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2018-10-21 17:39卫洋
装饰装修天地 2018年3期
关键词:现状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卫洋

摘 要:建筑施工安全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对于国民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有重大意义。但是,目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文章分析了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

1 引言

建筑施工受地理环境、作业复杂、自然条件、施工人员素质较低等一些特殊原因影响,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给施工人员带来了生命威胁和经济上的严重负担,还会给建筑企业带来经济困境和负面效应,严重妨碍了建筑业的健康稳定持续增长,甚至还会给国家和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因此,只有加强安全管现与控制,才能保障建筑工人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减少人身伤亡事故,才能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促进社会的稳定和谐。

2 建筑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

2.1 政府监管部门力度有限

当前,建筑安全管理工作呈现出政府监管力度有限、没能树立良好的安全意识、培训教育不完善、责任主体操作无法遵循标准规范、安全生产投入不够充分等问题。当前,政府安全执法管理工作队伍的现实状况无法同新时期不断更新变化的形势有效适应。建筑工作人员同执法工作人员的总体比例存在不良失衡问题。一些区域令安全工作同质量监督管理部门的合并导致安全专职管理监督流于形式。还存在政府监督管理人员欠缺良好安全业务素质,没能形成超前预见性的现象,导致监督管理工作效能形成了层层衰竭的问题。

2.2 企业之间的恶性竞争

我国现在的经济得到快速发现,城市现代化水平也不断提高,对建筑行业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从事建筑行业的工人也不断增多。尽管就业的机会高,但是企业间的竞争压力变大,使得有一些企业之间忍不住诱惑而发生恶性竞争,为了赢得巨大的利益在市场招标压低自己的成本而使用一些低质量的原材料。为了节省成本降低了安全管理方面的支出,甚至在最基本的工地安全帽上面都不肯花钱,这样施工安全如何得到保障呢?这要求企业之间一定要进行平等竞争,守住自己的底线。

2.3 施工安全意识薄弱

在施工场地不佩戴安全帽在农村建筑的工地非常常见,安全设备也不健全。许多工人并没有意识到施工安全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只要自己稍微注意安全就可以保证自身的安全。但有许多飞来横祸往往可以预防但是不是你可以预知的。

2.4 建筑企业管理不完善

建筑项目施工包含较多安全问题,导致成因均为责任主体没能规范的操作管理。一些建筑企业机构以及监理方针对应承担的安全责任没能清晰的认识,建材商供应了质量较差的安全施工建设材料。还有一些建筑单位随意的压缩工期,不按时支付工程款项,一些称之为重点项目的工程则游离在监督管理之外,形成了漏洞以及盲区现象。

一些建筑施工单位没能打下坚实的安全生产工作基础,呈现出实践工作的混乱性,经费投入有所欠缺,安全生产水平不足的问题。一些施工方基于中标价较低,为了赢得更高利润效益,因此在安全投入层面呈现出一定的不足,生产设施无法全面到位,作业防护不科学,无法符合应用需要,导致形成了明显的安全隐患问题,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3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对策

3.1 优化安全生产建设责任制,强化政府监督管理

全面履行当前建筑行业安全生产法规制度的同时,应由法规层面进行责任主体的有效划分。针对重大伤亡事件,施工方应依据鉴定结果负有一定责任。业主则在該事故之中负有间接责任。政府监督管理机构承担检查失职的责任,该体制细化,将令建筑安全管理受到不同部门的广泛重视,创建形成一整套优质的安全管理制约控制机制。另外,政府部门应积极支持组建技术咨询中介单位,进而为建设施工方、监督机构提供更为有效专业的安全管理咨询服务。

3.2 严厉打击恶性竞争的企业,加强法制与安全意识的建设

想要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正常进行,企业必须建设一个完整的安全管理机制。禁止恶性竞争的现象,对滥用劣质原材料或者忽视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保护问题,必须加以惩罚或者取缔。企业应该逐步克服建筑行业安全法中的缺陷和不足,落实安全管理机制,规范市场主体以及明确主体责任。要把安全管理落实到各个环节中去,充分认识到安全问题的重要性,绝不能让安全问题在任何一个环节中发生断层;务必要保证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施的完善。假如这些安全问题没有得到重视,可能引发的就是更大的安全事故,这样不仅会阻碍工程的建设,还会影响企业的形象,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3.3 提高建筑从业人员自身安全意识

针对建筑从业人员自身安全意识相对薄弱的现象,要有意识地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建筑工程施工人员大部分都是文化水平较为低下,没有正确认识到树立自身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国家可以规定企业定期给工作人员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利用典型事例等活动来警示工人。提高工人们的自我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

3.4 完善企业管理,提升安全建设水平

安全生产法中虽规定事故登记申报工作体制,然而在现实执行阶段中,却常常无法良好的落实贯彻,存在故意瞒报、漏报等问题,更有甚者隐瞒不报。为应对该类现象,应由管理制度层面防控漏洞,创建安全事故登记公告管理体制,受到广大社会的全面监督。另外,应提升对安全事故中受损害主体的赔偿金额,有效的预防私了问题的发生。对于安全事故之中存在违规乱纪的员工,应进行严厉的处罚,进而真正构建形成一整套公平、透明、可靠权威、接受大众监督的施工单位建筑事故申报核查管理制度以及重要资料归档记录的档案管理体制。

单纯的借助法律制度的外力,无法由根本层面有效的应对问题。为此应全面调动各界力量有效的进行主动积极的安全管理,激发市场经济调节杠杆作用。应全面培育并有效规范建筑保险行业市场,加快完成保险立法,推进保险行业市场的良性竞争。同时,应强制施工方为雇佣员工办理工伤保险手续,将其同开工许可紧密挂钩。保险单位应基于工程状况、建筑企业安全生产绩效制定弹性保险赔付费率,通过市场杠杆,确保市场运行制度的良性运转。令安全生产业绩优秀的单位获得更大的实惠。相反,业绩较差的单位则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最终被淘汰。

4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是全社会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建筑企业应该在完善相关安全管理和监管制度的基础上,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安全生产意识,并且综合考虑各种变动的影响因素,采取有效措施,消除各种安全隐患,认真落实好各项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确保人们生命及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熊文祥.房屋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及施工安全管理研究[J].江西建材,2017(2).

[2] 江星洋.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对策浅谈[J].科技与创新,2017(1).

[3] 李宏鹰.建筑工程监理中安全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建议[J].建材与装饰,2017(5).

猜你喜欢
现状分析建筑施工安全管理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论加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措施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浅谈现代汽车检测技术与安全管理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