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召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均车辆保有量逐渐增加,道路中行驶的车辆日益增多,怎样科学的降低交通事故发生概率,汽车驾驶员是非常重要的因素。由于汽车驾驶自身的特殊性,要求驾驶员不单单要拥有基本的驾驶技能,还需要拥有一定的事故预防能力,可以有效避免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进而降低交通事故带来的伤亡和损失。本文主要就汽车驾驶员如何提升事故预防能力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 汽车驾驶员;事故预防;能力提升
在汽车驾驶中,培养驾驶员事故预防能力不仅能够确保行车安全,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止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所以汽车驾驶员必须要保持较好的素质,充分了解自身所驾驶汽车的性能,了解相关行车信息,同时具备较强的安全意识。唯有真正做到了以上几点,才能够提高行车途中的安全性,从而营造和谐良好的交通安全氛围。
1 汽车驾驶员素质与行车安全的关系
对汽车驾驶员来说,自身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事故预防能力的高低。在对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预防过程中,汽车驾驶员自身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名优秀的驾驶员必须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生理素质以及专业技能素质。
汽车驾驶员自身生理素质的高低通常来说即是其身体健康状况的好坏,比如说驾驶员体力、视力、听力、反应等基本生理状态是否保持在正常水平。我们知道,若汽车驾驶员存在疲劳驾驶的现象,对于安全行车会带来很大的隐患。因此如何保持一个较好的胜利素质可以说是汽车驾驶员的必然要求[1]。而另一方面,心理素质也是汽車驾驶员应当具备的重要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要求驾驶员能够在行车过程中不产生负面情绪、保持相对集中的注意力,若存在疲劳驾驶或者行车过程中与他人交谈、打电话等,都会对行车安全带来影响。最后是驾驶员的专业技能素质,驾驶资格证是每一名汽车驾驶员必须具备的证件,汽车驾驶员在取得驾驶证之前需要通过系统化的训练和考试,其主要内容包含了基础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当驾驶员对这些知识技能有充分的熟悉和了解后,在时间与条件允许时可以培养他们其他一些比较高技术水平的驾驶技能,借助于专业的驾驶来有效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2 汽车驾驶员如何提升事故预防能力
2.1 积极践行疲劳优化管理机制
对于汽车驾驶员而言,疲劳驾驶是非常危险的行为,应当强化对驾驶员疲劳问题的处理机制,采取积极有效的管理策略,保证汽车驾驶员能够在长时间驾驶后具有一定的休息时间,当出现身体疲劳后强制要求其休息。同时要确保汽车驾驶员自身身体素质的提升,对存在酒驾或毒驾的驾驶员予以严格处罚,另外配合社会教育,建立更为科学的管理模型,在加强体育训练的前提下,避免驾驶员肥胖或高血压等慢性病对汽车驾驶活动的影响。唯有真正从生理上提升驾驶员素质,才能够有效降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纪律。
2.2 加强车辆的安全维护管理
保持车况良好是确保安全行车的重要前提,汽车驾驶员必须要对自身所驾驶车辆有充分的了解,真正将车况放在心上,如此才能够将安全驾驶握在手中。汽车驾驶员需要做好车辆的维护检修工作,定期对车辆实施技术性能检测,这是消灭安全隐患,避免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重要手段。在驾驶过程中必须要随时关注车辆内部相关仪表的显示情况,仔细察听车辆行驶时是否存在异响,如果出现异常情况必须要第一时间停车检查,做好故障排除作业;其次应当对车辆发动机等核心部件定期维护,如果零部件已经老化或者到使用寿命极限必须第一时间更换处理,保证车辆随时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最后是应当结合每年的车辆年审,对车辆实施全方位的检查,针对超过年限或里程数的车辆必须及时申请报废处理,禁止上路。
2.3 提升驾驶员预防事故的能力
对汽车驾驶员而言,自身驾驶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其事故预防能力,驾驶员必须要引起充分的重视,不断增强自身的驾驶水平。比如说可以借助于方向盘或车灯等来避免车况问题或事故的发生,对特殊交通问题进行合理处置,主动落实技术升级指标,促进驾驶技术熟练程度与汽车驾驶稳定性的提升。唯有真正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和事故预防能力,才可以有效保证驾驶途中的安全,降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换句话说,汽车驾驶人员不单单需要熟悉掌握驾驶基础理论知识,同时也应当在驾驶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水平,能够对各种突发状况有合理的判断,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2.4 强化汽车驾驶员的道德素质
汽车驾驶员除开要具备良好的生理素质和专业技能之外,还应当增强自身的道德素质,确保行车安全。在车辆行驶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根据公路标识牌和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来做出相应的操作,保证规范行车。同时交通管理部门也应当出台更加系统完善的监管措施,保证相关规定条例的贯彻落实。要促进汽车驾驶人员道德意识的提升,对已经发生的道路违章行为予以严格处罚,并针对驾驶员进行深刻的思想教育,从而真正保证车辆管理的实效性,降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概率。
2.5 对信息有准确的判断与处理
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汽车驾驶员对信息的错误判断而导致的,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仅存在其偶然性,同时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事故发生的时间与地点是无法提前预测的,这是偶然的,但对近年来的交通安全事故予以全面梳理能够看到,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有其内在原因,这即是必然性。汽车驾驶员在雾天、冰雪路面上行车时,应当对汽车行驶系统予以合理调整,做出正确反应,防止事故的发生。在交通安全事故中,也有很多是因为对外界信息错误判断而导致的,常常是到紧急关头造成无法挽回的局面,这类事例往往会成为汽车驾驶员觉得“事故难防”的理由,其实汽车驾驶员可以在日常驾驶过程中做好安全行车知识的学习,在驾驶时注意对危险信号的正确处理,对突发情况有正确反应并采取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交通安全事故也能够有效的预防[2]。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汽车驾驶员自身事故预防能力的提升是降低道路交通安全事故概率的有效举措。要实现这一目标,汽车驾驶员应当从保持较好的综合素质能力、了解汽车基本性能情况、做好日常检修维护工作以及树立必要的安全意识这几方面着手,确保其拥有较高的事故预防能力。
参考文献
[1] 何小坤.汽车驾驶员应具备预防事故的能力[J].考试周刊,2013,(09):196.
[2] 李添生.论汽车驾驶员的素质与行车安全[J].现代企业教育,2012,(1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