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佳菲
(录音对话——
董大爷:你是哪个单位的?
记者:我们是记者。
董大爷:记者啊,那你上这个山沟来干啥来,这山沟有啥看头啊。穷啊,姑娘都不往这山沟里来,穷的叮当的谁上这来受罪……)
这是2015年我第一次到锦州市义县稍户营子镇五台沟村,采访刚上岗的驻村第一书记李红冈,一进村,我就坐上了70多岁的董大爷赶的驴车,一路领略了这个狭长小村庄的衰败,没想到从这一次开始,对这里的采访一直持续了两年,我不断地记录着村民的愁眉苦脸、喜笑颜开,记录了这个小村庄的落寞绝望和生机勃勃,是一份深耕与坚守打造出一篇中国广播影视大奖一等奖、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作品,给吃惯了新闻快餐的听众奉上一道小火慢炖的东北菜。
因为坚守,我们不一样。
“近几年比较难得的好作品”,是广播界前辈对广播专题作品《三进五台沟》的评价。之所以难得,主要是它和我们以往听到的新闻专题不一样:赶驴车的大爷、鸡圈边的村民、发生意见冲突的村民代表大会、边嗑瓜子边开会的会场……作品创造性地使用了广播纪录片的形式,大量出现的不是“我问你答”的采访,而是当地村民生产、生活中的原生态场景。小微型陷在泥里怎么发动也走不了、路不平驴车差点翻车吓得记者直叫、村部会议室里的七嘴八舌、麻将室里稀里哗啦的洗牌声,这些生动的音响,就是记者在蹲点式的采访中一点一点搜集起来的,作品中一段段顺口溜、俏皮话,一次次争执交锋都是在记者跟主人公李红冈和村民们的交流中录制的,为了做好这期20多分钟的广播专题节目,我们采访人物100多人次,积累了近2万分钟的音响素材。这是在习惯了新闻快餐的当下,非常不一样采访方式,正式默默的坚守才有了这种不一样,正是这种看似“笨鸟”式的采访,成就出一篇真实生动的好作品。
因为坚守,挖出更多好故事。
“麻将王”变身“秧歌队长”治好了颈椎病,盖驴棚大操大办怎么把办事风一刹到底、千辛万苦开工厂却遭遇招工难……两年,三进五台沟,一个个跌宕起伏的故事让听众着实为驻村工作队捏了一把汗,为驻村干部李红冈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充满智慧的工作方式点赞,更为当地村民在思想观念和生活状态上的蜕变而欣喜。这些故事不仅展示着当地的风土人情,讲起来也有着东北人特殊的幽默感,把五台沟村民生活的点滴用讲故事的方式娓娓道来,让人听不够。很多人问我,这些故事怎么那么生动,因为二十来分钟的报道我们采了两年,因为一次次所谓的采访已经变成了拉家常,因为一进村村民就喊我到家里坐,给我端上新炒的瓜子、热腾腾的粘豆包,村民们愿意把村里的大事小情跟我唠,慢慢的,在五台沟我不再是一个远道而来的记者,而是他们的“编外”村民,村里的新奇事都想跟我说说,因为村民们都觉得我会讲故事,其实我的故事就是他们的生活。长时间不间断的积累让好故事越来越多,在写稿的时候就能信手拈来,在近百个或悲或喜的情节中选取最有特色的故事讲给听众。
因为深耕,不仅听个热闹、更要看出门道。
最初选择《三进五台沟》这个选题,想关注的就是精准扶贫这个大主题。怎样才能不用说理式的方式来表达这一主题?怎么能让扶贫的过程真实生动的表述出来?于是我们在记录扶贫过程的艰难与辛苦的同时,更关注和总结扶贫的好办法、村民脱贫的过程以及脱贫后怎么才能不再返貧。因此每一次的采访都不是简单的记录,而是了解村民的心理状态,了解驻村干部如何破解一个又一个难题。可以说我们是带着思考和追问完成了两年的采访。老光棍不晒太阳忙养鸡了,“麻将王”扣上了葡萄大棚,204户贫困户全部脱了贫……作品展现了五台沟村从僵化落后到萌动、觉醒的复杂脱贫过程,然而,我们仍然提出了这里出现的新问题,也客观记录扶贫干部的困惑和忧虑。扶贫到底该扶什么?怎么扶?谁来扶?脱贫之后又该怎么办?《三进五台沟》没有给听众一个完美的“脱贫完成时”,而是报道了一个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新问题的“扶贫进行时”。扶贫不仅仅是简单的让村民的生活变好,也要让他们有新的向往和目标。我们希望听众从作品里不仅感受到有趣、有情感,还要有思考。
两年的采访时间,很长,长到中间我也几次有过想放弃的念头,长到整理录音到头晕眼花,长到期间也放弃了很多好的新闻选题,但是一想起村民们不管在田间还是炕头都认真的给我们讲故事,想到不管刮风还是下雨都在村口迎接我们又一次的到来,想到驻村干部李红冈想念孩子和老母亲偷偷留下的眼泪,想到村里的葡萄花生走出了山沟叫响了品牌,想到村民的日子越过越好,让报道主创团队一直坚持了下来。作为新闻人,我们做到了在路上,心中有时代;在基层,心中有群众。好作品需要深耕,好记者需要坚守,我们用最鲜活的报道致敬新时代、回馈采访对象、也感动我们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