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利县中稻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2018-10-21 11:35莫辉
农家致富顾问·下半月 2018年5期
关键词: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莫辉

摘 要 中稻是我县重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35万亩左右,可供发展再生稻的耕地面积20万亩以上,本文通过对中稻再生稻绿色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介绍,既能增加水稻产量,又能提高复种指数,可实现水稻生产的新突破,以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 中稻再生稻;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慈利县俗称再生稻为“抱儿谷”,即利用中稻收获后的稻桩,经肥水管理,使休眠芽萌发成再生蘖进而抽穗成熟、收割的一季水稻。再生稻一种两收,具有一优(米质优)、两低(低能耗、低污染)、三高(投入产出高、劳动效益高、经济效益高)、四省(省种、省工、省药、省水)等优点,发展潜力巨大。

1 选用良种

根据我县实际,宜选择头季产量高,米质优,稳产性好,再生能力强的品种,且生育期适中的中熟、晚熟偏早的高产组合(即头季生育期130-135天,在7月15前齐穗,8月15日前收获,再生稻9月15日前齐穗)。海拔200米以下区域宜选广两优2010、甬优4149、泰优390、Y两优9918、隆两优华占等品种;海拔200-300米区域宜选用中优218、桃优香占、黄华占等品种。

2 种好头季稻

2.1 适时早播

头季稻必须早播、早栽、早收,海拔200米以下地区宜在 3月25日-4月1日播种,保温育秧。

2.2 培育壮秧

2.2.1 播前准备

选土壤粘性好、肥沃、排灌方便、运秧比较方便、便于管理的大田作为秧田。秧苗与大田比例为1:70-80为宜,每亩大田需4-6m2秧厢面积。在做秧厢前一周用旋耕机旋耕,每亩施腐熟畜粪2000公斤,耙平,澄浆2天让其自然落干再按厢宽1.7米、沟宽0.3-0.4米做厢,并精整厢面。对硬盘泥浆育秧的秧沟泥根据秧田肥力可适放少量壮秧剂,每亩秧田10包,人工搅拌耙烂后备用(也可购置商品营养基质)。采用硬盘泥浆育秧,每亩大田备秧盘25-28张。机插亩大田需备足种子2公斤,采用保温催芽法使种芽达到“齐、快、匀、壮”,即2-3天发芽率达90%,均匀整齐。手播芽谷要求根长达谷粒长度的1/3,芽长为1/5-1/4。

2.2.2 精细播种(硬盘营养泥或基质育秧 )

将硬盘横排成2行,紧密整齐摆放,盘底与床面紧密贴紧,忌有水放盘。采用营养泥法,即播种前1-2天将秧田厢沟捣成泥浆,按每亩大田所需壮秧剂与泥浆充分混合,再将营养泥灌满秧盘并刮平,泥厚以2-2.5㎝为宜,在澄实刮平后秧盘按每盘播种杂交稻种子100-120克;或采用基质法,将基质填装到硬盘1/2, 按每盘播种杂交稻种子90-110克,然后用基质均匀掩盖种子,直至不见种子。

2.2.3 秧田期管理

秧田前期以秧田床土湿润管理为主,保持盘土不发白,晴天中午秧苗不卷叶,缺水时可灌平沟水补水。在移栽前3天要控水炼苗,遇雨要提前盖膜遮雨,防止床土过湿影响起秧。秧田期用过壮秧剂的秧苗一般不需追肥。如床土没有培肥或秧苗在一叶一心期叶色较淡,于傍晚待秧苗叶尖吐水时每亩秧田用腐熟的人粪肥500公斤加水1000公斤浇施,用肥后洒一次清水以防肥害伤苗。病害防治,重点注意水育秧田中的棉腐病和青枯死苗及旱育秧苗床中的立枯死苗。虫害防治,主要搞好稻象甲的防治。

2.2.4 正确起运移栽

机插育秧起运移栽应根据不同的育秧方法,采取相应措施,随起、随运、随栽,硬盘堆放层数一般2-3层为宜。

2.3 精细整田

整田要求达到:田内高低差不大于3厘米,做到灌水棵棵到,放水处处干,全田整地均匀一致。农家肥结合整田施入。

2.4 合理密植(机插)

机插采用宽行窄株,即23厘米×13厘米,亩插足1.9万蔸。

2.5 平衡施肥(重施有机肥)

平衡施肥法:底肥,亩施猪粪水1000-1500公斤、45%(15-15-15)测土专用配方肥20-30公斤(超级稻30-40公斤);分蘖肥,栽后5-7天,尿素5-8公斤;壮苞肥,在幼穗分化三期(葫芦叶1.2叶)时亩施尿素2.5-4公斤,氯化钾5-7公斤;促芽肥,在头季稻齐穗后 15- 20天,亩施尿素10-15公斤。

2.6 病虫害绿色防控

2.6.1 农业防治为主:

在5月上旬-9月下旬,每30-60亩稻田安装一盏太阳能杀虫灯(杀虫灯底部距地面1.5米),或单独挂设诱虫黄板15-20张/亩(板面东西向挂置),两者同时使用则挂设诱虫黄板8-10张/亩,诱杀二化螟、三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等多种水稻害虫。

2.6.2生物防控

每亩投入10-15只鸭子,采用稻鸭蛙共生防治虫害和草害。

2.6.3化学防治为辅:用井冈霉素或井冈霉素和蜡质牙孢杆菌的复配剂防治纹枯病、稻曲病;用枯草芽孢杆菌或春雷霉素防治稻瘟病;用苏云金杆菌、阿维菌素、康宽防治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用吡虫啉防治飞虱。

2.7 适时收割头季稻,把握留桩高度

稻粒95%以上成熟(倒2、倒3腋芽70%露出3-5厘米)时及时收割头季稻。留桩高度直接影响到再生稻生育期,留桩矮生育期长,留桩高生育期短:一是高位优势芽品种如:中优218、桃优香占、黄化占8等品种,8月15日前后收割一般以保留倒二芽,争取倒三、倒四节芽为原则,留桩高度30-40厘米之间比较适宜;8月10日前收割的稻桩适当低留,保留倒三芽,争取倒四、倒五节芽为原则,留桩高度26-30厘米之间比较适宜,以增加穗粒数。二是全位芽品种如:广两优2010 、Y两优9918等品种,8月20日前后收割一般以保留倒二芽,争取倒三、倒四节芽为原则,留高度40厘米左右比较适宜,以增加穗粒数。三是低位优势芽品种如湘优1126,8月15日前后收获,收割的稻桩适当低留,保留倒三芽,争取倒四、五节芽为原则,留桩高度15-20厘米之间比较适宜,8月10日收获,收割的稻桩适当低留,保留倒四芽,争取倒五节芽为原则,留桩高度10-15厘米之间比较适宜,以增加穗粒数。

3 再生稻管理

3.1 适时施肥

头季稻收割以后,立即复水,及时清除杂草,扶正稻桩,复水后,亩施尿素10-15公斤,氯化钾7.5公斤,促进早生快发,争取苗齐苗匀保证有足够的苗数。在破口至抽穗期(抽穗20-30%), 采用根外施肥,每亩用“九二O”1克+白米醋0.25公斤+磷酸二氢钾0.1公斤,或谷粒饱3包對水45公斤喷施。

3.2 合理灌溉

再生稻抽穗扬花前采用浅灌勤灌自然落干式灌溉;头季稻收获后10天内若遇到田间干旱,给稻丛喷水(提高田间湿度,增强腋芽活力);收割后的24-30天(再生稻进入抽穗扬花期),田面保持浅水;灌浆结实期,田面保持干干湿湿至成熟(以利养根保叶、籽粒充实饱满,提高产量)。

3.3 及时防治病虫害

再生稻在齐苗以后,按头季绿色防控技术及时防治二化螟、三化螟、稻飞虱等害虫和稻穗颈瘟、鼠雀为害。

猜你喜欢
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我国育成高产高抗水稻新品系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玉米高产优质高效益简化栽培新技术
淮北地区马铃薯优质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