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庶恒
[教材]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音版)
[课题]音乐鉴赏第十八单元走向新世纪,第三十四节《新时代》
【教学目标】
1.聆听、感受、体验《走进新时代》、《你是这样的人》、《祖国颂》这三首歌曲,分析歌曲特点及曲式结构,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认识、理解、体会音乐艺术的社会功能及人类生活中对音乐的运用。
3.体会音乐的时代特征。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聆听、感受、体验《走进新时代》、《你是这样的人》、《祖国颂》这三首歌曲,分析歌曲特点及曲式结构,体会作品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感知音乐的社会功能。
难点:学唱、体验、感受作品的音乐情感及社会价值,体会音乐的社会功能,提高对音乐的理性鉴赏水平。
【教学内容安排】
鉴赏歌曲《走进新时代》、《你是这样的人》、《祖国颂》;理解体会音乐的社会功能及时代特征。
【教学方法与指导策略】
1.教学方法:学生感受、体验,教师引导、点拨。
2.对不同时期的歌曲进行演唱体会,提高对音乐的鉴赏能力。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上课前欣赏歌曲《绣金匾》走进教室。(音乐8分钟左右)
2.师生问好
二、导入新课
1.同学们,刚才上课前大家听到的这首歌曲叫什么名字?(绣金匾)2.演唱者叫什么名字?(郭蘭英)(师介绍:郭兰英是我国著名的女高音歌唱家、表演艺术家。
3.歌曲讲述了我们国家哪几位领导人?(讲述的是我们国家第一代领导人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周恩来总理)
4.讲述了他们的什么?(心里装着国家、心里装着人民、无私奉献、鞠躬尽瘁的人间大爱)
三、新课教学
师语:正是因为我们国家有这样的党、有这样的领导人才能带领我们中国走向新世纪、走进新时代,请同学们翻到教材第十八单元走向新世纪,第三十四节《新时代》,请欣赏歌曲《走进新时代》
(一)欣赏歌曲《走进新时代》
1.播放视频《走进新时代》(板书)
2.探究作品
(1)同学们听了这首歌曲感觉旋律怎么样?(优美动听)
(2)歌曲采用的是第几人称?(第一人称“我”)
(3)这里的“你”代表什么?(可以是国家、可以是党、可以是人民、可以是领导人等,我对你说,像两个人在亲切的对话)
(4)歌曲创作背景及作曲家印青的介绍(出示谱例,引导学生看书)
请同学们看书,了解歌曲创作时间及背景,同时了解曲作家印
A、作品作于1997年中国共产党“十五大”前夕。抒发了中国人民在世纪之交,在“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下,满怀豪迈地走进新时代的情怀。
B、了解作曲家印青
印青,1954年5月4日出生于南京。总政歌舞团一级作曲,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原总政歌舞团团长。作品除了书上介绍的以外还有《天路》《江山》《在灿烂阳光下》《走向复兴》等。
(5)歌曲的曲式结构是怎样的?(板书)
歌曲为两段体,第一段叙述性的直叙,表达了我们豪迈的心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第二段旋律基本上在高声区流动,情绪显得更为激动,与第一段形成对比。
(6)歌词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说的是我们国家第几代领导人?(以毛泽东为首的第一代领导人)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说的是我们国家第几代领导人?(以邓小平为首的第二代领导人)继往开来的领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高举旗帜开创未来。(以江泽民为首的第三代领导集体以至于以后的所有领导集体。)
3.指导学生演唱B部分、体验、表现作品的情感。
(老师弹琴,师生共同演唱)
4.课堂小结(歌曲特点及曲式结构)(PPT)
(二)欣赏歌曲《你是这样的人》
导语:刚才和同学们一起体会了歌曲《走进行时代》,我不禁感慨,同学们我们要振兴中华,我们的祖国要繁荣富强,我们要走向新世纪,走进新时代,应该要做这样的人,而且必须要有这样的人,请欣赏歌曲《你是这样的人》,同时请大家翻到教材第237页。
1.老师范唱《你是这样的人》(出示谱例)
(1)作品描述的谁?(周恩来)
师语:歌曲中一字未提被歌颂者的名字,但我们都知道歌中的“你”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歌曲朴实、动人,情感含蓄、深沉,令人荡气回肠。表达了对伟人崇高的敬意与深切怀念之情。
(2)周恩来是怎样的一个人?(无私奉献 两袖清风 鞠躬尽瘁)
(3)介绍周总理(出示图片)
(4)引导学生看书,并简介作品,作品创作背景、作者介绍
师:该歌曲是电视纪录片《百年恩来》主题歌,为纪念周总理诞辰一百周年而作,歌颂伟人——我们敬爱周总理,歌曲情感含蓄、深沉,大气、令人荡气回肠。
2.欣赏戴玉强演唱的《你是这样的人》(板书)
我觉得刚才我的演唱不能完全表达这首歌曲真正的含义,我们还是有请被称之为世界第四大男高音的歌唱家戴玉强来演绎这首经典之作吧。请欣赏戴玉强演唱的《你是这样的人》
欣赏戴玉强演唱的《你是这样的人》有何感受?
我觉得戴玉强的演唱可以表达歌曲的特点:深沉、委婉、动情、高亢激昂、荡气回肠。
3.赏析《你是这样的人》(出示谱例)
(1)音乐主题的语气是怎样的?如何表现?
A部 主题“3 2 4 3 | 2 — 6 — | ”的核心音调
分析旋律 节奏 拍子 速度 力度等等
(情绪:深情 怀念 亲切 克制)
(2)A部的情绪稍显克制,那么,B部情绪在哪里开始爆发?高潮节点在哪儿?
“ 1 2 | 3 6 — ”的曲调反复
“ 1 2 | 3 7 — ”的7音自由延长和力度推进
(3)回顾A主题和B主题,写出曲式结构。(AABABA)
4.课堂小结(PPT)
(三)新课《祖国颂》
师语:周总理是怎样的一个人?他是这样的人!他用他的道德情操和人格力量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他用生命实践了自己少年时期“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壮志。许多如周恩来一样的老一辈革命家浴血奋战、鞠躬尽瘁,都是为了建立一个崭新的中国,一个日出东海充满朝气和豪迈的新中国!一个安定团结、繁荣富强的新中国,在这里我们不仅要为我们的人民歌唱,也要为我们祖国歌唱,请欣赏大合唱《祖国颂》!请翻到教材237页。
1.欣赏歌曲《祖国颂》(板书)
依照前面两首歌的分析方法理解歌曲特点及曲式结构。谈谈感受。
2.引导学生看书,分析这首歌曲的特点,曲式结构为:ABAˊ
(也就是前后合唱部分为:AA中间领唱部分为:B)
3.课堂小结(PPT)
四、拓展与探究
师语:今天同学们欣赏到了3首歌曲,请结合欣赏的歌曲了解音乐具有什么社会功能?请对照239页理解。
(一)音乐的社会功能(举例讲解)
1.音乐的社会功能有:审美、认识、教育、娱乐。
2.音乐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社会文化组成部分,音乐反应社会生活,又给社会以深远影响。那么在社会生活中我们是如何运用音乐的?
(1)音乐的信号象征。
上下课起床铃声、打仗用的冲锋号、手机铃声等,叫信号音乐。
(2)礼仪方面当我们要进行仪式的时候会采用什么音乐?如:婚礼、葬礼、生日、升旗等这种叫礼仪音乐。
(3)走进商场,公园听到的音乐,叫背景音乐
(4)电影、电视、戏剧使用的音乐叫影视音乐
(5)健身、唱歌、跳舞的时候使用的音乐叫伴奏音乐
(二)歌曲的时代特征(唱响新时代)
一首歌曲标志一个时代,有些还标志着一代领导人,这些歌曲很有中国特色。如果把我们国家的音乐分为三个时期,即抗日战争前后时期、新中国建立初期、改革开放以来。那么同学们,就让我们走向新世纪,走进新时代,共同唱响时代最强音。
1.首先回顾历史,唱响抗日战争前后时期歌曲如(1928-1937-1945):皇姑屯事件日本关东军谋杀陆海军大元帅张作霖事件。
义勇军进行曲1935 松花江上1931
大刀进行曲1937 保卫黄河1939
长城谣1937 东方红1943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1943等
2.唱响新中国建立初期歌曲(1949-1978)
歌唱祖国1950 我们走在大路上1963
祝酒歌1970 北京的金上1961
唱支山歌给党听1963等
3.改革开放以来新时代歌曲(1979到现在)
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乡恋、一无所有、敢问路在何方、黄土高坡、江山、天路、青藏高原、思念、懂你、好汉歌、红旗飘飘、少年壮志不言愁、外面的世界、难忘今宵、为明天喝彩、走进新时代等。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具有时代特征的歌曲还有很多很多,在一堂短短的课堂里,无法全部倒出,请同学们在课后抽时间学一学唱一唱,畅想新时代,用音乐装点人生,用音乐陪伴生活,你就会健康成长,其乐无穷!
同学们,让我们唱着东方红,踏着改革开放之路,在新一代领导人带领下,认真学习,努力拼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为我们的美好明天而读书,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而读书,迎着世纪强音,走向新时代!(播放走进新时代)
板书设计:
新时代
歌曲特點:
走进新时代 你是这样的人 祖国颂
旋律优美、 磅礴大气、 旋律悠长
时代气息、 深沉凝重 气势磅礴
爱国主义 荡气回肠 爱国主义
震撼力、感染力 震撼力、感染力 震撼力、感染力
曲式结构: AB AABABA A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