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活动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8-10-21 13:46王晓英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创设环境情境

王晓英

著名的数学教育学家斯托利亚尔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教学。”活动是形式,是数学内容的载体和实现目标的手段。以活动为载体,以活动促发展。通过有效的教学活动使学生各方面协调发展,以此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基于此点,有必要从前提;条件;策略;方法四个方面来探索小班化数学活动教学。

一、前提: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1.创设数学活动,让过程具有创造性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应成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参与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创造性,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水平,设计探索性和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让学生在观察操作、讨论、交流、猜测、归纳和分析、整理过程中,理解数学问题的提出、数学概念的形成和数学结論的获得,以及数学知识的应用。置学生于主体地位,把学习数学知识转化为数学活动,使学生学得轻松、学得灵活,从而最大限度地挖掘了学生的潜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2.创设数学活动,让学生具有自主性

一个理想的学生数学学习应该是积极参与,独立思考,主动探索,自主选择,自由表达,富于想象,敢于否定,充满激情。教学中,如果教师主导过多,学生可能只是听众。静的机会多,失去了亲身经历的机会,学生的主体地位很难显现出来。教学时教师应创设一系列的数学活动,提供给学生自主探究的空间,培养学生思维的自主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自主参与活动是帮助学生积极思维,掌握知识的法宝。

3.创设数学活动,让活动具有数学性

《数学新课程标准》在论述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时,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所以,数学活动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数学性活动,让学生在教学活动中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二、条件:和谐的、以学生为本的学习环境

1.物质环境

物质环境包括教室环境、材料的准备等有形的物质,环境作为教学的潜在课程,对学生的行为有引导作用。因此,在探索型数学活动中就更需要环境的支持。一是创设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物质环境;二是创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物质环境。

2.心理环境

师生关系,是心理环境的主要方面。调查表明,学生对教师的最大希望依次是:减轻学生负担─→改进教育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不歧视差生─→理解学生─→改进教学方法─→净化教学心理环境。只有建立一个和谐的、以学生为本的学习环境,努力创设好数学活动教学的外部条件,让教师和学生在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下进行教学,这才能达到数学活动教学的预期目标。

三、策略:教师必须培养学生的实践活动

1.问题情境——假设推测——活动验证——作出总结

“问题”被喻为数学的“心脏”,告示数学教育工作者,“问题”乃数学生命活力的源泉。数学教师应当创造一种是课堂涌动生命活力的数学问题情境。通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体验某个角色,体验实践探索过程和体验某种社会情感等,都能使学生获得真实的感受,激发学习内驱力,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促使主体自主参与。

2.故事导题——游戏活动——讨论点题——比赛竞赛

数学活动课是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课程,它重在学生参与,重在学生实践,旨在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活动课,应让全体学生“动”起来,做到人人参与。

3.布置课题——展开调查——撰写报告——评价总结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中对实践活动课提出了“联系周围事物组织活动,通过实践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的教学要求。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又能改善生活。实践活动的内容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使活动具有一定的科学性、思考性、可操作性,教学中可打破时空的限制,结合教材内容适时、适地安排相应的实践内容。

四、方法:教师必须创设开放的情境

1.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儿童对任何事物都怀有好奇、求趣、喜新的心理,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一种符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数学情境,以游戏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可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活跃学生的创造才能。

2.创设操作情境,培养学生自主能力

数学课上,必须加强操作活动使学生人人动手,思维随之展开,这很容易把全体学生推到主体的地位,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概念记得更清晰,更容易保持和提取。

3.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善于把学习内容中的新知识,转化为问题,隐伏于一系列的情境中,让新旧知识之间的矛盾或新旧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构成学生认识活动的内部矛盾,使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感到自己需要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以积极的态度和旺盛的精力参与到学习活动中,进而促使学生不断质疑问难,发现问题,再经过积极思考、探讨去解决问题。

4.创设交流情境,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我们在教学中,要有计划地组织他们讨论,为他们提供思维摩擦与碰撞的环境,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集体合作,在集体合作中展示自己,创造个性。

5.创设生活情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在活动教学中,我尽量创设生活情境,采取让学生体验生活原型,再现生活事实,唤醒生活经验和解决生活问题方式,使学生把理性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6.创设想象情境,培养学生多向思维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一切可供想象的空间,挖掘发展想象力的因素。引导学生由“单一思维”向“多向思维”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综上所述,从前提、条件、策略和方法这四个方面来探索数学活动教学的成功要素,正确认识教学中数学活动的内涵,掌握实现有效教学的策略和方法,进行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活动教学,从而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创设环境情境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创设未来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环境清洁工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漫观环境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
感悟三角形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