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莉萍
计算是人们生活中普遍运用的数学技能,即使是在今天科技迅速发展的时期,计算教学在数学教学中还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离不开计算活动的参与,可以说计算的成功与否决定着数学成绩的高下,尤其对小学毕业生而言更应注重数学计算能力的培养。
小学毕业生 数学 计算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5-8877(2018)33-0000-01
小学毕业阶段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涉及到的数学概念、问题解决、数学规律的认知等都离不开数学计算活动,数学计算能力对学生的思维观察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在小学毕业年级做好数学计算教学的研究,对于提高学生的计算素养,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都有相当重要的作用。
1.养成计算的良好习惯,强化计算的根本
数学学习中仔细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的根本,这一点对于小学毕业年级的学生来说非常关键,因为他们运算的题目比较复杂,而且题型多变,所以教会学生仔细审题是关键。具体怎么去做呢?一般来说,对于一道题目要做到三审:一审,先让学生完成对计算题目的抄写;二审,是让学生反向检查所抄写的题目是否正确,正向检查容易受到思维定势的影响,而反向检查则可避免这一点,让学生在检查时做到仔细、细心;三审,是让学生选择合理的计算方法,判断出能否运用到简便计算,或者运用何种方法最简单。
比如“84.9×0.48+8.49×5.2”这一题,看起来似乎简单,不能运用到简便计算的方法,可是仔细审题之后会发现,根据“一个因数扩大几倍,另一因数缩小相同的几分之一,它们的积不变”这一运算规律,则可以把算式变为“8.49×4.8+8.49×5.2”,这之后再使用乘法结合律,提取式子中的公因数8.49,则会让计算变得很简单。因此,认真审题在数学计算过程中显得非常重要,它有利于学生提高作题的速度和效率。平时告诉学生在计算的过程中,要审一步算一步,尽可能的利用好一切简便运算的因素。
2.培养起学生认真验算的良好习惯
(1)老师要多策并举,激励学生进行验算。在数学教学中,老师可采取一些激励手段,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验算习惯,比如口头表扬,奖品激励,以此来鼓励学生主动进行验算,长久坚持可以培养学生愉快的验算体验,让学生在竞争的氛围下更加主动愉快地进行验算。
(2)要让学生认清验算在数学运算中的重要地位。老师在教学中要能够让学生做到心中有验算,并把验算作为数学计算过程中必不可缺少的环节。为了体现验算的重要性,老师可过验算的实例,让学生从数学科学的角度来进行认识,了解验算对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作用。另外,在平时测试中,还可以相应地提高验算的分值,让学生从直觉感官上认识到验算的重要作用。
(3)从方法上重视对验算的指导。一是按照原题目计算顺序重新算一遍。对于一些复杂的计算,可以让学生在确定正确运算的基础上再分步进行检验,一旦出现与结果不一致的情况时,要引起学生的重视,重新审视运算顺序是不是正确,必要时进行二次验算。二是重新选择不同的方法进行验算。对于一些简单的计算可以让学生用逆运算进行检验,比如乘法算式可以用除法来验算,减法可以加法来验算等。三是运用口算过程进行检验。验算计算过程简单时不必要把过程写出来,可以运用口头验算或估算,这种方法对学生思维的发展和培养很重要。
3.培养学生“有错必改”的好习惯
(1)有针对性地寻找错误的原因。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出错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老师一定要培养起学生“找错”的能力。相对于学生而言,这些错题可能就是审题不认真造成的。同时可能又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有关联;也有可能是对概念的理解不透导致出错;或者是思维定势影响所致等等不一而足。对于毕业年级的学生来说,自尊心强,求胜心切往往会出现情绪上的波动,这就会加重出错的几率。
针对学生易错的原因,老师首先要重视学生的“改错”,及时找出学生出错的原因,做到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其次,对于学生的错误老师要有一定的耐心,因为学生的错误不可能改一次就不会再犯错,这个错误的过程有时是持续性的,老师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指导学生找出错的原因,有针对性指导其改错。另外老师要揣測学生的实际想法,并进行指导。
(2)做好收集并利用好“错资源”。第一,从错中发现规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现意识的培养非常重要,学生自主学习的前提就是发现学习,这就要求老师在平常的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积极去发现错误中的教育资源,有针对性地设计问题,给学生创设出可进行自主探究新问题的情境,从不同的角度来引导学生对待自己的问题,培养起学生良好地发现意识。
第二,从错中进行反思。老师在教学中不能简单地把学生的出错归纳为“不会”或“大意”,这是不负责任的态度,同时也是对“错误”本身的错误认识。老师要能透过现象看到出错的本质在哪儿,事实上,逃避改错是学生缺少反思意识和反思习惯地表现。错题对于学生而言应该是一个新知识点,老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这个点,对学生进行反思意识的培养。
总之,计算能力的教学在小数教学中无处不在,教学中要让学生时时体会到计算的价值,让计算成为一种习惯,良好地计算习惯可以让学生终身受益,从短期来看,可以提高学生解题的正确率,从长远来说,可以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顾泠沅.数学学习的心理基础与过程[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
[2]杨庆余.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