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勿忘人民”

2018-10-21 07:45高翠萍
传播力研究 2018年35期

高翠萍

摘要:原新华社社长穆青是新中国成立70年来新闻界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他与人合写的《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是中国当代新闻史上的经典之作。穆青的新闻思想无疑是中国新闻事业的宝贵财富。

关键词:穆青;新闻思想

1994年6月16日,73岁的穆青来宁夏进行调研采访。6月17日上午,穆青与宁夏日报组织的“走进西部”采访团30余名各省记者在银川进行座谈,随后又与宁夏记协及各新闻单位的代表座谈。两个座谈会,穆青谈的核心内容是“勿忘人民”。

一、流着眼泪写焦裕禄

“为什么现在的记者塑造不出焦裕禄那样感动好几代人的光辉形象?”《恋爱、婚姻、家庭》杂志记者金珊吐出了大家心中的疑惑。穆老想了片刻后说:“我相信焦裕禄式的人物还是大有人在的,只是没有很好地发现。现在许多新闻作品缺乏真情实感。写文章如果只为了追求哄动效应,拼命梳妆打扮,肯定是不行的。如果你与被采访对象产生了真情实感,你才会有真情流露。有的同志问我:‘你为何能写得让人家哭?我回答:‘我自己是流着眼泪写的。我觉得现在文章概念化、大话、花里胡哨的东西太多,人物内心的东西被花里胡哨的东西盖住了,不朴实。”

二、中国新闻现状有喜有忧

《人民日报》记者吴坤胜请穆老谈谈对中国新闻现状的看法。穆老认为,有喜有忧,喜的是中国新闻事业空前繁荣,手段日新月异,新闻队伍不断壮大,一大批有所为的年轻记者成长起来。同时,穆老对某些现象表示担忧,他强调,第一,不要把新闻最根本的东西“为人民服务”丢掉了,新闻是党的耳目喉舌的作用不能削弱;第二,脱离群众,只考虑经济效益的问题值得警惕。现在真正从第一线采访到的东西不是太多,不少记者有不愿下去、不愿做艰苦采访的苗头。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作风不能丢掉,否则就失去了新闻的生命。我们过去采访,背个包,带上干粮,步行去。在延安,我们什么交通工具都没有,就凭两条腿跑,建国初才有自行车。现在坐上车就走了,南方记者还有大哥大,这种条件容易不去深入,有的记者不亲赴现场,打个电话就行了;有的只参加新闻发布会,别人写好的稿子拿回去照发;还有的下去采访要现成材料,让人家好好招待。这些现象令人担忧。

三、坚决反对有偿新闻

《北京青年报》记者崔宝光请穆老谈谈对有偿新闻的看法,穆老激动地说:“很简单,坚决反对,这是一个职业道德问题,发不发稿不应该变成给不给钱的问题。”

对于某同志提出的年轻记者敬业精神在下降的问题,穆青说:“不能笼统地说今不如昔,有很多年轻记者很不错,很有前途,他们知识面广,视野开阔,会胜过老一代的。如果超不过我们,新闻事业还有什么希望?当然,的确有一些记者怕吃苦,除教育引导外,更重要的是把他们赶下去,不要让他们整天泡在新闻发布会上。”

四、党报不能老板着面孔

对于有的记者提出的党报竞争不过晚报的问题,穆老说:“党报需要改革,但党报办成晚报也不行,要有分工,不同的阶层、行业,对报纸有不同的需求。群众总是比干部多,但党报不能老板着面孔,要活泼一下。”

如何挖掘少数民族地区的新闻资源?穆青说:“如果少数民族地区的报道变成猎奇,那就走错了方向,这和抓特点是两回事,要尊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要体现党的少数民族政策。”

五、写群众是新闻工作最重要的原则

40年代,穆青在《写群众》、《新闻工作散论》等理论文章中提出了“写群众”的新闻思想,当宁夏大学教授王庆同教授提起这两篇文章时,穆青高兴地说:“写群众是新闻工作的好传统,是最重要的原则。1942年我参加新闻工作,1993年元月退下来,正好半个世纪,这半个世纪党的教导一直是不要忘记群众。过去我们整体和群众生活在一起,现在群众更多了,我们和群众接触的机会反而少了,这更要求我们深入群众,否则文章会写得不深刻。忠告大家:‘勿忘人民。”

六、“两翼齐飞”的原创者

中国摄影学会副主席、宁夏日报记者米寿世对穆青说:“1990年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在银川召开,您因为公务繁忙没有来,但您在给大会的贺词中提出的文字与图片‘两翼齐飞的观点,现在已成为共识。穆老对新闻照片质量的提高有什么希望?”

穆青说:“新闻摄影光靠记者不行,要发动广大群众,发动通讯员,现在照相机很普遍,喜欢摄影的人很多,可以办摄影培训班。”穆老称自己“年轻时是八路军的腿,老了是摄影记者的腿。”

七、对年轻记者的期望

新闻队伍建设,是关系中国新闻未来的大计,宁夏日报总编辑李涌泽请穆青同志就此谈一谈,穆青说:“对年轻记者,第一,要教育他们如何做人,只有做一个正直的人,才能成为一个好记者,否则成不了材。修身、齐家、治国,然后才能平天下。育人包括思想、作风、道德观念、敬业精神等方面。第二,要把他们放在艰苦的地方锻炼,不要放在温室中娇惯坏了。新华社的几代领导和著名记者都在第一线锻炼过,我本人如此,郭超人也是在西藏锻炼多年。第三,对年轻记者,一定要信任他们,要敢压担子,能挑80斤,你就要压100斤,挑担子是锻炼出来的,年轻人是压不跨的。老不给他们锻炼的机会,他们就会失去信心。对年轻记者最基本的要求有两条:第一,必须对党、国家、人民的事业充满责任感,尽不到责任就是失职。写焦裕禄时我们曾说:‘如果不能把他报道出来,我们几个记者就白当了,不吃飯也要把他写出来。第二,对劳动人民必须有深厚的感情,不能轻视群众,瞧不起群众。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新闻的主体。没有人民群众哪有今天?”

八、结语

通过对25年前的史料的回顾,穆青谈的许多问题在目前仍然还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于学术界研究穆青的新闻思想应该有所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