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探讨

2018-10-21 19:47乔宏泉史晓东严飞飞
健康周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阿司匹林效果

乔宏泉 史晓东 严飞飞

【摘 要】目的:探讨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急性脑梗死病人100例,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奥扎格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BI分级法)评分及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定。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0%(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与对照组10.00%无明显对比差异(P>0.05)。结论: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明显效果,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应用价值高。

【关键词】奥扎格雷;阿司匹林;急性脑梗死;效果

急性脑梗死在临床上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神经内科病变,近些年来,此疾病发生率有日益上升的趋势,而且患者死亡率、致残率均较高,从而使之生命安全受到威胁,生活质量明显降低。奥扎格雷可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脑血流循环,促进神经功能康复[1],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作用较为显著。本文通过对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显示奥扎格雷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如下文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8年1月急性脑梗死病人100例,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修订的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均经颅脑CT或MRI检查确诊[2];均未出现血液病,均无出血倾向,未出现脑干功能衰竭,血压值为100~210/60~110mmHg。数字随机抽取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5.61±12.84)岁;病程3-72h。对照组中男28例,女22例;年龄43-80岁,平均年龄(64.82±11.46)岁;病程3-72h。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无显著对比差异(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阿司匹林(石家庄欧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3023635,规格25mg*100s)治疗,150mg/d,1次/d。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奥扎格雷(苏州二叶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3925)治疗,将奥扎格雷注射液80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2次/d。

两组患者均治疗14d。两组患者均实施综合治疗,例如支持治疗、他汀类药物、血压控制、血糖控制、脑保护等,且根据患者情况予以脱水治疗。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治疗14d后,观察其疗效;观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通过Barthel指数量表(BI分级法)予以评估;觀察患者肢体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通过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予以评估。

1.4疗效判定标准

基本痊愈:NIHSS评分降低91-100%;进步:NIHSS评分降低46-90%;有效:NIHSS降低18-45%;无效:NIHSS评分降低<18%或增加。总有效率=基本痊愈率+进步率+有效率 [3]。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结果均以SPSS21.0软件进行录入处理,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相关数据均应用x2完成对比验证,NIHSS、BI评分数据结果均应用t完成对比验证,P<0.05表明组间对比差异显著。

2 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4.00%,与对照组的82.00%相比较明显提高,两组具有明显组间对比差异性(P<0.05)。具体见表1数据分析。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BI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NIHSS、BI评分并无显著组间差异性(P>0.05);经治疗,观察组NIHSS评分、BI评分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显著组间对比差异性(P<0.05)。具体见表2数据分析。

2.3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恶心呕吐症状,1例有牙龈出血症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00%;对照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恶心呕吐,1例出现柏油样便,1例有牙龈出血症状,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0.00%,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组间差异(x2=0.613,P>0.05)。

3 讨论

血小板功能出现异常、血液黏稠度提高,由此使得血管管腔内有血栓形成,从而导致急性脑梗死发生。当血管管腔壁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出现破裂,会使得胶原组织显现,而血小板则于破裂位置进行黏附、聚集,且释放出大量活性物质,胶原组织使得血小板磷脂酶得以激活,由此导致花生四烯酸大量释放,环氧化酶、血栓素A2(TXA2)合成酶对花生四烯酸产生作用,从而转变成TXA2。而TXA2会导致血小板大量聚集,引发血栓形成,造成血管收缩,导致脑梗死的发生。血小板聚集是导致急性脑梗死疾病发生的一个始动因素,TXA2可有效促进血小板的聚集,对于脑梗死发病过程具有关键作用。因此对急性脑梗塞进行治疗时,有效抑制血小板聚集具有重要意义。

阿司匹林为环氧化酶抑制剂,当患者使用后可明显降低PGI2、血栓素A2,可有效预防血小板出现显著聚集、黏附。阿司匹林在临床中是急性脑梗死治疗时使用的一种常规方法,但有的患者并无显著临床效果,极有可能是因阿司匹林抵抗而导致的。

经样本研究可知,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4.00%,显著高于对照组82.00%(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B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00%与对照组10.00%无明显对比差异(P>0.05)。奥扎格雷可选择性地对血栓烷合成酶钠产生抑制作用,有效降低TXA2合成,利于前列环素(PGI2)的形成。TXA2可促进血管收缩,增强血小板聚集,而PGI2会扩张血管,对血小板聚集形成明显抑制。通过奥扎格雷的应用,可使得TXA2、PGI2平衡得到有效改善,利于脑血管扩张,降低脑血栓形成,提高血溶解能力,促进缺血病变的临床康复。

总之,奥扎格雷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明显效果,可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临床应用价值高。

参考文献

[1]马玉娟,王彦成.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塞40例疗效观察[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2,23(2):173-175.

[2]马琴.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塞的临床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8):57.

[3]袁应双,张玉龙,李来星,等.奥扎格雷钠治疗急性脑梗死随机对照临床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0):56-57.

猜你喜欢
急性脑梗死阿司匹林效果
餐前还是餐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服用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能治病的“阿司匹林树”
灵动耳环
急性脑梗死辨证分型与ADC、Hcy及hs—CRP的相关性研究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奥扎格雷钠联合疏血通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评价及对血清TNF-a、IL-6和hs-CRP水平的影响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伪装效果
肠溶阿司匹林不能防止胃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