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建栋
摘 要:近些年来,我国路桥工程建设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预应力技术是路桥施工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是保证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文章分析了预应力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优势,并探讨了其应用要点。
关键词:路桥施工;预应力;施工技术
1 引言
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改革,预应力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到了路桥施工中,而所谓的预应力技术就是指施工人员在施工前组成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使其混凝土构件的裂缝情况得到延迟,从而有效的提高了路桥施工的质量。其实在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已经属于一项十分普遍的技术,而且在路桥施工中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因为预应力本身的抗渗性、抗拉能力很强,使其路桥施工的质量得到了最优质的保障,也让路桥的整体性能有所提高。
2 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优势
路桥工程属于国民基础设施建设,其工程质量是决定路桥使用周期的关键。通常,路桥结构的使用能力越强,使用期限越长,就说明该路桥非常耐用。路桥工程作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投入使用后,不可避免地会受到自然环境的侵蚀,或者受到人为使用的破坏。为了提升路桥的耐久性,必然要通过应用质量较高的施工材料增强路桥的抗渗、抗裂性能。预应力结构的制作及使用就是提高路桥工程施工质量、延长路桥结构使用期限的有效方式。作为路桥施工中一种先进的技术,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可以确保应力结构的应用效果。原因在于,在钢筋混凝土构架制作或者使用的过程中,混凝土及钢筋等施工材料都必须符合预应力技术应用的标准。预应力技术的应用,可有效节省混凝土及钢筋等施工材料,同时还能在标准范围内减少路桥设计的高度。
3 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的应用
3.1 受弯构件预应力方面的应用
施工中受弯构件的质量状况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目前使用较广泛的是碳纤维受弯构件。相比其他构件,碳纤维受弯构件具有操作简单、抗压强度好等优点,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路桥工程的可靠性。与此同时,若路桥混凝土施工中初始应力增加,将会影响碳纤维实际作用的发挥。因此,路桥施工中应重视受弯构件质量的可靠性,结合预应力技术的优势向碳纤维受弯构件添加一定的预应力,确保其初始应力具有良好的拉应力,增强路桥结构稳定性,促使路桥施工计划能够顺利进行,提升路桥工程长期使用中的潜在价值。
3.2 路桥施工中混凝土预应力方面的应用
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和工程建设所需的成本,所以,要在进行路桥混凝土施工的时候,重视预应力技术在混凝土施工中的应用。(1)在混凝土振捣的时候,要科学运用振捣技术,按照相应的操作规程进行施工作业,并且在振捣过程中要确保振捣棒运行速度均匀,在进行施工流程优化的时候要参考振捣时间,与此同时,在进行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如果运用预应力技术,就应该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做好二次振捣,避免出现气泡影响混凝土性能可靠性;(2)合理运用预应力技术,健全混凝土施工应急预案,促使施工中的搅拌、泵送、运输等设备能够处于稳定、高效的工作状态,为混凝土施工的可持续性提供保障,确保混凝土预应力能够达到路桥施工的具体要求。注重预应力技术在路桥混凝土预应力施工方面的应用,对于现代化路桥工程施工效益的不断增加具有重要的现代参考意义。
3.3 预应力预制箱梁施工应用
将预应力技术应用到路桥施工中,需要对预应力施工的质量进行严格的管控,加强对预应力施工中各个施工环节的监管和控制,例如箱梁结构的施工控制,为提高路桥工程的质量奠定基础。在预应力预制箱梁施工过程中,箱梁浇筑混凝土时不能间断施工且注意振捣,确保不漏振、不过振,保证箱梁的外观质量;箱梁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应在收浆后对其进行覆盖和洒水养护。拆模时应缓慢匀速进行,严禁重击或硬壳;压浆时,应确保水泥颗粒要细,严禁使用结块的材料,出浆口处应过筛,以保证能顺利进入孔道。压浆中加入膨胀剂以保证管道内密实。压浆完毕后,水泥浆达到一定强度后方可移梁;当压浆后必须满足水泥浆达到设计要求强度后方可出台座。
4 路桥施工中预应力技术应用的技术要点
4.1 严格控制模板的架設
模板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到路桥主体的承载力和后续的预应力施工环节,因此,必须加强对模板架设环节的控制:(1)做好各个工种之间的协调配合,避免出现钢筋绑扎与安放预应力管道之间等各个部分的互相干扰,保证施工的效果;(2)嚴格按照要求进行模板架设,使各个指标都能够满足预应力施工要求,如底模的起拱度要控制在整个跨度的0.5或1个千分点内,以保证预应力张拉后出现的反拱不会影响梁体性能。
4.2 提高波纹管的安放水平
波纹管的安放水平影响到后期预应力的顺利张拉。为提高波纹管安放的水平,首先应设计好波纹管安放位置和图纸,并根据图纸要求计算预应力的曲线值,从而对波纹管位置进行定位;其次,在安放波纹管时,需要将其放置在钢筋支架上,采用“井”字定位筋对其进行固定,且保护层要有足够的厚度;第三,安装完成后要对波纹管的曲线进行校准,保证其与图纸相一致,允许的安放误差值范围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分别为±20mm和±10mm,并对其管壁完整、接头完好和固定牢固等进行检查,比如有破损的管壁需采取粘胶带来绑扎。
4.3 灌浆孔的设置
灌浆孔是处理粘结预应力的重要保证。灌浆孔设置的数量以每根梁3个为宜,其设置部位尽量选择在梁体的低点处,以使管道内的空气能够有效排出。其具体设置方法为:在完成安放和固定的波纹管上,用钢椎进行凿孔,再使用海绵和弧形压板来覆盖,用铁丝将其固定后接入塑料管,最后将其延长至梁体外40mm~60mm。
5 结束语
总之,预应力技术在路桥施工中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路桥施工预应力技术应用的过程中,要做到对其进行科学的分析,注重控制细节部分,规范操作过程,通过采取更加全面的措施,提高预应力技术的实际应用效果,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为我国更好的进行经济建设创造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国建.路桥施工中高边坡预应力锚索施工技术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0):204.
[2] 王冬梅.预应力技术在公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与分析[J].门窗,2017(1):248.
[3] 杨光磊.路桥施工工程中钻孔灌注桩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53):241~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