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保兴
摘要:汉语文化博大精深,汉语在世界上的受欢迎程度也不断提高。国内外汉语学习和研究人员越来越多,在这一背景下,汉语文化传播的方法、原则和内容都将影响其传播效果。为促进汉语和中华文化传播,文章将国际教育背景下文化传播内容的选择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
关键词:汉语;文化传播;经济一体化
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我国与世界各地的交流、交易增多,汉语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悠久文化的语言形式,逐渐成为研究和传播的对象。中文文化的传播也具有必然性和必要性。
一、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文化传播
(一)汉语文化传播的必然性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文化和历史的受关注程度明显提高,来我国旅游和求学的国外友人也开始增加,这使得汉语成为一种必然需求。学习汉语以及汉语文化的外国人越来越多,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大学开设了对外汉语等相关专业。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背景下,各个国家之间的贸易交流也开始增多,而这一过程中,汉语作为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交流特色的语言,具有极高的受欢迎程度。文化具有多元性特征,汉语文化传播也是中华文化历史、经济向世界展示的方式。汉语文化传播成为一种必然,作为一种具有丰富内涵的语言,对于国际文化发展具有促进作用。打造超级文化强国是我国乃至于世界各国的共同诉求,但文化的发展应朝着和谐、多元化方向发展,尊重不同的语言、文化是经济也是政治发展的基础。在面对西方构架的文化霸权主义上,我国开始吸收优良的文化,促进和发展中华文化。汉语文化自身特色和西方文化的吸收,使得我国文化底蕴更加丰富,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二)汉语文化发展的必要性
语言文化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关注文化本身。但是,就目前看,我国虽然文化底蕴越来越丰富,但是对于娱乐和科技的关注远远超过了文化。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年轻人的爱好和生活习惯相比,已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这一过程中,缺乏从小到大的培养使得社会严重娱乐化,在科技发展强国的理念下,科学技术也成为重点关注的对象。但是对于文化的强调则不如唐宋时期。但没有文化上的繁荣,也就没有决定的世界强国,我国唐朝时期之所以被称为是大唐盛世,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極度繁盛,还是因为以诗歌为主的文化的繁盛,诗的国度,诗的唐朝是对这一时期生动的描绘。开创和发展科举制度,鼓励和支持文人为官,都是促进文学发展的正确策略。对于现代社会而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同的文化诉求也是民众希望了解的重要内容之一。汉语文化在海外的传播有助于提升我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当然传播内容的选择应具有代表性,并且要慎重。
二、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的文化传播内容选择
(一)普遍性原则
近年来,孔子学院等中华文化传播在海外流行,之所以这样的传播方式能够被大众认可,就在于其大众化和普遍性。文化的传播是世界交融的表现,民主、和谐、平等是任何一个文化进行传播的基础。因此在内容的选择上,必须遵循普遍性原则。对外汉语教学要选择与实际生活,学生的日后工作紧密相关的内容。除了汉语文化研究类学生,其余专业均应细化。《颜氏家训》、《世说新语》等均可以作为汉语教学的内容。此外,在教学方面,也要遵循普遍性原则,采用现代汉语教学方式,传达语言意象,而不是采用让学生长篇背诵的方式,这样才能成为学生更容易吸收,接受的传播方式。
(二)代表性原则
汉语文化传播内容的选择要具有代表性。也就是选择中华文化中与其他文化紧密相连,能勾起学习者兴趣,或者能够反应汉语文化底蕴的内容。在内汉语文化传播中,准确的掌握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在具体的内容选择上,应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一方面将具有中文文化代表性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播,另一方面,要尊重新时代语言的变迁和发展,使其能够得到更好的传播。语言传统的代表性并不应该束缚语言的发展,而是在承认语言差异和个体差异的基础上进行选择性传播。从这一理论出发,小众文化同样可以成为传播对象,只要对于现代年轻人,对于国家文化传播产生积极影响。文化与社会之间衔接要紧密,文化的传播不要涉及宗教、政治歧视内容,不能带有任何政治倾向性。其传播目的应以单纯的促进文化交融为主,至于其它影响,则是在文化传播过程中间接产生的。
三、总结
汉语国际化成为一种趋势,在这一过程中,传播内容的选择极其关键。笔者认为,汉语文化传播内容的选择基础在于文化自身的发展合理性。目前,国内存在严重的对汉语传统文化轻视的一种现象,需要及时的改善。在文化自身被重视的基础上,其传播内容选择需要遵循代表性原则、普遍性原则、以及现代化原则。结合文化需求,设置汉语言文化教学专业,通过高等教育教学方式进行传播,以促进汉语文化的国际化。
参考文献:
[1]宋海燕.汉语国际推广战略下的文化认同与中华文化传播[J].新闻与传播,2015 (11).
[2]李珊珊.浅谈汉语国际推广相关策略[J].对外汉语,2015 (2).
[3]朱瑞平.汉语国际教育背景下文化传播内容[J].中州学刊,2016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