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妞
根据国家版权局2018年5月发布的数据,2016年我国引进版图书总量为16587种,比2015年增加1129种。总局在关于开展出版物“质量管理2018”专项工作的通知中也特别指出:对引进版图书质量加大检查力度。
经管类引进版图书是引进版图书的重要类型之一,本文将以经管类引进版书稿为例,从引进版书稿质量问题的成因和提升引进版图书编校质量的建议两方面进行探讨。
一、引进版书稿编校质量问题的主要原因
一本编校质量不合格的书稿,其错误类型可能五花八门,但归结其成因,大致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译稿质量不过关
经管类图书看似内容通俗,与科技类书稿相比“门槛较低”,但事实上,许多经管类书稿涉及的知识面广而杂,内容往往包罗万象,其中许多跨领域、跨专业、跨国界的知识,对译者的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有较高的要求。如果编辑以“轻松随意”的态度来选择译者,往往会在收到译稿之后追悔莫及,进而不得不面对审稿、编辑加工、复终审环节接连不断的各种问题,甚至导致全稿返工。
笔者10余年来一直担任经管类引进版图书编辑,也曾遇到过此类教训。比如,在一本引进版财务管理类书稿中,发现译者把“the Balance Sheet”译为“平衡表”,稍有财务常识的人都知道,应为“资产负债表”。这是典型的因译者缺乏财务常识所致的问题。又如,有译者把宝洁公司前CEO的名字“Alan G.Lafley”译为“拉夫雷”,对商业新闻相对熟悉的人都知道,宝洁前CEO有一个非常响亮的中国名字“雷富礼”;更令人不解的是,对于同一本书里的同一个外国人名,有时译为“拉夫雷”,有时译为“雷富礼”,如果编辑加工时不核对原书,难免会误以为是两个人。除了外国人名不统一,还有可能出现地名、书刊名、组织机构名称、专业名词术语不统一的现象,如果编辑未能提前与译者做好沟通,此类错误的出现率极高。
(二)编辑加工不到位
加工编辑是书稿质量的主要负责人。但近年来,随着出版人才流失速度加快、策划编辑和文字编辑强制性分工、异地编辑加工平台不成熟等因素的影响,一本书的策划编辑、加工编辑、责任编辑可能均由不同的人担任,导致了责任主体不清晰、责任意识缺失。有些加工编辑为社外兼职,缺乏必要的编辑加工知识培训和足够的责任心;有些加工编辑为入职不久的新人,书稿加工经验不足,尚未将“齐、清、定”“五个连续”“六个统一”“七个对应”等编辑加工常识形成习惯,对于书稿中的政治性、科学性和知识性问题尚缺乏辨别能力;还有些书稿因为赶进度而加急出版,安排两名编辑分别加工、另两名编辑分别复审,更容易产生前后不一致方面的编校质量问题。
就经管类引进版书稿而言,常见的编校质量问题主要包括封面、扉页、版权页相关信息不一致,人名、地名前后不统一,标点符号、字词、语法等差错,知识性差错等。与本版图书相比,引进版图书的版权页增加了“版权声明”和“引进版权登记号”,不同的国外出版机构对版权声明的内容有不同的约定,每一本书的版权登记号是唯一的。此外,引进版书稿中的参考文献也是容易出现错误的地方,我社对于经管类引进版图书的参考文献通常的处理方式是保留原文不译,但在译者或排版公司录入原文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单词缺字母、正斜体区分有误等细节问题,都需要编辑小心核对、认真把关。
(三)原著内容有差错
原著是引进版书稿内容的蓝纸,但在编辑加工过程中,有时也会发现原著内容有差错从而导致译稿出现问题的情况。比如,在一本引进版经管类图书《德鲁克和我》的第八章“谋划人生下半场”中有一句话:“年近不惑的我已经为家族企业打拼了将近20年。德鲁克和我之间的定期会谈也已经持续了七八年之久。”但在第三章“初见德鲁克”中交代过:“这一年,我42岁。”“年近不惑”是未满40岁,显然,前后有矛盾。编辑发现了这个问题,于是去核对原文,“年近不惑”对应的原文为“By the time I hit my early forties”,似乎也不是翻译的问题。后来,我们通过时任德鲁克管理学院院长王欣老师联系到原书作者Buford的助理Derek Bell先生,经过讨论,最终一致决定将“年近不惑”改为“年近50岁”。
二、关于提升引进版图书编校质量的三点建议
(一)遴选合适的译者
选对译者才能保证图书的质量。根据笔者的经验,绝非随意找一个英语好的人或英语专业的毕业生就能胜任译者。除了優秀的英文基础,好译者通常还有以下特征:
1.多为“兼职”,在图书翻译之外有自己的本职工作。担任译者多为兴趣使然,或源于对某位外国专家的研究方向和作品的浓厚兴趣,或源于与原作者的商业合作并在国内开展业务的需要,或是为了满足自己在某一领域的学习需要、将翻译过程作为自学和提升的重要方式,或只是不愿意虚度业余时光、将翻译图书作为工作之余的持续学习和调剂方式。
2.有自己的专业方向。图书翻译不是简单的语言转换,具备与图书内容相对应专业知识的译者,往往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把握原文的意思,并将其转换为符合国内读者认知的译文。我社经管类引进版图书的译者多具备财务、管理、人力资源方面知识背景。比如,《投资银行》的译者刘振山老师是特许金融分析师,注册估值分析师协会的创始人之一,有20多年项目投资、并购及财务建模方面的工作经验;《管理团队:成败启示录》的译者蔺红云女士是原作者“团队角色理论之父”贝尔宾的学生,也是贝尔宾协会大中华区官方代表机构LearnMart的创始人;《创业唯快不破》的译者桂曙光先生是京北投资创始合伙人、天使茶馆创始合伙人,同时也是原作者的粉丝,经常阅读作者的博客,非常熟悉作者的投资思想。这些专家型译者的专业方向和知识背景是书稿质量的根本保障。
3.具备扎实的中文文字功底。我国近代知名翻译家严复曾讲到:“译事三难:信、达、雅。”如今,“信、达、雅”已成为出版界公认的翻译三大原则,也是编辑在与译者沟通时常常会提到的要点。这三大原则要求译者不仅要具备优秀的英文基础,更要具备扎实的中文文字功底。如果译者的语言文字驾驭功力不足、自身文化储备不够,对原文的阐释不准确、不恰当,必然会直接损害图书的内容质量。
(二)严格执行“三审三校”制度
总局在开展“出版物质量年”专项检查工作中提到,“三审三校”制度落实不到位是引发编校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于2017年8月發布了关于重申“三审三校”制度要求暨开展专项检查工作的通知。
“三审三校”制度能否执行到位,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编辑的责任意识。如果说译者是引进版书稿质量的塑造者,那么编辑则是书稿质量的“守门人”。编辑素质的高低是图书编校质量的决定因素,编辑的责任意识、工作态度和业务水平都直接影响着图书质量,进而影响着出版社的声誉、品牌、生存和发展。
(三)编辑的持续学习和认知更新
《出版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暂行规定》从制度层面规定了编辑要加强学习。事实上,在这个新技术突飞猛进、新鲜事层出不穷的大变革时代,终身学习已成为必然选择。编辑作为文化传播工作者,更应深知“学无止境”。“打铁还需自身硬”,编辑业务技能、专业素养和知识面直接决定了图书的品质。
在我社,除了每年例行的新编辑入职培训、为全体编辑安排继续教育课程之外,还会不定期在社内组织各种业务交流和培训活动,主题涉及编辑加工及审稿工作内容和常见问题、图书差错率的计算方法、导向管理新动向、中国制造2025、区块链等;社内成立了质量工作协调小组,协助生产质量管理部门的日常工作;组织社内有经验的编辑老师编写了《加工编辑培训教程》和《书稿导向问题100例》,作为编辑的案头参考书;通过不定期印发的内部参考资料《编辑通讯》列示近期发现的编校质量问题;通过举办“编辑业务技能大赛”激发年轻编辑的工作热情。
总之,图书质量是出版品牌的脊梁,编校质量是图书产品的生命线。提升成品图书的编校质量,需要编辑提升认识水平,发扬工匠精神,从源头做起,在整个编辑出版流程中处处小心谨慎,严把每个环节的质量关。
参考文献:
[1]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官网http://www.sapprft.gov.cn/sapprft/contents/6588/354996.s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版权局官网http://www.ncac.gov.cn/chinacopyright/channels/9977.html.
[3]杨利平.浅谈引进版图书出版工作[J].中国编辑,2018 (3).
[4]罗湛.浅谈引进版图书翻译中的几个问题[J].出版广角,2014 (11).
[5]李爽.如何提高引进版图书编校质量[J].传播力研究,2018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