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木根
摘要:物理学科作为一门与实践有着密切联系的自然科学,它是以物质的结构、物质间的相互作用以及物质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为探究对象,其拥有实用性、科学性与趣味性等特点。初中阶段任课老师想要教好物理,又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应当全面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与物理学科的特点,遵循基本的认知规律,对初中物理的课堂教育模式实行改革与创新。假如在此阶段的物理教学中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好,可使学生在学习上学会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实现终身教育。
关键词:初中物理;创新教育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物理实验来导出新问题,教师利用具体的物理实验情境对物理知识进行具体的提问,这样可以有效促进物理课堂的无限新奇性,还可以为原本枯燥的物理课堂增添不少的吸引力,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有教学方法涉及范围窄、定性过多、静态教学贯穿课堂全程、动态讨论只是辅助等诸多弊端。
一、积极利用物理实验,激发与增强初中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步入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初次接触的物理,对其知识中生动、形象的实验都存在较大的好奇心。因而,物理教师在物理实验的教学中,假如可以让学生积极而主动地参加到实验探究学习活动中,那么物理实验课堂教学不仅可以为学生带来更多新鲜的物理知识,还有助于初中生从根本上掌握物理知识,最重要的是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实验教学能够学以致用,让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灵活应用所学到的物理知识去解决生活难题,让刚涉及物理学习的初中生感觉到物理知识的强大力量以及乐趣,进而有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物理知识的浓厚兴趣。比如在具体物理课堂教学中,物理老师可以在课堂的起始就利用一些新奇刺激的物理实验对新课内容进行导入,正确地从课堂的伊始就抓牢学生的兴趣以及注意力。
二、科学运用物理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
就物理学的发展过程而言,无论是物理概念的提出、还是物理规律的发现及论证,物理研究方法都是必不可少的。通过物体的斜面运动的物理实验,让伽利略发现了惯性定律的本质;牛顿因苹果砸中脑袋而引出了后来的万有引力;天才科学家爱因斯坦利用假说法,让狭义的相对论得以面世等。这些著名的物理学家在不断探索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都少不了物理研究方法的运用。可见,物理教师也可以效仿先人,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把物理研究方法进行灵活应用,让初中生在物理课堂中不但可以学到更多的物理知识,还可以从根本上掌握与应用相关的物理研究方法,进而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新课改实行以来,对于初中物理教学,需要加强学生对相关物理知识的现象观察与实验,正确引導学生实际学习中对所掌握的物理知识进行不断地探究及应用。因此,物理老师在具体物理教学实践中,应当提高对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观察能力与实验操作能力培养的重视度,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交流与丰富体验中把自身的分析能力与概括能力进行提高,真正实现学以致用这一重要教学目标。
三、加强教师组织教学的基本能力,提高学生物理实验操作技能
学习初中物理的过程中,学生想要顺利开展科学合理的物理实验探究活动的基本前提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实际操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当针对初中生的具体实验操作技能水平进行全面地提升,让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养成独自完成实验的独立性以及良好的物理实验习惯。因此,物理老师在教学中应当努力加强组织教学的基本能力,有效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总体效率。组织教学的基本能力提升,就是任课老师根据既定的程序对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效控制的能力,以及对教学中突发事件的处理能力。组织教学的基本能力都是直接影响物理教学成败的重要因素,教师要在具体物理实验教学理论的正确指导下,对初中物理实验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
四、科学方法的积极渗透,提高学生灵活应用
科学方法的综合能力初中物理教学中,大部分老师为学生设计的实验方案一般都显得过于单一,而且实验内容较为空洞,导致在具体实验操作中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没有充足的交流空间以及探索空间,这样的教学模式完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针对此现象,任课老师在实际物理教学中,应当以物理实验操作为基础,围绕实验对物理知识进行导入与引申,让初中生在试验中发掘物理知识的科学性以及延展性,因此,实际物理课堂中要加强渗透科学方法来进行教学,这样也是有效提高初中生物理知识在实际中应用能力的重要途径。
五、巧妙创设各种问题情景,加深学生创新思维的训练
学生的具体学习活动中,思维是其核心,而学生思维的运行通常都是从问题开始。因此,物理教学中巧妙创设问题的情景,既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对于物理知识认知的碰撞,也可以充分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思维。以浮力的教学为例,教师可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何浮力大的时候可以轻松的托起一艘万吨巨轮,而有小的时候却又托不起一片小小的铁片?”简单的一个小问题,却能引发学生巨大的疑问,并会勾起他们的联想:“浮力的大小究竟跟哪些因素有关”等类似可能会影响浮力大小的一些问题,点燃学生之间的激烈讨论。由此可见,只要能促进学生的思维活动,就可以促使学生更为自主地参与到物理学习中来。
结语
综上所述,物理课堂教学中创新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对学生内在的创造潜能进行充分开发,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及能力,而之前所谓的创新只是单纯对学生而言的创新。真正的创新是应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自主地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并独立自主地总结与物理相关的概念与规律的习惯。换言之,只有在物理的基础入门教育抓起,并落实到具体教学上,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这样才能让初中的物理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张保华.浅谈初中物理创新教育开展手段[J].大观周刊,2011,(14):256
[2]吴黎明.新课改下初中物理教学[J].中学生数理化,2011,(12):150-165
[3]刘建军.浅谈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J].软件,2016,(01):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