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
摘要:电力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来讲,智能电网以其科学性、安全性和稳定性成为了我国电力系统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传统电网建设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现阶段社会发展对电力资源的需求,因此,电力行业需要寻求更为先进的电力工程技术设备,加大对智能电网建设的路径探讨,并在工作实践中加以运用,有效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推进我国智能电网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关键词:电力工程技术;智能电网
1智能电网的概述
智能電网是一种以物理电网为基础的完全自动化的新电网系统。它将现代先进的传感测量技术、通讯技术、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控制技术与物理电网高度集成使得其中的所有用户和节点得到了实时监控,并实现了发电厂和用户之间电流和信息的双向流动从而形成的新型电网。
智能电网以充分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和优化资源配置,确保电力供应的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满足环保约束,保证电能质量,适应电力市场化发展等为目的,实现对用户可靠、经济、清洁、互动的电力供应和增值服务。
1.2坚强智能电网
全球变暖是一个家喻户晓的环境问题,而且人口问题也是非常显著的,这些问题直接或间接导致了各种资源的紧缺,电力资源也在其中,因此,智能电网的出现引起了全球人的关注。在人口众多的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更是一项紧迫的工作,我们必须综合考虑我国的实际状况,有重点、有条不紊地开展这项工作。当前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目标是“坚强智能电网”,也就是把现有的电网结构和智能电网有机地结合起来,有效地形成坚强的智能供电网络。
2.电力工程技术在智能电网建设中的总体应用
2.1.发电方面的应用
作为科技含量极高的电力工程技术,它利用对电子设备的智能控制从而达成电能稳定有效的转化和控制,这样将会极大程度的减小对电能消耗及其供电设备的损耗,从而增强供电设备和发电装置的工作效率和有效使用效率。随着目前电容技术的不断发展,当前电力市场上所供应的半导体功率元件在容量方面有了极大的提升,而且逐渐向着高压的方向发展,同时在电力工程枝术中也出现了很多的高精枝术,例如:电气传动高压变频装置,智能开关以及新一代的超高压输电和变电技术等。对于智能电网而言,它的应用主要为了确保达成效益最大化的基础上最大限度的降低碳排放。智能电网的广泛应用就是通过新技术的使用来达成低消耗和低排放的目标。但是对于电网系统而言,特别是电能转化进行过程中往往出现电能转化效率较低的情况和问题。就转化率较低这一问题,需要选择和使用合理、有效、科学的技术对其进行妥善的处理尤其是针对太阳能及风能等新型能源的精尖技术,需要深入研发,提高电能能源转换率更高的能源转换器装置,继而为智能电网供给充足的电能,以推动电力事业的发展和进步。
2.2输电方面中的应用
对于智能电网的运营而言,它需要较高质量的优质电能,而且还要求整个电网工作运行状态稳定可靠,满足这样的条件就需要依靠电力工程技术中的谐波抑制枝术和无功补偿技术。随著当前电力工程枝术的日益发展和进步以及智能电网整体的日益成熟,较多的新技术装置不断涌现,更加适应了电网的建设需求。例如,现行的超导无功补偿设备技术装置以及交流变换器等,这些新技术对于线路长、电容量大的情况,不但可以极大程度增加电网的输电容量,而且还可以提高恶劣气候下的输电的稳定性,有效的确保电力输送过程中的断电和电压不稳的状况,保证电网运行的稳定和供电的质量。所以非常有必要将当前这些高技术及其相关的设备装置运用到国家智能电网的建设过程中。
2.3能源转化技术的应用
关于传统的发电技术,主要是以煤炭等资源开展发电工作,能造成大量废弃物,对空气和环境造成污染,并且因为煤炭是不可再生的能源,与节约理念不相符合。同时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看,体现在低污染和耗能、高经济发展等方面,今后注重能源使用效率的提高,所以电力工程技术要更加注重绿色环保,使用风力和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转化成电力,这样既对资源进行了大量节约,也起到了保护自然环境的作用。
2.4质量优化技术
质量优化技术主要指的是,在进行智能电网建设过程中,可以对电能的等级进行合理的划分,然后可以对电能的质量进行评估,再根据评估的结果实现对电力经济和效益的分析,形成一个完整的电力系统。在评估的过程中,要建立两种不同的评估体系,可以根据用户的经济需求和技术需求来进行质量评估,这样就可以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来提高智能电网的质量。在应用的过程中,还需要对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完善,这样才可以促进电力工程技术的合理应用。
3.智能电网中电力工程技术的应用分析
3.1能源的转换技术方面
随着人们对电能的需要量不断增大,我国的能源也会日益紧张,因此智能电网的建设一定包含环保的思想。也就是以后的智能电网要通过环保、低碳为主的能源供给模式,且借助科学化的能源转换相关的技术,强化电能的远程输送技术。现阶段,智能电网的能源使用一般有分布型与可再生型两种,而分布型又划分为:分布储能与分布发电。分布储能往往经过蓄电池、飞轮以及超导储能的形式来储藏能源;分布发电是借助潮汐能、风能等来发电。可再生型的能源属于新能源,没有污染、可以再生,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可再生的能源符合了智能电网关于环保的标准。而电子工程的技术无论对分布型的能源还是可再生型的能源其具体的使用皆是十分有利的。
3.2柔性的直流技术方面
柔性的直流技术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以及环保性能,把这项技术用在智能电网建设中,能够达到新能源的并网,对某些边远的区域进行供电。其中应用的换流设备选取自换相的方式,既可有效地控制有功的功率与无功的功率,还能达到四象限的运行。此外,应用这一技术无须换流站进行随时性的通信,则能够独立地控制换流站的工作。当前我国已经将风力的发电纳入科技的重点项目中。而风力发电的最为困难的问题则是并网,而柔性直流的技术有效地应用能够很好地对这个难题进行化解。由于电网的互联能够达到电能互济的作用,进而提升能源的使用程度。然而,电网的互联同时又带来一个较为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带来短路电流的超标现象,进而对系统稳定性产生了影响。而应用柔性的直流电能够对这个问题加以解决。随着近年来我国风力发电事业的不断突破还有电网互联的需求不断地加大,我国已把柔性直流技术成功地应用在发电过程中。
3.3低电网的输电方面
电力工程技术具体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时,关于工作的条件与环境等皆会有很大的要求。所以,在建设智能电网的时候,电力企业要合理应用电力工程这项技术,以最大化地确保这项技术实际工作的安稳性能。为此,电力企业的相关领导以及工作人员应当在应用电力工程技术过程中保持高度地重,尽量提供适宜的工作条件,进而把这项技术的作用最好地体现。电力工程技术的最重要技术则是无功补偿的技术与谐波抑制的技术。因此,电力行业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应用此技术,进而保障了电力工程技术应用于智能电网的建设时的稳定与安全性。
结语
综上所述,电力工程技术是一项在电力传输、监测、控制以及供应方面都有着十分广阔应用前景的综合性技术。对于新时代背景下智能电网的搭建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促进智能电网的自动化控制、自动化监测以及智能化管理,还一定程度上实现了智能电网的节能减排目标,提高能源利用率的同时,也实现了生态环境效益,电力工程技术是智能电网实现能源再生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参考文献:
[1] 刘蕾,李思逸,王凤敏,何成峰.浅谈电力通信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通讯世界,2014,02:75-76.
[2] 李军凯.配网电力工程的技术问题分析与解决[J].科技创新导报,2012,(5):56-61.
(作者单位:河北省送变电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