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教育 育人无痕

2018-10-21 01:37陈金花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育人智慧家长

陈金花

育人是一个长期、系统、复杂的过程,其中有着各种各样的不稳定因素,她不仅需要我们怀有一颗爱心,耐心等待;更需要我们有足够的智慧来积极引导孩子朝着良好方向发展。

个体行为描述:

我们班小柱,我称之为“特殊学生”,医院给出的诊断是“多动症”。多动症孩子的症状在他身上无一不明显:他十分好动,自控能力极差,在课堂上,从来都闲不住,总是搞小动作,使得周围的同学都大受影响。他拿人东西都已经成了家常便饭,有时上着课就趴到地板上去了,或者就把讲台底下的线槽拉出来乱扯。集体活动时,他还旁若无人地站出队列来向四周观望。因为嫌登记作业辛苦,掐住同学脖子威胁同学帮他登记。孩子的种种表现,让我很头疼啊!但他是我们班上的一员,这是甩不了的一份责任,只有静下心来,想办法解决。

调查分析原因:

在进行前期的调查分析后,了解到家长的教育方法存在很大的问题。父母两人在教育中并不是站在同一立场上,可以说是大相径庭:父亲脾气暴躁,一出现问题非打即骂;而母亲则是典型的溺爱型,总是一味的迁就,当孩子不吃饭时,妈妈总心疼孩子,怕他吃不饱,常瞒着其父亲偷偷塞钱。

教育策略的实施:

一、改变观念,家校合力

要纠正他的问题,需要合家长、老师、同学之力才可能有所收效。于是我首先与家长沟通,跟他说周末还得管管孩子,别让他在外面玩得太疯,家长一句话:没办法呀,一没看住他就跑掉了。这让我意识到,家庭教育也要学会一个“巧”字。于是我们就小柱的教育方法、教育思路交流了很多,一则父母立场必须保持一致;二则让家长到医院寻求医学帮助,进行行为矫正训练;三则就注意力集中的习惯进行一定的培训;四就是多赏识鼓励,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点滴进步,及时加以赞赏,加以鼓励。

二、融洽情感,以爱沟通

只有“親其师”,才能“信其道”,“当你用心去爱一个人的时候,别人也会爱你,并愿意接受你的一切友善的帮助”。我始终抱着这种信念,即使小柱摔坏同学的东西,掐同学脖子,私自拿小店里的东西,我始终控制好自己的情绪,运用平和的心态处理,冷静地应付。在班上,我也营造着这样一种氛围,一种舆论,小柱做错了事,但我着力引导每个同学都相信,他会改正的,同学们也都尽量地帮助他,不加以嘲笑。虽然小柱不良习惯仍在他身上反反复复出现,但他没产生丝毫的自卑感,整天灿烂的笑容给了我更多的信心。

三、调整思路,智慧应对

起初,对他一切没做好的事情,都苦口婆心地规劝,可是我的累并没有换得我期待的效果。后来看了一本书,说对这种孩子,既不可放弃,也不必过分关注。于是,我重新整理了自己的教育思路,换个方式,老师有时的不作为,不是不为,而是另外一种方式的“为”。我开始采取了“冷处理”的方式。采取这种方式后,有时学生投诉小柱拿了东西,我只是把东西直接拿回来,不再批评他;有时上课不认真在玩东西,我只是轻作提醒;有时上课他大声讲话,想引起别人注意,我当作没听到,也要求学生听不到……当我这样做时,我发觉在他的脸上多了几许落寞,可能这样真的让他觉得“高处不胜寒”。不知不觉中,他安静了许多。

四、适度关注,把握良机

1.在看似不经意中去关注

关心孩子并不在于嘘寒问暖,上课多提问,那只是浅层次的关心,更重要的是了解他心里所思所想,触动他心灵,激发他内在动力。对小柱,观察他的一举一动,体察他心中所想,并把一些特殊事情记录下来,成了我平时的一项任务。小柱慢慢能在课堂上安静一会儿了。

2.在适度宽容中关注

对于学生的错误或不完善之处,如果我们能多关心一点,更宽容一点,而且做到宽得合理,宽得适度,就可为孩子铺起一座“渐进”的桥梁。那天上课小柱又在不断地磨着笔,弄得地上、手上一片狼籍,我没有指责他不爱卫生,不听课的问题,而是轻轻的问:“为什么要把笔磨得那么尖?”他也并没认识自己的错,而是高兴地告诉我:“磨尖了好写字呀!”我才讶然地记起那天对他的表扬:“你把笔削尖了后写的字漂亮多了。”于是我也“法外开恩”,容许他带自动铅笔来写,后来他交作业的次数明显地多了!“有时宽容引起的道德震动,比惩罚更强烈。”这样,一次恰当的鼓励,一次适度的宽容就变成了一次行之有效的教育。

3.在给予机会,树立信心中关注

学生的自信,是需要老师抓住机会用心去“培植”的。那天语文课上,我点了另外的同学朗读,就听见小柱在下面叫:“老师,叫我呀!”虽然属于乱喊性质,但我心中还是一动,从来没有过的现象。于是,我说:“那你们两个一块来读第一段吧。”于是,在同学的帮助下,小柱稍有点不太流利,有些字也不太认识,但跟着同学总算结结巴巴地读下来了,我因此大受鼓舞,对他主动要求读书的现象大加赞赏。自此,小柱读书积极性高了很多。

效果与反思:

随着日子的推移,他的表现在悄然变化中,当然,我们不能希望他能够在短期内比其他人都好,但就他个人而言,已是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慢慢地朝着好的状态中发展。

从小柱的案例中,我受到启发:孩子处在旺盛的成长时期,当然会存在许许多多的不足表现,这些都应该是他们成长期间的必然、正常状态,作为育人者是不是非要每错必纠?是否可以缓一缓,采取“迂回战术”?那种有错必纠,甚至上纲上线,非得“触及灵魂”似的进行教育的方式是不是任何时候都能得到相应的效果呢?另一方面学生是一个个与众不同的生命体,这些独特的教育对象赋予了我们更多的爱与责任,要求我们以更多的智慧来应对!

猜你喜欢
育人智慧家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
家长错了
悦人亦育人 冬季里的音乐绽放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
智慧决定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