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先心矫治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

2018-10-21 19:47徐欢欢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肺部感染婴儿护理

徐欢欢

【摘 要】目的:探讨细化围手术期护理对婴儿(1岁以内)先心矫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护理质量,提高护理品质。 方法:通过患儿及其家属方面、护理人员、环境因素等几个方面对患儿发生肺部感染进行原因分析,建立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规范,加强健康宣教,对患儿家属进行肺部物理治疗培训等一系列改进措施。结果:通过各方面协作及有效的护理措施,婴儿先心矫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由改善活动前的8.67%,降低到活动后的1.74%。结论:建立并完善对婴儿术前、术后呼吸道护理规范性流程、加强围手术期的呼吸道管理,提高了患儿的护理质量,医患协同密切配合、细化护理能有效降低婴儿先心矫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减轻肺部感染的症状,减少患儿住院周期。

【关键词】 婴儿 先心术后 肺部感染 护理

前言

肺部感染是指病患于终末气道、肺泡及肺间质处发生了炎性变化,临床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痰多、体温升高等。它是婴儿先天性心脏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会延长患儿的康复时间,对患儿术后的治疗和康复造成了不良影响。随着先心外科技术水平的提高和人们对先心病认识的增加,越来越多的家庭接受心脏直视手术,患儿的年龄也逐渐趋向婴幼儿,其中婴儿术后更容易引发肺部感染。因婴儿年龄小,免疫力相对低下,术中有创操作、插管置入、辅助呼吸装置、麻醉药品的使用等原因导致呼吸道分泌物增加,再加上婴儿不会咳嗽或因手术创伤无力咳嗽等因素影响,导致婴儿先心术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困难,增加了肺部感染机率。一旦并发肺部感染则会延长患儿住院时间、加重病情,甚至可能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防止婴儿先心矫治术后肺部感染是促进患儿痊愈的重要内容之一。故引发了本科室探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婴儿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我科于2016年7月开展降低儿童心脏中心ICU婴儿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护理改善活动,收到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对照组为2016年5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150例1岁以内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其中术前合并肺炎15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13例。现选取2016年8月至2016年10月先心矫治术后婴儿135例。

2 要因分析

2.1 婴儿本身免疫力和抵抗力相对低下

先心病患儿心脏有多种畸形,术前心肺功能差,肺弹性差,肺顺应性降低。且体质弱,营养不良,术后带机时间相对较长,撤机后缺乏进行有效咳嗽的能力,易并发肺部及其他部位的感染。尤其先心合并肺动脉高压的患儿,肺小动脉管腔变小,肺血管血流充盈不足,无效通气增加,影响肺泡换气,易并发肺部感染[1 ]。

2.2 机械通气的影响

机械通气是婴幼儿心脏术后心肺功能支持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而呼吸机管道的污染是ICU内引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重要因素,其原因是带有病原体的分泌物吸入的结果[2]。另外呼吸机管道消毒不彻底或污染后未及时更换,都易引起肺部感染。

2.3 护理过程中人员操作不规范

呼吸机使用过程中护理人员操作不当,吸痰时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使污染源带入气道。对于带机时间久的患儿,没有做到定期更换呼吸机管道,均可引起肺部感染,导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2.4 患儿咳嗽反射差

先心矫治手术时间长,创伤的,患儿伤口疼痛,呼吸和咳嗽咳痰均受到限制。呼吸浅快省力,长时间的浅快呼吸可能造成肺不张,痰液集聚,引起肺部感染。另外婴儿咳嗽反射差,且部分患儿因年龄小不会咳嗽,即使能闻及痰鸣音,也难以引起咳嗽反射。在护理过程中 经口鼻腔吸痰无法吸出患儿肺部蓄积的痰液。痰液蓄积会引起患儿肺不张、肺部感染。

2.5 护理人员缺乏临床经验,采取措施不及时

在ICU,护理人员是患儿病情变化最早最直接的发现者。在护理过程中,对于体温升高,痰液变多,带机时间久不能顺利撤机的患儿,护理人员应考虑是否为肺部感染的前兆,及时告知医生。若护理人员临床经验不足,不能及时从患儿变化中发现问题,则无法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

2.6 对患儿危险因素认识不足,健康宣教不到位

应把1岁以内的患儿作为重点监护对象,仔细观察并采取可行的护理措施,消除术前术中术后诱发肺部感染的原因。若宣教不到位,患儿家属对病情不了解,认为叩背咳痰会使伤口疼痛,影响伤口愈合,且患儿术后哭闹也使家属不敢进行扣背,影响术后肺部体疗。

3 方法

1.成立护理小组

由组长 1 名,副组长 1 名 ,护师 3 名及护士3 名,组成护理小组。小组展开分析讨论并制订对策,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内容、督导专案改善措施的落实。

2.执行计划

2.1加强术前准备工作。提供全面均衡营养,增强机体免疫力,病房定期消毒,减少探视,避免感冒。

2.2每日医护查房时详细进行床旁评估。对带机时间长、咳嗽反射差、痰液量多的高危患儿,应予更换抗生素、增强免疫力预防肺部感染的发生,护理人员重点看护,加强肺部理疗。

2.3护士规范化培训。科室每半年选派一名护理人员外出进修学习肺部物理治疗,学习后对本科室护士进行系统培训,并制定婴儿围手术期呼吸道护理规范,加强对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的学习。

2.4加强健康宣教。主要以文字讲解、理论授课及视频形式进行。针对婴幼儿围手术期护理,制定术前术后健康宣教单,制作翻身扣背、肺部物理治疗的视频演示,为患儿家属讲解如何进行正确肺部护理。

2.5规范病房管理。尽量避免加床,做好终末消毒处理,规范家属探视制度,预防交叉感染。

2.6制定护理成效评估的工具,定期评估婴儿肺部感染发生率,做好防控工作。

2.7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和慎独精神的培养,做到全面把握患儿病情,对患儿负责。

4 效果评价

改善前对照组与改善后观察组干预结果比较。如表1:

2016年8月-10月,实施改善活动期间,本科室共收治先心病婴儿患者135例,加强围手术期呼吸道管理后有1例肺部感染病例发生,肺部感染率明显降低,达到改善的目的。

5 結论

肺部感染是先天性心脏病婴儿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其危害严重。先心患儿在体外循环过程中肺部萎缩,通气血流比例失调,肺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引起分泌物增多、痰液储留,容易导致肺部感染[3]。肺部感染不仅影响了科室的医疗护理质量,对患儿的康复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导致患儿住院时间延长,治疗经费增加等后果。本科室自实施护理改善活动以来,婴儿术后肺部感染率明显下降,成效显著。开展降低婴儿先心矫治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的护理改善活动,充分激发了护士的思考能力以及团队的智慧,准确查找导致婴儿术后发生肺部感染的主要原因,预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并按计划组织地实施,从而达到不断改善护理质量,提升护理品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吕钰,李建华,高希春.当代心脏学[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4: 651

[2] 冯玉玲,张维.婴幼儿先心术后肺部感染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2002,23(18)

[3] 黄清芬.护理干预对先心手术婴幼儿肺部感染的护理观察[J].医学理论于实践,2010,09:72

猜你喜欢
肺部感染婴儿护理
骨科护理的安全隐患及人性化护理的探讨
个体化护理在感染科中的护理应用
妊高症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
舒适护理在肝癌介入护理中的应用
支气管哮喘合并肺部感染的护理策略分析
51例重症脑出血肺部感染情况分析
分析重症监护室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的原因及其护理途径
婴儿为何会发笑?
婴儿喂养硬指标
婴儿中耳炎与喂奶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