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夏旭 陈政 刘世山
摘 要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载体,做好网络思政工作,对于在新时代背景下扩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本文从当前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形势与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在高校学生中入脑入心的现状出发,探究运用网络平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 网络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进头脑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人与人的链接方式已由传统的线下链接,发展成为PC互联网链接,以及当下普遍的移动互联网链接。2018年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2017年年底我国的网民数量已达到7.7亿人,较10年前增长5.6亿人,其中手机网民人数达到7.5亿人,占全体网民总量的97.5%。由于网络信息的传播速度快、传播面广,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共享性与互动性,可以充分调动自我教育的积极性,这就为高校思政工作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有利于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落地生根。
1高校运用网络平台推动“进头脑”的现状
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是增强大学生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的重要举措。其中,“进教材”是基础,“进课堂”是手段,“进头脑”是核心和根本目标,三者之中,“进头脑”最为困难也最为关键。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是指通过全方位的思想政治教育,使当代青年掌握这一强大理论武器,真正理解该思想的精神实质与科学内涵,在此基础上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自己的头脑,并以其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
当前,各大高校掀起了一股学习热潮,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及时编入教案和课件之中,同时以讲座、论坛、竞赛、实践等多种途径辅助教学,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宣传教育,主渠道与多渠道相结合。然而仍存在一定问题,如教学手段单一、重灌输轻渗透、学生学习自觉性不高等,这些问题都会制约“进头脑”的实际效果,由此可见探究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的有效路径具有重要意义。
2当前运用网络平台推动“进头脑”存在问题分析
研究当前高校运用网络平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的问题,首先引入高校网络生态系统的相关概念。高校网络生态系统是由高校之中的教育者、大学生以及环境通过相互联系而在网络空间构成的有机整体,是网络生态系统的子系统之一,主要包括高校网络主体和环境两大部分:主体部分主要指的网络系统中人类所扮演的角色,分别为高校网络信息的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需要注意的是,此系统之中几乎不存在单纯的生产者或者消费者身份,高校网络主体大多为信息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的角色在同一个体上的不同体现;环境部分主要包括现实社会环境与虚拟网络的物质基础环境、信息资源环境、文化环境等方面。根据高校网络生态系统的相关理论,当前运用网络平台推动“进头脑”存在的问题主要可以归因于高校网络主体和环境两个方面,高校网络主体又可以分为教育者与大学生两个部分。
根据校内外座谈研讨与文献调研发现,当前运用网络平台推动“进头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对于环境方面,当前部分网络平台无法做到实名制认证,网络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造成信息过滤和精准投放难度加大,同时存在错误的社会思潮的影响;对于教育者方面,互联网思维与网络运行技术缺乏,时间精力投入不够,舆情把握能力不足,缺乏与学生的交流与互动;对于大学生方面,对于网络平台的思政教育内容兴趣不足,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的了解并不全面,理解并不深刻。
3运用网络平台推动“进头脑”有效路径初探
根据高校网络生态系统理论的合理归因,对于如何运用网络平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进行针对性的初步探索。现提出以下方案:
3.1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氛围,正视高校网络生态环境平衡性与可控性的辩证统一关系
高校网络生态系统的环境不仅具有平衡性,同时具有可控性。高校网络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在一定范围和一定时间之内处于一种协调的动态的平衡状态,物质、能量、信息的输入和输出在较长时间内是趋近相等的,可以通过自我调节的方式来降低甚至消除外界的干扰,但是不能由于系统具有平衡性就不加以控制,高校网络生态系统是一种典型的人工系统,因此同时具有可控性,需要网络主体来进行调节控制以达到促进平衡的目的,然而过分强调控制也会打破网络生态环境的平衡,两者是辩证统一的。
运用网络平台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首先要营造健康和谐的网络氛围,要做到环境平衡性与可控性的统一。一方面鼓励、启发学生自由讨论,增强学生对于新时代、新思想的理性认识;另一方面提高对于网络舆论的重视程度,警惕社会不良思潮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的负面影响,使网络氛围更加适合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2提升教育者用网治网能力,切实发挥教育者在网络生态系统之中信息分解者身份的作用
发挥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加强互联网思维在工作中的实际运用,实现从传统思政向网络思政的过渡,利用网络途径更好的将单向灌输变为双向互动。提升思政知识水平的同时,注重增长网络媒体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运用网页、微博、微信、QQ等网络平台与软件,掌握公众号推送发布、视频剪辑、网页制作等技术,采用新手段和新方法对网络平台的建设与发展进行引导与管理。
当然需要注意的是,网络只是教师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种工具与方法,重点是教育者本身对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与理解。教育者首先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真正的学懂、弄通、做实,言传与身教并举,深刻把握新思想的内涵与实质,在网络空间传递正确的信息与价值,才能让学生更好的感知时代的召唤,明确时代的责任,肩负起时代的擔当。
3.3有效调动学生积极性,重视学生在网络生态系统之中信息生产者与消费者两身份的有机结合
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注意到,在高校网络生态系统之中,学生并不仅仅是信息的消费者,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扮演着信息的生产者。要认真调查研究学生喜于表达什么样的信息,易于接受什么样的信息,乐于传播什么样的信息。只有学生从主观上接受新思想,并且内化为自身价值体系的一部分,才是推进习近平新时代社会主义思想进头脑的真正体现。
拓展网络教育空间,通过网页、微博、QQ、微信等多种网络形式进行多途径传播,同时结合当下青年喜爱的短视频、H5、小程序等方式,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让学生能够更乐于、更愿于进行新思想的学习。将理论知识与日常实际相结合,告别单一的文字呈现,通过视频、音频、游戏等方式,切实感受新时代的气息,感悟新思想的力量。
建立网络激励机制,构建学习共同体,以网络社群的形式,让有意愿通过学习、探讨、分享的同学,利用学习型社群在假期和课余时间进行学习,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真正入脑入心,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不仅落在字面上的学习之中,更是鼓励成员去分享,去讨论,从生活所见,去真正领悟新思想的深刻价值,以新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以行动为祖国建设增砖添瓦。
参考文献
[1] 贾洪岩.新时期高校网络思政工作研究[J].科教文汇,2008(06):17
[2] 肖旻.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的几点思考[J].湖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8(03):81-83.
[3] 宋一笑.高校网络生态系统危机及其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D].天津:天津工业大学,2014.
[4] 管桂翠.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國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J].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8(02):108-112.
[5] 叶利军,金晓明."一体四翼":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初探[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8(05):104-107.
[6] 杨颖.对十九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一些思考[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03):125-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