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基于宏观经济建设背景下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日渐引发学者重视,其间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理建设显的越来越重要。辛自强教授的心理学研究思路是“理解改变现实”,这个思路从两个方面展开研究,一是为系统考察不同的社会群体心理变迁的具体趋势与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而采用的横断历史元分析法,二是试图在社会治理实践方面运用心理学的专业知识。良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我国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就是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当前社会存在的群体社会心理问题体现了心理学的重要性和有待深入研究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社会心理连续经历了分化、整合的过程,经历了失衡与平衡、从无序到有序,这个相当冗长的演化变迁过程是我国人们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见证。社会心理建设应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以提高社会心理的承受力为根本目标,致力于为发展中的中国塑造出健康的现代人格,用科学的社会心理建设实现对社会心理的有效引导、调试和优化[1]。
关键词:新时期;社会心理服务;社会心理建设;优化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里的和谐不仅指社会秩序的和谐,更指的是内在社会心理。和谐健康的社会心理是构成和谐社会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和内在的精神要求,因此,社会心理建设是全面建成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保障。改革开放已经有35年的发展进程,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大力推行社会经济建设和法治建设,唯独对社会心理建设很是忽视。现如今,我国的经济稳步发展,各个社会阶层的社会冲突和矛盾日益突显,变成了常态化亟待解決的社会问题。培育健康的社会心态、进行积极的社会心理建设应被纳入治国方略并得到诸多学者的重视。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孙中山在《建国方略》中就提出了“心理建设”的构想,其意图为启迪民智,改变民众现有的心理状况,目的为凝聚民心促进社会的共同进步。而在如今全新的历史阶段下,社会心理建设具有全新的社会意义。社会心理建设的终极目标是使整个社会心态环境不断改善,这需要以社会心理建设的合理实施为核心,再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努力,使社会以及个人的心理状态向正的一方发展,使社会关系更加和谐与健康,力求形成共享的价值观念,形成更高的国家与社会认同,形成更高的社会凝聚力[2]。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心理变迁
(一)社会心理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社会心理随着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而变化,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社会心理是做为一种低水平、低层次的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客体自发形成的反映,被称为“无意识”的低层次社会意识[3]。1908年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一书中,把社会结构具体化为经济关系、生产力、思想体系、政治关系和政治制度,其中社会意识分为两种形式,一是社会心理,一是思想体系。而社会心理是上述几大社会结构之间不可或缺的中间环节。此书认为,政治制度和经济基础决定了社会心理,社会成员的心理变化反映往往是由于巨大的社会变迁导致。社会心理是“特定时期的智慧和道德风气状态”,它包括了社会成员的感觉、情绪、需要、愿望和意志等等,它也包括了沉淀在人们内心思想深层的风俗习惯和道德观念等。放到中国来看,随着半封闭的社会到开放社会、乡村社会到城镇社会、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的转变,体制改革逐渐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完善,社会心理的变化带来了诸多超前或滞后的影响。
(二)从单一与封闭走向多元与开放
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前长期处于半封闭状态,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不仅表现在经济、科技发展水平上,社会心理状况也远远落在发达国家水平之后。我国的社会心理空间最大特点是单一封闭,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社会成员之间的生活几乎没有差距,人们内心平静而坦然,另一方面人们由于不与外部世界主动交流,心理状态在单一的外界环境影响下封闭而发生同质化。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进程的加快,社会心理逐渐从封闭、平面、狭隘和单调走向开放、立体、宽容和丰富。在这一转变过程中,占据社会心理主流的是求真务实、自由平等、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正引导人们乐观向上,把握机遇直面时代挑战。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是随着改革的大潮来袭,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时整体社会心理受到空前的震荡和冲击。
(三)从理想务虚走向现实务实
由于对精神世界的追求是我国的文化传统,根深蒂固的精神传统过于轻视现实中的物质利益,再加之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宣传追求物质享受和需求就是颓废、堕落,这种裹挟着浓厚政治色彩和理想主义的价值观导致国民的心理长期压抑。改革开放之前,人们普遍怀有一种病态的社会心理,那是完全摈弃物质享受和物质需求而只讲革命精神和情操的认知误区。伴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道德至上的心理樊笼逐步打开,笼罩在人们心头的“精神至上”的迷雾被彻底吹散。人们渐渐摆脱了完全脱离社会生活物质基础的虚拟的道德追求,开始了务实求利的物质追求。这种转变带来的副作用就是,极端淡化了精神追求,盲目追求物质利益使得社会心理走向完全的功利化。对物质与利益的片面追求、极端物欲与拜金带来了社会心理的病态错位。
(四)从群体依附走向个体自主
计划经济体制的进一步确立,人们的行为在条条框框中按部就班地进行,严重缺乏健康的动力机制,导致人们形成了被动保守的心态,更有甚者,一些个人习惯于依赖集体。这种情况下,人们的个性消失,社会成员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由于高度依附与低度参与的心态普遍形成,人们对挫折的承受能力越来越差[7]。另外一个方面,集体主义价值观要求个人无条件服从集体,而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个人在集体中的价值渐渐凸显而不是完全融入集体的价值中去。演变后的社会心理重视起来社会个体的权利和利益维护,人们也渐渐走向独立自主,摆脱对社会和集体的依赖。与此同时,过分强调自我价值即极端的个人主义价值观和心态也阻碍了社会心理朝着积极健康道路发展的脚步[8]。
(五)从迷茫无序走向清晰有序
改革开放初期,由于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心理的稳定性也随之锐减,全社会普遍产生了困惑迷茫的不健康的心态。首先人们对对社会出现的巨大转变出现了不安的心理,又對改革开放发展带来的风险缺乏承受力。这时候整个社会心理是杂乱无序的,或失望悲观或急功近利或患得患失的人们陷入了昏暗的心理困惑。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稳步推进,整个社会心理逐渐呈现出理性有序的状态。
二、社会心理建设的内涵
(一)社会心理建设有赖于多元主体
传统社会治理观念认为,政府是唯一的管理主体,它用绝对的权力垄断了所有公共事务的管理权。可是社会心理建设更需要主体的多元性,虽然政府仍然是最主要的管理主体,但企业、公民个人具有的力量也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到社会心理建设,应该由国家力量和社会力量,公共部门和私人部门以及企业和个人等来共同管理完善社会心理的建设与发展。
(二)社会治理需要综合使用行政与民主决策等多种形式
在政府行政部门来推动解决问题时,往往存在信息不对等,或权利寻租等一系列风险,也就是说,不是任何情况下,政府的管理都是有效的。在“政府失灵”时,社会心理的建设就不能仅仅依靠政府这一只手来解决问题。所以社会心理建设的主体是多元的,民主决策是除统治治理外最常用的建设机制。
三、社会心理建设的新发展
(一)着眼于从深层次上有效引导社会心理
社会心理在某一方面直接反映了社会结构的运行状况,以社会认知、情感、倾向等为基本形式,并在风俗习惯上也有所表现。在社会心理体系中,价值观往往属于较稳定且比较理性的社会心态,对普遍的社会心理有积极的影响作用,是最深层次的社会心理建设。价值观作为一个准则被人们用来评价事物的现象和本质,虽然从起源上来说属于心理范畴,但它作为社会心理的内核,它对人们心理意识具有调节性、规定性,一旦社会价值观态势稳固,会对社会的每个成员都形成制约作用。社会价值观的作用就是为社会成员的前进道路提供价值导向作用,它用被大多数人认同的价值取向将社会成员束缚在道德这一方面,再辅助以法律就足以实现良好的社会治理。
(二)提高社会心理的承受力
社会心理承受力的高低反映了社会心理是否处于健康状态,它是社会成员每一个体心理承受力的相加。随着改革开放的各种体制的变革,个人发展机遇的冲击,社会成员在利益重新洗牌时付出了一定的代价和成本,也夹杂着某些好处和利益。这其中需要人们承担的风险对社会心理的承受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在现实中,社会心理承受力远远跟不上时代的要求,心理承受力过低与对现实的期望值过高的巨大落差使得社会心理建设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低迷状态。只有塑造现代健康人格,才能扭转多年来社会个体不和谐的意志、情感等人格要素。
(三)将健康的社会心理定位为积极进取、勇于竞争
我国传统的人格模式随着改革开放的巨大冲击被逐步取代,社会成员变计划人为市场人,变单位人为社会人,变臣民为公民。传统人格中狭隘的道德性、纯粹精神性、依附性逐步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平等性、现实性现代人格取代。现代人格在现代社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社会的三重要求下,既要独立平等又要实现自尊与对他人的尊重,还要注重利益、道义的并举与统一。具体说来,积极进取、勇于竞争是现代健康人格最主要的要求。实现对内协调与对外适应是现代健康人格的集中表现,加之对内在心理的自我调节与完善,使社会成员个体具有积极开放的心态。
(四)提高个性化的大数据心理建设服务
随着互联网落的发展与大数据的智能化,使得社会学者对社会用户的心理差异与群体心理差异的分析变为可能。这就使得心理建设服务的个性化服务与差异性服务具有了可实践的硬性条件。或者说,大数据技术支持了社会心理建设并为之提供了资源,这对于社会心理建设的变革具有积极的促进功能。大数据具有的高容量,快速度等特点能提供给社会学者较为准确及时的数据信息,并据此得出切实的社会心理建设服务策略。借助大数据,社会性心理建设工作可以建立差异性的心理数据模型,也可以进行个性化的预测以及差异性的群体心理分析和建设。
总结:
社会心理建设已经过百年的探索, 在社会心态培育、社会心理建设角度的实践也遇到并着手解决了许多问题。经验来说,只有直接面对现实问题的研究才能更好地产生根本的发展与进步,在建立“本土知识传统”方面更为有利。在此阶段,我国已产生一定的原创性成果。目前来看,我国已经确定了把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做为现代化改革总目标,也明确了实践创新社会治理的方向。然而,现实的社会心理建设离预期的社会治理水平还有很大差距,我们可以期待社会心理学者的介入将使社会心理建设更快得缩短这个距离,尽快实现社会心理建设的改革。从心理视角来看,提升主体的心理承受力以及社会管理者的治理能力都是实现良好社会心理建设的决策。社会学者在实践社会心理建设时力求解决现实中的社会心理问题,实现最终目标即社会治理。社会心理学者通过这方面的努力,将会建立出完整的“社会心理建设与服务”的理论大厦,实现理想中的“由心而治”。
参考文献:
[1]俞国良.社会转型:社会心理服务与社会心理建设[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7,15(04):433-439.
[2]陈相光.信任心理:社会治理的心理建设方法论[J].广东行政学院学报,2017,29(03):13-17.
[3]张春海. 探寻社会治理的心理学路径[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12-09(001).
作者简介:
刘红霞,女,河南商丘人,研究生学历,教育学硕士,海南政法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健康与社会心态。
基金项目:
2018年院级课题《新时代对社会心态的新要求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研究》(课题号:YGKT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