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彩凤
摘要: 社會经济的迅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与此同时社会各界对市政工程施工所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也不断的提高。随着建设施工技术的进步,市政施工与绿色施工技术间的融合趋于加深。为形成市政施工与环境保护彼此协调的良性施工格局,市政施工实践要在全面考虑环境承受力的基础上,致力做好工程项目的水、地、能、材的节约化。
关键词: 市政工程;施工;环境保护
引言:如果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因为管理措施不到位,而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的话,那么不仅会导致施工纠纷问题的出现,同时也会影响到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因此,建立完善的市政工程施工管理机构,全面负责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环境保护工作,才能确保市政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
1 市政工程施工对周边环境带来的影响
市政工程施工前后以及工程运营环节,大多都会伴随各种环境破坏行为,处理不慎可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或破坏。市政工程环境保护主要就是处理好降尘,降噪,排污水、建筑垃圾、弃土这些影响环境的因素[1]。
1.1 扬尘空气污染
扬尘作为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最常见的空气污染问题之一。如果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大风天气的话,那么扬尘就会造成严重的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比如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车辆行驶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尾气、混凝土搅拌时产生的大量粉尘或者灰尘等
1.2 水污染
通常而言,市政工程施工地点多为城市中心地带,该地段人流量大,虽采取围栏遮挡等方式小范围进行施工作业,但受限于施工场地因素,施工周期内如遇到阴雨天气等,此时施工现场会存留大量的污泥水,此类污水如流入城市用水管网,会对周边的水质造成污染损害。此外,市政工程施工废水排放也存在引发水污染的可能。
1.3 噪音及光污染
如上所述,市政工程项目具备了施工场地小、施工区域地段人口较密集等特点,且属露天施工作业,在施工进行中如不采取降噪施工措施,会对周边居民带来较大程度的噪音及光污染。第四,生态环境综合破坏。市政工程施工类型多样,全面涵盖了路桥施工工程、城市供暖供气工程、城市给排水工程等众多分项施工项目,这些施工分支项目如涉及到置换施工土壤、变更城市河道、挖土施工、填方作业时,会对施工区域及周边区域的地形、植被、水源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坏。
2 市政施工中绿色施工技术的应用
2.1 施工材料节约技术
市政施工所用的建筑材料类型众多,这些施工材料可以经过简约合理使用,从源头上减少施工材料给环境带来的破坏[2]。市政工程施工在施工材料的选择上,可选用回收性能好,能够二次利用的材料,例如,施工模板及施工脚手架等。具体还应做到以下几点:一是根据市政工程项目建设要求,做好施工现场的勘察及施工图纸设计,在施工设计中确定施工项目所用的施工材料数量。二是考虑到市政工程施工区域与施工材料供应区域的直线距离,优选最近的材料供应地,将施工材料运输的时间及距离成本降至最低,也最大限度地减少施工材料运输过程中可能对环境带来的污染损害。
2.2 施工水资源节约技术
第一,市政工程施工作业要优选节水性能较好的施工机具。第二,综合多种手段,充分利用各类水资源。例如,对施工过程中的雨水资源及施工废水等进行收集,在市政施工现场的清洗、除尘、抑灰等方面进行利用。第三,在市政工程混凝土施工作业中的砼搅拌及砼养护时,也需用到水资源,在混凝土施工用水环节也要采取节水措施。
3 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策略
3.1 市政施工扬尘危害控制措施
针对这一危害,可通过以下措施解决:第一,通过在市政工程项目的施工区域内,尤其是开挖基坑内设置防护网这一措施,应通过架设密目网等措施,使市政施工能够处于一种安全防护状态,借助封闭施工等形式,最大限度地使市政施工扬尘危害降至最低。市政工程作业面应封闭施工,在确保安全和正常通行的前提下,设置连续、密闭的硬质围挡,施工围挡严格执行相关规定,施工现场严禁使用移动式金属围挡牌。第二,在市政施工过程中如产生施工土方,如废弃土方,应及时对土方堆开展绿化作业,可行性途径之一就是采用撒水方式抑制灰尘,所有车辆出工地前必须冲洗。以福建厦门某地下综合管廊工程为例,采取了洒水抑尘、设置围挡以及加强管理等措施,降低对周围环境和敏感点的不利影响;淤泥晾晒和运输过程中会产生一定臭气,淤泥干化场的设置和运输路线应尽量远离村庄、学校等敏感点。第三,针对市政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要本着减小扬尘危害的目的,将其就近运输到垃圾站内,通过统一处理,消除废弃物运输过程中可能够因风力而引起的扬尘污染。
3.2 市政施工噪音污染控制措施
市政施工本质上属于建筑施工这一类型,在施工过程中会同步伴有施工机械设备噪音污染。为消除市政施工噪音污染程度,实践中较为可行的途径就是以绿色施工技术为先导,全面对市政施工过程进行控制[3]。例如,在市政施工车辆装备的使用调度上,应优选施工噪音系数低的车辆。在市政工程施工中,针对振动幅度较大的机械设备,在其进行施工操作时,要对周边区域人群的生活需求加以照顾,采取噪音消减或隔音手段,如加装隔音板等。在高噪声设备周边设置屏障和警示牌,进行车辆引导。禁止在夜间进行施工作业,并在围挡上设置警示红灯。在路面破除、路面切割、路面铣刨等易产生粉尘的作业时,采取围护、遮挡、喷雾降尘、降噪等措施。
3.3 市政施工水污染控制措施
市政施工中对水资源的利用,如出现防污措施不力等情况,会导致水资源大量浪费或局部污染。市政施工中通过绿色施工技术的贯穿,可以让水资源能够得到充分合理地利用。相关措施如下:
3.3.1 基于砼运输设备的清洁考量,可以设置市政工程施工专用储水池,采用雨水等,对运输混凝土车辆进行清洗操作。生活污水纳入当地排污系统,废水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施工期间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场内汇水经临时排水沟、沉淀池等收集沉淀后接入市政雨水管网或周边水体[4]。
3.3.2 在清洗废水的利用上,应使其经过沉淀后,考虑市政管网用水需求,让其经由管网进行二次污水处理,合格后流入市政工程其他场所加以再次利用。第三,市政施工现场及周边敏感地质区域,要做好污水的防渗处理施工,保护区域地下水干净整洁。
3.4 加强固体废弃物污染治理
市政工程施工企业,必须对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及时的进行清扫和处理,在进行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处理时,必须根据废弃物的种类将其进行仔细的分类处理,才能避免固体废弃物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的污染。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遗留的垃圾等废弃物进行必要的分类,产生建筑垃圾后随时设置屏障并清理。如有可二次使用的废弃垃圾,及时加以回收。
结束语:
随着市政施工数量及规模的扩展,市政施工环境保护需求日益增大。为有效保护市政施工过程中的周边环境,应从市政施工的原材料储备使用、水资源利用、电能能源节约、固体废物处理等诸多方面压实管理责任,细化管理措施,进而确保市政施工能够始终处于安全、绿色、高效的施工体系内。
参考文献
[1]陈伦煌.浅谈市政建设施工中环境保护的方法[J].居舍,2018(11):154.
[2]潘朋,夏明阳.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标准化探析[J].中国标准化,2017(20):195-196.
[3]程红波.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7(06):42+46.
[4]梁翠英.浅析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