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钰 张博
[摘 要] 随着社会形态的不断变化,生态环境作为牺牲品被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不断利用,呈现出日益恶化的趋势。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作为一种兼具综合性和灵活性的生态恢复手段,通过合理规划用地、建设景观设计及体现地域特色等多种途径来实现生态环境的逐渐恢复。本文从城市滨水景观的内涵剖析与生态恢复的原理解读出发,深刻探讨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的实践意义与功能价值,并结合当前城市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出一些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途径,旨在促进城市环境的健康和谐发展。
[关键词] 生态恢复;城市景观设计;滨水景观;设计途径
[中图分类号] TU984.1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31-61-2
1 城市滨水景观内涵及生态恢复原理
1.1 城市滨水景观内涵
滨水(Water Front)指的是在特定的空间和时间条件下,一些江、河、湖和海等与陆地或者建筑毗邻的边缘地带。城市滨水区(Urban Water Front)指的是在城市范围内的水域与城市陆地边缘相连接的一定的区域范围的总称,是城市开放空间中的重要部分。城市滨水景观(Urban Waterfront Landscape)指的是在城市滨水区域范围内,充分利用陆地边缘的特定水域与周边的陆域、建筑物等共同构建和设计的景观区域简称。其中,水域包括江河、海洋、湿地和一些湖泊流域,陆域指的是水域周边的陆地,连同一些植物和动物群落、建筑物以及一些其他人为构成的行为结果等,以上这些构成了具有生态恢复意义的城市滨水景观[1]。
1.2 生态恢复基本原理
简单来说,生态恢复指的是在人工干预和系统功能的双重作用下,使受损或者退化的生态系统恢复到自然状态。生态系统是环境健康发展的保护屏障,只有生态系统得到健康的发展和调节,才能保证整个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群落结构稳定,使生态系统和人类传统文化得到长期持续性发展。生态修复主要是致力于在自然灾害和人类正常生产生活活动的影响下,遭到威胁和破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工作,帮助生态结构进行重新构建和调整。从实质上来说,生态修复是在人为作用下帮助重建和恢复生态系统的生态友好型活动,是基于人类未来美好发展的一种环境设计行为[2]。
2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意义及功能价值导向
2.1 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意义
城市滨水景观是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的主要构成部分,在城市文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从实用性意义上来看,滨水景观设计的主要目的是修复当地滨水地区的水域生态环境。通过构建这一生态恢复体系,能够有效保证当地生物群落的完整性,维持城市生物群落多样性。从整体性来看,城市滨水景观的娱乐价值功能是一大特色,提供了具有丰富文化和地域特色的景区来促进城市中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促进人与环境的相互融合。城市滨水区是人们开展多种多样的户外活动的重要空间,城市滨水景观营造是人们了解环境、与环境友好相处的重要途径。从创新性来看,城市滨水景观是以当地特色为基础进行设计的,能够充分体现当地的人文与历史特色,是当地历史文化特色传递的优良载体。将当地的历史人文理念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理念相结合,能够有效提高當地群众的历史参与感和环境责任感,在保证人与环境友好发展的同时,提高了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与发展意识,为滨水环境增添大量的人文特色,是建设过程中的一大创新点。
2.2 城市滨水景观的功能
2.2.1 生态景观功能。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和健康发展能够为滨水水域中的动植物群落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在特定的自然环境与地理环境下,城市滨水景区能够帮助有效调节城市的温度和湿度,有效减少空气中的噪声和灰尘含量,保障城市的空气质量。同时,滨水景区的设计是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创造经济价值的一个有效范例,在这种景观设计下能够有效促进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同时能够为当地居民提供良好的观赏环境,将人文用地、景观用地与保护用地融为一体,充分发挥地区的滨水优势。
2.2.2 文化与旅游功能。景区的产生与发展能够帮助游客了解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城市滨水景观在设计过程中融入了大量的当地特色文化与建筑,在保障人文环境理念得到充分发挥的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还原历史文化,体现当地的风土人情,尤其是那些有历史渊源的城市,滨水景观区的设计能够为城市打造全新的旅游名片,促进当地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另外,对于当地的居民而言,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和发展也能够帮助当地居民更好地了解历史,感受到文化和历史的浓厚气息,接受历史文化的熏陶,从而提高景区文化和旅游发展价值。
3 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对策
3.1 合理规划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区域
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的重点就是对范围的合理把控和区域的合理优化。从水域或者河流的季节潮汐变化情况来看,不同季节的滨水水域会有所变化,直接导致水岸线的变化不确定,再加上天气原因导致河道走向的宽窄变化,造成滨水区域的变化较大。因此,从城市滨水区域空间规划的角度出发,在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其主要价值功能,以改善生态环境和提供休闲娱乐场所为目的的设计区域,应根据季节变化及常年的降雨情况合理规划区域,来保证最佳的生态价值和最高的经济价值,合适的城市滨水景观区域规划应充分考虑设计区域随降水量及季节变化而引起的群落结构的改变,从而根据变化来调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恰当的城市景观区域规划应在保证最大效益的同时,用最小的区域范围来恢复生态系统,同时充分体现景区的休闲娱乐功能,在尽可能小的人为干预下最大限度地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或者重建。因此,城市滨水景区的设计区域应考虑多方面的因素,从生态自然环境的修复与城市发展建设两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来实现效益最大化[3]。
3.2 以当地生态群落结构为基础加强多样性建设
在当前的部分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对生态系统的改造主要是通过一两种单一植物种类来营造的,但该方式不仅没有达到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的效果,而且破坏了原有的植物群落结构,降低了景观水域附近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可持续性。根据能量守恒原理与食物链的结构变化情况,单一的物种营造而成的生态系统会对当地多种生物群落产生影响,直接降低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因此,在构建城市滨水景观区域时,不仅要考虑区域面积的规划,还应考虑原生系统的物种多样性问题,在保证原生物种多样性的前提下,通过种植多种不同层次结构的植物群落来提高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多样性,这是恢复和重建生物群落的重要前提。同时,不同植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变化性较大,应根据不同植物的季节生长特性种植,以保证滨水景观设计的丰富性和多样化,满足景观多样性需要。在植物的种植上应选取不同的种植方式,在满足景区美观要求的同时,保证边缘物种的多样性和生态群落的完整性,例如,可以将乔木、亚乔木、大小灌木和一些水生植物相互结合,在滨水区域内多层次种植,让不同的植物发挥出多样的生态和观赏特性,丰富群落的结构层次,保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3.3 丰富历史文化内涵
城市建筑具有展现城市独特文化内涵、丰富城市文化价值的作用。在城市滨水景观区域的设计中,应准确把握时代精神和文化特色,在丰富物种多样性的同时充分发挥文化的多样性,不断提高城市的活力与旅游特色,将传统的历史人文特色与现代化理念相结合,选取具有历史价值与意义的地段构建滨水景区,让市民认同历史承载的同时在这一环境中获得归属感与历史认同感。在景区结构设计上结合滨水水域,实现对原有空间格局的保护和优化,在整体设计中应根据范围规划与植物种植条件,最大限度地保留原有的空间结构格局,在继承文化的同时保护文化。总之,在景观设计中,应以保护和复兴历史传统文化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营造浓厚的历史文化特色与城市建筑风格,保护城市文化与生态系统的良好发展关系。
4 结语
城市滨水区域是连接陆地与水域的重要过渡区域,在这一过渡中生态系统稳定性较低,在以生态恢复为目的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应从生态发展、景观设计和文化传承等多方面考虑,实现恢复和重建生态系统的最终目的,保障土地资源的合理规划和使用,打造特色的城市滨水景观,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莉莎.基于生态恢复性的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探析[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5):77-78.
[2]曾娟.基于生态恢复的城市滨水区景观规划研究:以渭河咸阳段环境景观综合治理概念规划为例[D].西安:长安大学,2013.
[3]党天骄.浅析基于生态修复的西北干旱区城市滨水景观优化原则与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28):352-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