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庆禄
摘 要 笔者近年在都匀市开展喀斯特山区地方肉鸭饲养配套技术研究项目工作,通过在日粮不同粗蛋白水平(11.5%、13%、14.5%)和不同饲养方式(混养、分饲)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地方肉鸭育成期采用限制饲养和适当降低日粮粗蛋白水平,可提高饲养效益,经济效益极为显著,特与各位同仁分享。
关键词 肉鸭;配套技术
都匀市某肉鸭养殖场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开展喀斯特山区地方肉鸭饲养配套技术研究项目工作,通过在日粮不同粗蛋白水平(11.5%、13%、14.5%)和不同饲养方式(混养、分饲)下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12-14周龄后,日粮不同粗蛋白水平对三组地方肉鸭的生长发育影响都较小,且公母分饲组比混养组饲养效益高。
研究表明:地方肉鸭育成期采用限制饲养和适当降低日粮粗蛋白水平,可提高饲养效益。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本试验选用自育的黑地方肉鸭,选择健康、生长发育良好的10周龄种公鸭 140只、种母鸭320只。
1.2 试验鸭日粮
试验鸭日粮组成与营养水平。
1.3 方法
(1)试验鸭分组及日粮蛋白质水平
育成鸭饲养到10周龄时,选择生长发育良好的320只母地方肉鸭和140只公地方肉鸭。将试验鸭随机将分成A、B两组(各组公、母鸭体重差异不显著),A组又随机分为 A1、A2、A3三组(每组35只公鸭和80只母鸭),分别饲喂1号料、2号料、3号料,并采用公母分饲。B组采用公母混养(35只公鸭和80只母鸭),饲喂2号料。
各组日粮蛋白质水平见表2
(2)饲养管理
试验鸭经1周预饲本实验日粮后,从10周龄开始正式试验,限喂期为10周龄-26周龄。在舍温为15-30 ℃,日光照 10-15小时的相同饲养理条件下,分别饲喂代谢能相同(10.29MJ/kg),粗蛋白不同(11.5%、 13 %和14.5%)的3种日粮(见表 1、2)。A组公母鸭每只每日分别限制饲喂200g和125g,B组公母鸭每只每日喂料量150g(2号料),让其自由采食。保证试验鸭有足够料槽位(10-15cm/只)和饮水量。各组试验鸭在每天上午8点一次性投料,任其采食。每2周清晨空腹测定体重。
(3)测定项目
公母地方肉鸭每2周的体重;成活率;产蛋率。
2 结果与分析
2.1 育成期母地方肉鸭的体增重
12周龄A1、A2、B三组间体增重差异不显著。但是A1、A2、B显著高于A3。而26周龄时A1、A2、A3、B体重分别为2.60kg、2.64kg、2.55kg和2.67kg,组间体增重不显著,说明粗蛋白在11.5%-14.5%之间对体增重的影响不明显。
2.2 育成期公地方肉鸭的体增重
育成期公地方肉鸭的体增重结果见表4。在12周龄时A1、和A2体重极显著高于A3,14周龄时,A1和A2体重显著高于A3,12-14周龄,A1组公鸭最重(4.12kg-4.26kg),而A3组公鸭最轻(3.81kg-4.05kg)。到26周龄时各组公鸭的体重分别为5.10kg、5.00kg、4.95kg,三组组间差异不显著。说明日粮不同粗蛋白水平对10-14周龄公地方肉鸭生长影响较大,到育成期后期的影响不大。
3 讨论
母地方肉鸭在8周龄时生长开始缓慢,此时调整日粮中粗蛋白水平对地方肉鸭生长影响不大,可以适当降低粗蛋白水平,降低生产成本。而公地方肉鸭12-14周龄后生长速度明显下降,前期不宜降低粗蛋白水平,以防影响公地方肉鸭生长发育。为此建议到12周龄后逐渐降低日粮中的粗蛋白水平,这样既不影响公鸭的生长发育,也可以降低饲养成本。
在日粮相同的营养水平下,A2组与B组地方肉鸭分别采用公母分饲和公母混养,由于公母鸭的采食量差异大、营养需求不一样,而B组采用公母混养,将导致母鸭营养过剩造成浪费,但公鸭营养不足影响生长发育;26周龄时,混养组的公地方肉鸭体重较轻(4.93kg),母鸭的体重较重(2.67kg)。
地方肉鸭育成期可以适当降低日粮粗蛋白水平,不影响增重,公鸭和母鸭分开饲养利于增重,并节约饲料,可以有效增加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