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问题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本文将以吉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查干湖地区冬捕文化为例,研究它的发展现状,寻找存在的问题,提出长久发展计划。本文提出在查干湖地区发展特色旅游业、建立生态保护区等观点,以此推进对此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工作。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吉林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传承
吉林省松原市查干湖地区的冬捕文化源远流长。查干湖位于吉林省西北部的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处于嫩江与霍林河交汇的水网地区,纵长37公里,最宽处10公里,湖岸线蜿蜒曲折,周长达128公里。蓄水高程130米时,水面面积345平方公里。蓄水6亿多立方米。该文化起源辽金时期,冬捕即冬季冰雪捕鱼,或称渔猎。蒙古族历史上有祭拜自然的习俗和崇拜工具的心理,由此产生了祭湖仪式和醒网仪式。形成了神奇的冬捕习俗,在查干湖世代传承,留下了了灿烂的渔猎文化,是吉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查干湖冬捕文化发展十分迅速。这项宝贵的文化遗产不仅有重要的社会历史、文化和藝术价值,更成为吉林地区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一、查干湖景区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来自外部因素的问题
其一随着查干湖景区度假旅游活动的日益兴盛,水上运动项目,如垂钓、潜水、驾驶游船等,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度假生活内容,同时也给水体环境带来了破坏。其二垃圾等固体废弃物有机含量高,如处理不当,会滋生细菌和病毒,并产生恶臭;旅游公厕如管理不善也会产生恶臭,增加大气含菌数。其三数以万计的游客使用的私人交通工具,会排放出更多的大气污染物。不但会影响植物,还会危害人体健康。此外,游客的不文明行为以及对景区的过度开发也会影响景区发展。
(二)来自内部因素的问题
其一基础设施不完善。景区现存的接待设施更多注重的是硬件设施空间上的连续布置,而对游客行为本身的连续性特征关注不足,没有按照旅游者的消费行为进行设计。其二精品渔猎文化挖掘不足。渔猎文化的过度的商业价值会掩盖住其自身本来的文化价值。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外在价值体现,但渔猎文化的传承人对渔猎文化了解不足。其三资金问题。前期投入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而开发资金来源主要为政府的有限投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体制的改革,社会上积累了大量的闲散资金,但查干湖并没有吸引到强有力的投资。
二、对查干湖地区冬捕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一)开发措施
应进一步实现投资机制多元化,对查干湖景区旅游投资体制进行深入改革,全面开放景区旅游市场,放宽旅游市场准入,引入市场竞争机制,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查干湖开发建设,资金来源由建设单位自筹或通过招商引资解决,将计划实施的重点建设项目分别落实给开发区组织建设,有效提升查干湖旅游整体水平。
加大宣传力度,运用新媒体广告形式进行推广。实行软性渗透的商业策略在新媒体形式上的实现,借助媒体表达与舆论传播使消费者;了解渔猎文化,从而达到查干湖品牌宣传、就是通过“新媒体”的方式,以渔猎文化内容为核心,通过微信公众号,微博等多种媒体方式进行宣传,提高查干湖地区知名度。进行渔猎文化特色旅游小镇的开发,形成规模的区域文化。旅游小镇是一个景区,有风貌特色,能起到示范作用,也是消费产业聚集区,由消费聚集形成的产业园区,旅游小镇还是新型城镇化发展区。核心吸引力是吸引人流、提升土地价值,打造旅游小镇的核心吸引力和提升游客量是旅游小镇开发建设的前提。旅游小镇的休闲聚集是其成长的关键,通过对休闲聚集核的塑造,使查干湖景区形成旅游产业集群,打造渔猎文化小镇。依托吃住行游购娱等业态,形成旅游休闲多元发展结构。形成规模化的旅游管理制度,注重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从业人员应具有良好的相应口语交流和应用笔译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用计算机实际处理有关旅游业务;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二)保护措施
加大环境保护力度,维护生态平衡。查干湖旅游区是集湖泊、湿地、草原和平原为一体的生态型旅游区,要加大力度加强对排污企业管理,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和污染事故发生,加强对保护区内的油田企业、宾馆和饭店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制定合理的环保政策。
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保护其地区开发,打击开发过度的违法行为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向保护区内排放对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有害的污染物和废弃物。已经排放或超量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单位,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交纳排污费和超标准排污费。建立查干湖自然生态保护区。从事与保护区有关活动的单位与个人,均有保护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的权利和义务。对在保护与管理保护区的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活动中有突出贡献者,由管理局及有关单位给予表彰或奖励。凡在查干湖内外从事与保护区有关的生产经营、教学科研、旅行游览及其他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均应遵守景区的规定。在景区内进行生产经营,以及利用保护区内的资源进行的生产经营活动,均应在保护的前提下进行。总之,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历史发展的见证,又是珍贵的、具有重要价值的文化资源。我国各族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文化生态发生了巨大变化,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一些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过度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象时有发生。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对于查干湖冬捕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更应该得到应有的重视和积极的保护和开发。
(作者单位:北华大学历史文华学院)
作者简介:耿嘉鑫,北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2016级在读学生。
基金:2018年吉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