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壮族歌圩

2018-10-21 10:49赵文敏
文存阅刊 2018年24期
关键词:壮族

摘要:歌圩是壮族民间的一种歌唱形式,具有悠久的历史。本文主要介绍歌圩的起源,对“歌圩”一词的含义进行考察,并对歌圩举行的时间、地点、形式及内容进行叙述,力求全面认识壮族的这一古老民间艺术形式。

关键词:壮族;歌圩;歌唱形式

一、歌圩的起源及释义

壮族的歌圩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歌唱形式,至今我们仍能在广西某些地方看到这种娱乐活动。在古代,很少有人将这种歌唱形式称为“歌圩”。当我们在翻阅历史记载时,能够看到的大多是“俍人善歌”、“聚众而歌”之类的描述。了解歌圩,首先要考察它的起源及演变。歌圩的起源,一般有“乐神说”、“祝捷娱乐说”、 “源于对偶生活”等三种说法。这三种说法,言之均能成理,但“祝捷娱乐说”的解释最为合理。通过查阅与歌圩的相关资料可以发现,一些地方歌圩的意思含有“走出洞外”或者“走进洞里”的意思,且这种形式一般出现在春耕前和秋收后,带有一种明显的宗教意味,即向神明祈求好收成和感谢神灵赐予好收成的象征仪式。因此,歌圩的起源最符合“祝捷娱乐说”的说法。当然,歌圩的起源还有一些不同的说法,如宜山等地的传说,歌圩是为了纪念刘三姐而举行的;桂西壮族地区是为青年男女“依歌择配”、“歌唱成婚”而举行的,这些基本和“源于对偶生活”的说法相似。但这种说法可能是歌圩在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代代相传而被赋予的其他意义,从而可能不是歌圩的真正起源。另外,如果依据来自传说的说法来阐释歌圩的起源,难免有牵强附会之嫌。关于歌圩的最早记载,有人认为出现于秦代,其证据是宁明花山为代表的左江崖壁画,其记述了壮族先民骆越举行盛大歌圩的场面,而该壁画正是作于秦代。但汉文献记载始见于南朝梁代,有“乡落唱和成风”之说。由此可见,歌圩这种歌唱形式在很早就进入了历史的视野。

要认识和了解歌圩,就必须对于“歌圩”一词进行理解。在壮语中,歌圩被称为“窝坡”、“窝墩”、“欢龙洞”等,即“到野外玩耍”之意,并不包含唱歌的意思,但由于这种活动是以相互酬唱、彼此对歌为主,并且“每场不下千人”、“唱和竟日”、俨如唱歌的圩市。因此古之人称之为“歌圩”。另外,对于歌圩,在广西各地也有不同的称谓,含有不同的意思。在凭祥、崇左,歌圩被称为“埠坡”,汉语译为“坡圩”,意为“坡地歌圩”;在凌云被称为“侯敢”,直译为“进岩洞”、意为“岩洞歌圩”;在百色等地被称为“行墩”或“窝墩”,“行”为“圩市”,“墩”为“垌”的谐音,意为“垌场歌圩”,此外尚有“欢坡”(歌坡)、“欢垌”(歌垌)、“圩蓬”(欢乐的歌圩)等称谓。汉语还有“坡会”、“跳月”、“踏歌”、“浪场”、“场歌”等多种称谓。在这些称谓中,以“歌圩”一称最为贴切,因此将壮族的这一种歌唱形式称为“歌圩”。

二、歌圩的时间及地点

广西各地的歌圩在时间上各不相同,多数地区是农历三月初三到初五,如都安县棉山歌圩和巴马县盘山歌圩等。但有的是农历正月初一到初五,如宾阳、上林、来宾三县交界的蚂蛄坳歌圩和横县的歌圩、贺县的南乡歌圩等;有的是在三月到五月间,在一个县内多处先后举行,如武鸣、崇左、大新等县。尽管各地歌圩时间不同,但一般以春秋两季为多。在这两个时间段举行歌圩,可以通过歌唱的形式来期盼和庆贺一个好的收成。但不能一概而论,如在三月初三举行,其原因主要是为了纪念壮族歌仙刘三姐。据历史记载,刘三姐是壮族民间传说人物,她不畏地方恶霸,用歌声来揭露地主的丑恶嘴脸,最后被地主所害。因此,人们在三月三举行歌圩来纪念刘三姐。

在古代,歌圩并没有形成固定的地点,主要是在赶集或者参加其它社会活动时,临时形成了歌圩。人们在市集旁边的一片空地,或是在山坡上,展示着他们那朴素而充满浓情深意的歌声。在发展过程中,歌圩的地点变得比较固定,主要集中于壮族聚居的地方,并且一般有固定地点举行歌圩,如上面提到的蚂蛄坳歌圩、陶圩歌圩、南乡歌圩等。在具体地点的选择上,歌圩地点的选择较为随意和简单,可能在平地上,也可能在山坡上,一旦歌圩结束,这些地方又恢复了节日前的宁静。

三、歌圩的内容及形式

尽管歌圩只是壮族人民聚集一堂、共同歌唱的一种娱乐形式,地点选择也比较随便,但在内容和形式却比较丰富多彩。歌圩的形式一般有摆歌台,即如同摆擂台一样,双方你问我答,你来我往,这種形式最考验一个人的反应和歌唱能力。另外还有专门为择偶而举行的歌圩,即壮族青年利用歌圩来选择配偶。古代壮族小伙子,小姑娘如果没有这种歌唱的本领,无疑在求偶的道路上会遭遇困难。相反,那些具有娴熟的歌唱本领的青年男女,会成为众人追捧的对象。在歌圩的日子里,一些青年男女甚至有父母陪同来参加,其主要是为了考察未来的“儿媳”或是“女婿”。在歌圩开始后,一般刚开始男方先唱游览歌,以便观察自己中意的对象。而遇到合适的对象,就唱见面歌、邀请歌,如果得到女方的回应,就会唱询问歌。随后,就开始唱交情歌和爱慕歌,以加强男女双方的彼此了解。在分别的时候则要唱送别歌。当然这只是男女双方交往的开始,以后还要凭借他们动人的歌声来相互取悦对方,以最终成就幸福的婚姻。另外,在择偶的歌圩中,青年男女会相互赠送礼物,以取信对方。这一现象在古代就有人对此进行了描绘:“每当元旦或次日,里中少年裂布帕,挟往村落,觅处女少妇,相答而歌,允者,男子以布帕投女,女解所衣汗衫授男子归,谓之抛帛”。对歌即双方事先约定时间、地点,然后按时对歌,这种形式大抵是出于壮族人民对于唱歌的喜爱,也或许是发生什么值得大家高兴的事情,因而相约对歌,以示庆祝。当然,伴随着歌圩对歌的还有其它许多娱乐活动。每年一到歌圩的节日,人们便不约而同地从四面八方赶来。在这里,歌圩固然是人们心中的众头戏,但伴随的各种活动,如舞狮、舞龙、演戏、斗鸡斗鸟、做买卖等活动也粉墨登场,在增加歌圩气氛的同时,也愉悦了人们的心情。另外,对于唱歌的内容也是人们随兴而发,所以也更能考验人们的才智。对此古人也有相关记载:“俍人人风气最强…俗亦善歌…歌皆土音,取义比兴,以致慕悦之意”。另外,对于唱歌的字句形式,黄钧宰也有相关记载,五句“七七三七七”式,例如“入山听得好歌声,大风吹去北京城,心念念,皇帝听闻离了殿,人郞哥仔多聪明。”四句 “七三七七” 式,例如,“歌是要唱曲要弹,冇怕话,人无二世阳关耍,水流东海转头难。”在壮族歌圩中,有许多特定的节日唱特定的歌,如正月初一凌晨壮族妇女挑“新水”唱《伶俐水歌》;初一上午儿童到河边寻找“宝牛”时唱《寻宝牛歌》和《牵石牛歌》;四月初八祭牛节唱《哭牛歌》、《劝牛歌》;死人时前往吊丧唱《吊唁歌》、《二十四孝歌》;交朋友,娶媳妇时唱《关门歌》和《上梯歌》;好友聚会时,在宴会上唱《酒歌》;春节时唱《恭禧歌》;进屋时唱《赞歌》等等。在歌圩进行时,青年男女固然专注于寻觅自己未来的另一半,而少年们也可以借此来学习唱歌,以便传承这项久远的艺术形式。整个歌圩过程中,男女老少都聚集在一起,就像赶集一样,热闹非凡。

值得注意的是,今天的壮族歌圩大多是政府有计划、有组织地举办的,歌圩的人数和内容都有相应的规定。虽然能从中看出壮人那粗狂不羁的豪爽性格,但毕竟已不是以前那种完全原生态的歌圩。这一方面是因为近代世俗文化的冲击,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其自身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潮流。加上现代人既接受了科学知识的熏陶,婚姻也不再借助“歌圩”这一古老的形式,壮族歌圩也就失去了它存在的重要价值。国家和政府为了保存民族文化,在歌圩上投入了巨大财力、物力,毕竟不能让歌圩真正“复活”,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我们今天关注歌圩、认识歌圩,寄托了我们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珍惜和爱护,希望我们的民族文化能够去陈出新,蓬勃发展,以焕发出新的生机,来推进民族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参考文献:

[1]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广西通志·民俗志.广西人民出版社.

[2] 黄振南.歌圩释义与称谓源起.见《广西文史》选.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3](清)黄钧宰.金壶七墨·壶浪墨·扫叶山房石印本·

[4] 周作秋·论壮族歌圩·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04).

作者简介:

赵文敏(1984年—),男,贵州湄潭人,硕士研究生,凯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社会史,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壮族
壮族北路坐唱八音乐曲中的节奏节拍以及打击乐特征
动 听 的 壮 族 三 声 部 民 歌
The Mountains Sing—But for How Much Longer?
黄翠崇、刘丽华
《Cat’s book》
壮族迎客歌
“壮族三月三”来对山歌
壮族山歌
论黄佩华小说的壮族形象建构功能及其建构经验
论旅游开发对壮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