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时完善建筑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对策

2018-10-21 11:39王洪波
科技信息·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清水混凝土建筑施工施工技术

王洪波

摘要:建筑行业发展十分迅速,在进行施工建设的过程中使用的施工材料和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新型的施工材料被研发出来,并应用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清水混凝土材料就是一种是新型的施工材料,其是一种装饰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可以一次性完成,不用进行后续的处理工作,这种施工技术不但提高了施工效率,对建筑工程的质量也起到了保障的作用,而且清水混凝土在施工的过程中不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污染,对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促进作用。

关键词:建筑施工;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及其存在的缺陷分析

1、清水混凝土的配制、搅拌及运输

(1)混凝土原材料的影响。在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选择时,由于建筑工程不同,使用的混凝土材料也不同,水泥材料和添加剂的型号和规格没有固定的标准,那么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就無法对使用的混凝土材料进行统一。如果使用的水泥材料不符合施工要求,比如水泥中碱量超标,那么混凝土的表面就会出现色差的现象,这就无法满足清水混凝土的应用要求。另外,如果使用的混凝土粗骨料规格和尺寸不符合施工要求,也会导致混凝土色泽不均,容易出现麻面、露筋的现象。

(2)混凝土配合比的影响。混凝土中原材料的比例对混凝土的实际应用质量有着至直接的影响,想要保证混凝土的实际应用质量,就要保证每种用量的科学合理。如果混凝土材料的配比不符合要求,混凝土材料就会出现离析或者流浆的现象,这就会影响清水混凝土材料的应用质量,在使用的过程中,混凝土的表面很容易出现缺陷,不能保证清水混凝土表面的平整性。

(3)混凝土搅拌工艺及运输的影响。混凝土的搅拌工作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直接的影响,在进行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搅拌的时间和速率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如果清水混凝土搅拌的时间没有达到相关标准,那么就不能保证每个位置混凝土材料的均匀性,将这种混凝土应用在建筑施工中则会出现色泽上的差异,如果搅拌的时间超过了一定的范围,很容易会造成混凝土材料中砂石或粗骨料粉碎的现象。另外,在搅拌的过程中,如果投入的材料顺序出现错误,也会对混凝土材料的均匀性和质量造成影响。

2、清水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在浇筑完成后要掌握混凝土的养护时机,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养护工作,这样才可以保证清水混凝土的质量。在进行混凝土养护的过程中,如果没有掌握好混凝土养护的时机,混凝土很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出现缺陷,所以,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清水混凝土养护工作的重视,掌握混凝土养护工作的时间,不能出现养护时间过长或者养护时间不够的现象,如果对混凝土进行长时间的养护工作,很容易导致混凝土中水泥出现水热化现象而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纹,如果对混凝土的养护时间比较短,那么混凝土在凝固的过程中很容易由于内外温差过大而初选收缩裂缝的现象。

3、清水混凝土的施工缝处理

施工缝处理工作也是清水混凝土施工中比较重要的一个施工环节,如果在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没有对施工缝进行有效处理,很容易导致清水混凝土出现麻面或者挂浆的现象,为了避免这种现象的发生,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好施工缝的处理工作。

二、建筑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完善

以某建筑施工工程为例,建筑工程设计为全剪力墙结构,标准层高为2.9M,高度为81.8M,外墙采用完全型清水混凝土。该工程结构形式复杂、线条较多,测量放线的难度较大,在交叉施工和协调管理方面具有一定的难度。

1、清水混凝土施工工序与流程

(1)测量放线施工

建筑施工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以测量放线为先导工序,在这个工序流程之中,要精准地设置轴线和标高基准点,准确牢固地设置测量标识,避免测量标识被污染,以确保测量的精度。要注重对结构平面尺寸的控制,要避免建筑楼层之间的轴线偏差较大或扭转的现象,以基准点放线测设建筑结构的平面尺寸,较好地消除混凝土施工的质量通病,确保施工的精准度。另外,要有效避免清水混凝土施工的露筋现象,确保建筑结构相应构件的设计位置相契合,并校正浇筑楼层混凝土的移位现象。

(2)钢筋绑扎施工

建筑施工的清水混凝土施工之中,钢筋工程的加工与绑扎要依循相关的规范进行操作,要在翻样施工中考虑钢筋的叠放位置和穿插顺序,如:钢筋的接头形式、位置、搭接长度、锚固长度等,可以采用防锈镀锌钢丝进行绑扎,避免扎丝头外露,确保板筋绑扎有序,并较好地杜绝混凝土表面的生锈现象。

(3)模板安装

模板在安装的过程中一定要将其固定好,可以使用螺栓进行固定操作,保证模板的稳固性。使用的螺栓要与板条的位置在水平位置上,确定好位置之后在将螺栓拧紧,保证模板之间紧密相连,这样才能保证模板安装工作的顺利完成。在模板的内部还需要进行支撑工作,将保护支撑的两端固定在制定位置。支撑的数量要根据清水混凝土施工情况来确定,如果实际施工对支撑数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则可以将各个方面的作用力结合在一起,保证支撑的位置可以满足施工的实际需求。每个支撑间的间隔距离也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确定清水混凝土在浇筑的过程中受到的作用力在可以承受的范围。清水混凝土地面如果出现不平整的现象,可以通过硅胶材料将地面不平,如果出现间隙较大的情况,则需要对地面进行重新的混凝土浇筑工作。

2、施工中的关键技术与要点把握

(1)确保结构接槎不外露。在实施墙体混凝土的浇筑施工中,要将墙体混凝土浇筑标高控制在超出顶板1cm的位置,以顶板模上平线作为墙体混凝土的浇筑标高,使接搓隐藏于顶板之中,确保阴角的美观。

(2)顶板四周不挂浆。要密封顶板四周,可以支模之前用墨线粘贴海绵条,以密封墙体四周,较好地解决清水混凝土施工中的缺陷和质量通病。

(3)门窗洞口不漏浆。要定型设计门窗模,确保门窗尺寸的精准性和刚度,使之更为紧密地接合大模板,避免出现拆模后的漏浆和水印现象。

(4)剪力墙根部不漏浆、烂根。在对建筑墙体进行混凝土浇筑时,要在墙体底部提前铺设好混凝土材料中相同的水泥材料的和砂石,这样在浇筑的过程中就不会发生渗漏的现象。

总之,要全面分析和了解建筑施工中的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掌握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流程和关键技术要点,以较好地规避和防范清水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缺陷和通病,较好地提升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江灿锋.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要点及控制对策探讨[J].中国科技纵横,2015(13):104-104.

[2]马林.土建工程中清水混凝土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4).

猜你喜欢
清水混凝土建筑施工施工技术
加强施工技术管理提高建筑施工安全
建筑施工管理中危机管理意识的运用
浅谈清水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现代室内设计中清水混凝土装饰的应用研究
浅谈清水混凝土施工的质量控制
试析清水混凝土装饰元素在建筑室内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浅谈建筑施工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