理,制定严格的现场变更管理工作制度,一旦在施工现场出现变更,必须由工程的设计方、施工方及监理方共同签字进行确认,确保现场签证的手续完善,加强对工程变更的控制,有助于工程造价的管理效果。
2.3 加强对施工机械、施工材料和施工人员的管理
施工单位还应重视对施工材料、施工机械设备、施工人员的管理控制。这是由于在实际施工中,这些因素的变化都会对市政工程造价控制工作造成重要影响。具体如下:(1)应加强对施工材料质量与价格的控制。这就需要工作人员能够在在购买施工材料时,对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尽量选择信誉较好的厂家进行购买合作,以实现施工材料的高性价比。在施工材料验收时,应通过抽检等方式,保证材料的质量。在入库后还应按照相关规定及要求,做好材料的存放工作,确保材料在投入使用后,其质量能够满足要求,为建设工程质量提供保证;(2)应重视对施工用机械设备的管理,确保机械设备的性能,使设备能够为建设工程提供更好的服务,避免因设备故障等影响施工的进行;(3)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水平,确保施工人员能够严格遵照相关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避免出现因施工质量不合格而出现返工的情况,并做好费用的控制。
2.4 加强市政工程施工全過程造价管控
从微观层面来讲,市政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应当渗透到各个环节和各个施工阶段。(1)决策阶段。根据市政工程建设要求制定方案。建筑主管部门需对投资方案进行严格的考评,并对项目的可行性建设严格论证。在市政工程项目决策时,应当对市政工程建设经济与社会效益全面的评估。(2)设计阶段。设计图纸需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审核和分析,以此来保证其准确性。设计概算是对建筑工程造价全面审核,以合理的资金数额为基数,这有利于杜绝资金浪费。(3)招投标阶段。在计算工程量时,要求工作人员有耐心和保持冷静,并且仔细计算数据,减小误差。招标阶段应当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促进工程项目建设招标规范化,杜绝压价、暗箱操作等不良现象。(4)施工阶段。在项目动工前应当严格审核施工方案,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做好预防工作,以免出现较大范围的变动。(5)竣工验收阶段。对拟建市政工程项目竣工决算阶段的造价严格核算,排除不再本项目支出之列的内容,以免资金浪费。在拟建市政工程决算编制时,主要有施工协议、费用以及原材料市场价格和工程项目设计变更审核等内容;在对变更图纸审核时需对图纸审核记录以及公章等仔细审查,以免出现作假现象,不利于工程造价管控。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市政工程建设项目数量的不断增加,为施工单位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发展机遇。因此,施工单位应加强对市政工程建设造价成本的管理与控制,为造价管理人员,应保持高度的责任心,对项目各个阶段的造价管理工作都应进行严格控制,特别是一些关键环节更应提高认识,尽可能防止资金无故流失现象的发生,实现资金的最大化利用,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高睿.市政工程的全过程造价管理分析[J].居舍,2017(33):107.
[2] 吴娉.市政工程造价控制管理遇到难题及改进[J].低碳世界,2017(4):251~252.
[3] 张万红.市政工程项目造价成本控制和管理分析[J].四川水泥,2017(1):178.
[4] 梅仁毅.影响市政工程造价因素探析[J].居舍,2017(2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