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宝华
为深入学习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成都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应以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为重要切入点,着力推动服务经济多元化、高端化、品质化、国际化、便利化、优质化发展,奋力书写新时代新天府高质量答卷,为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打下坚实基础。
成都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战略意义
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指消费规模大且消费能级高的国际大都市,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突出,引领潮流能力强,全球集聚力和影响力显著,如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国际消费中心既是全球化时代国际大都市重要的核心功能,又是全球消费资源的聚集地和引领消费创新的制高点,不仅对全球消费者和我国吸引力巨大,而且对成都的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第一,有利于深化成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成都可通过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建设,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扩大消费规模,优化消费结构,促进消费模式创新,提升消费和服务品质,更好满足全市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第二,有利于推动新时代新天府建设。我國进入工业化中后期,迫切需要通过结构调整、空间转换、消费引领、企业创新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成都人均GDP已突破10000美元大关,正处于消费引领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可依托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充分发挥规模效应、聚集效应和虹吸效应,聚集全球消费资源、引领国际消费潮流和实现消费模式创新,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和消费提档升级,建设新时代新天府,冲刺世界知名消费城市蓄势聚力。
第三,有利于加快成都发展转型。我国今后的城镇化进程不仅会促进信息化、农业现代化、配套服务业的快速发展,还会促进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城市加快发展转型。成都城镇化率已超过70%,城镇化水平较高。推进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对于加快从工业逻辑回归人本逻辑、从生产导向转向生活导向的发展转型,创建世界文化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打造国际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建设高品质和谐宜居生活城市,具有明显的助推器作用。
第四,有利于提升成都国际消费影响力。我国既是全球消费品的制造大国和消费大国,又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今后必将成为全球消费市场竞争的主战场。作为主战场中的重要成员,成都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不仅能吸引全球优质商品和服务进入,提高商品丰富度和品牌集聚度,而且能彰显成都优势,打响“成都休闲”“成都创造”“成都服务”“成都消费”品牌,为我国参与全球消费市场竞争、抢占全球消费市场制高点提供有力支撑。
总体来看,成都在区位优势、消费规模、消费结构、产业支撑等方面有较强优势,基本具备国际消费中心应有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同时,在品牌化、品质化程度,全球综合竞争力水平,公共服务、中介服务等基础服务,市场准入、政务服务、人才供给等营商环境方面还存在不足。
推进成都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的政策措施
基于上述分析,成都要以问题为导向,取长补短、攻坚克难,以推动消费方式多元化作为重要动力,以便利化的基础服务和优质化的营商环境作为重要支撑,着力推动服务经济高端化、品质化、国际化发展,实现“六化”相互激荡、相互促进,力争早日建成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第一,推动消费方式多元化,引领培育新兴服务业态。顺应消费结构升级潮流以及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的广泛应用大势,引领培育智慧服务、体验服务、定制服务、跨境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态,满足国内外消费者个性化、特色化、定制化等多元化服务需求。
在智慧服务方面,重点发展无人店铺、智能看护、智能交通、智能物流、智能家居等新型服务,推动人工智能示范应用;加快发展远程医疗、数字传媒、游戏动漫、在线教育等数字消费产业,引领数字消费潮流。在定制服务方面,推进众筹定制、众包设计、柔性供应链等定制服务模式创新;加快发展旅游产品、康体健身、精准医疗和品牌生活用品等私人定制服务。在跨境服务方面,加快发展服务贸易,加快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促进网上购物、新型零售、快递服务、自助服务、网购店送(取)、移动支付等新型消费业态发展。
第二,推动商业发展高端化,拓展西部消费中心地位。建设一批高端化、特色化、国际化现代商圈和特色街区,提高零售业态复合度和知名品牌集聚度,实现国际一线品牌入驻率达到90%,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购物天堂。
打造核心商圈。将春熙路—盐市口、天府新区、空港新城打造成具有区域辐射力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商圈,培育时尚消费、新兴消费和体验消费,形成高端消费引领示范区,推动商贸、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
打造特色街区。打造提升宽窄巷子、锦里等100个特色街区,一站式满足消费者购物、餐饮、会友、休闲、娱乐、旅游等多种需求,推动个性化、特色化、专业化发展。
打造跨境消费示范区。打造欧洲主题跨境消费标志区,重点发展跨境商品集散、进口商品折扣、平行汽车进口、欧洲文化生活体验、全球美食品鉴等项目,满足消费者“在成都、逛欧洲”的跨境消费需求。
第三,推动服务供给品质化,提升优化服务产业能级。以文创、旅游、康养服务为重点,推动传统思维、传统模式向互联网思维、现代模式转型,推动“小散弱”、粗放经营向连锁化、品牌化、精准化、精细化、柔性化升级,加快推动服务业融合、集聚发展。
推动文创服务发展。实施西部文创中心行动计划,重点发展传媒影视、创意设计、现代时尚、音乐艺术、动漫游戏等产业,建设一批萃取天府文化精髓的文创空间,汇聚一批文创高端人才,培育一批文创知名品牌。
优化旅游服务品质。创新发展全域旅游,培育低空、自驾、医疗、研学、科技、工业、会展等旅游新业态,完善遗产观光、蓉城休闲、熊猫文化、时尚购物、美食体验、商务会展、文化创意、养生度假等特色旅游产品体系。
丰富康养服务内涵。引进世界知名医疗机构和国内康养龙头企业,推动医学、医疗、医药融合发展。构建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消费生态圈,满足健康体检、健康促进、健康管理、高端康养等多元化医疗消费需求。
第四,推动城市发展国际化,增强成都全球综合竞争力。坚持全球思维扩大成都综合竞争力,重点建设国际知名的文化名城、旅游名城、赛事名城和美食之都、音乐之都、会展之都,作为冲刺世界城市的“先行军”。
建设世界文化名城。推动东郊记忆、安仁文创文博等集聚区转型升级,推进熊猫星球、少城国际文创硅谷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大川剧、蜀锦、蜀绣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活化保护力度,培育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天府文化周”。
建设世界旅游名城。利用“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自贸区建设等多重历史机遇,推动国内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设立旅游境外推广体验中心,用好大熊猫、美食、休闲、绿道等“成都名片”,推进国际人员往来便利化,加快旅游国际化发展。
建设世界赛事名城。按照国际视野和国际标准,重点推出洲际锦标赛以上级别赛事和具有自主品牌及成都文化特色的赛事,力争举办青奥会、亚运会、东亚运动会或全运会等综合性运动会,促进赛事国际化发展。
打造国际美食之都。加强椒麻鲜香的“成都味道”在境外的宣传推广尤其是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及与成都建立友好关系的地区和城市的推介。引导成都现代商圈、特色街区和国际社区汇聚海内外风味美食和特色餐饮。
打造国际音乐之都。以成都音乐坊为载体,建设城市音乐厅、爱琴音乐街、音乐培训教育街、工匠大师街,重点发展原创音乐孵化、乐器展销、音乐培养教育、演艺演出,搭建天府文化、国际性艺术活动和世界级艺术作品的交流展示平台。
打造国际会展之都。以中国西部国际博览城为核心,将天府中心国际会展功能区打造成为中国会展经济服务先行示范区和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会展中心。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展览公司深度合作,推动会展国际化发展。
第五,推动基础服务便利化,创造舒适便捷生活环境。居民生活服务、基本公共服务、中介服务既与国内外居民生活密切相关,又与国际消费中心所要求的全面便捷高效的基本服务体系紧密相连,要以满足居民基本服务需求为导向,补齐短板、精进服务,推动便利化发展。
完善居民生活服务。城市社区着力打造涵盖政务服务、文体休闲、医疗养老等一站式服务的15分钟社区生活服务圈。农村社区加快便民服务中心建设,引导法律、零售、养老等领域的新业态新模式向农村延伸。创新建设国际社区,对标国际标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
补齐基本公共服务。开展基本公共服务设施攻坚行动,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设施供给短板,稳步推进公共服务设施达标升级,力争公共服务设施项目建成区规划实施率达90%以上。
促进中介服务发展。构建线上线下结合、覆盖城乡社区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培育“互联网+法律服务”创新平台,壮大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法律服务队伍。
第六,推动营商环境优质化,激发消费城市生机活力。重点推进制度变革、监管创新和政策重构,提高政策环境有效性可及性、政务服务便利性开放性和市场运行包容性规范性,推动优质化发展。
创新政务服务。整合集成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资源,构建直接面向公众的一体化服务体系。推动一体化自助服务终端、市民卡建设,将涉及民生的公共服务事项纳入自助办理范围,打造“一站式”“零距离”“全天候”的集中便民服务空间。
放宽市场准入。构建国际化商事仲裁机制和争端调解机制,对外商投资贯彻落实负面清单加准入前国民待遇管理制度,逐步提高教育、医疗、文化等生活性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水平。最大限度取消行政审批事项,推动行政审批标准化、信息化发展。建设市场准入统一平台,实现多部门信息共享和协同管理。
加强政府监管。按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則,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建立健全跨部门、跨区域执法协同监管机制。加强对平台经济、共享经济新业态的监管,推进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发挥协会、商会等中介组织的规范作用及公众和媒体的监督作用。
增加人才供给。实施人才培育计划,引进急需紧缺技能人才,鼓励开展人才培养、建设实训基地,加强员工在岗技能提升培训,完善技能人才、职业评价体系。
保障用地供给。探索灵活多样的用地供给模式,推动历史文化核心区和特色街区实施整体功能转换、业态提升,鼓励符合规划和建设要求的居民住宅、办公用房等改建为文化、旅游、商业等服务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