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舵 贾航 程煜
摘 要:亚历山大东征是世界战争史中的古战经典,为后世留下了以劣胜优的典范。无论是对作战时机的把握还是作战方式的选择,亚历山大无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借鉴范本。他高超的指挥艺术时至今日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亚历山大;指挥艺术
公元前334—324年,短短十年的时间里,亚历山大以不足十万的兵力打败了波斯帝国总数达百万的庞大军队,覆灭了曾称霸一世的波斯帝国,建立了西起巴尔干半岛、南至尼罗河、东至印度河,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亚历山大东征是世界战争史中的古战经典,为后世留下了以劣胜优的战争典范。东征的多次会战中,亚历山大都只率领不到五万军队对阵近十倍于己的波斯大军,并一次次奇迹般地取得胜利,在世界战争史中留下了艺术般的篇章。恩格斯曾赞扬“亚历山大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军事家、杰出的天才将领。”亚历山大的以劣胜优的指挥艺术直至今日对军事指挥员们仍有极大的借鉴意义。
一、对敌我优劣的扬长避短是战斗胜利的基本方法
与波斯大军的几次大会战中,希腊联军基本都是数量相对弱小的一方。特别是在决定性的伊苏斯之战和高加米拉之战中,希波双方的军力比将近一比十。虽然形势不利,但亚历山大总能看清楚双方的优劣之处,从而瞄准敌军优长发挥所需要的外部条件,制定针对性的措施,使其长处无法发挥,从而以己之长攻敌之短,近乎奇迹般的取得胜利。例如在高加米拉之战中,大流士为了发挥己方大军的优势,选择了一处长宽各达二十余里的平原地形,并专门对作战地形进行了改造。针对这一情况,亚历山大在开战时,并不像往常一样命令部队直接向前直攻,而是让联军首先向右前方移动,佯攻敌军左翼。这一行动致使波斯军也随之移动,几乎离开了原本改造好的地形。这就完全超出了波斯军的预期,为亚历山大带来了战场上的部分主动,使一场几乎没有胜算的对决出现了转机。这一简单的行动虽然没有改变双方的军力对比,也没有能够形成决定性的成果,但却削弱了波斯军的部分优势,导致其临阵调整,并引出了之后出现的一丝破绽,为亚历山大抓住机会一举破敌创造了宝贵的条件,体现了亚历山大尽可能破除敌军优势的作战思路。
二、对敌人要害的精准定位是打破劣势的有效途径
在巨大的兵力悬殊面前,亚历山大并非一味地与敌硬拼,而是瞄准敌要害,力求一击致命。所谓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亚历山大深谙此道,并且也正是依此在数次大会战中取得最终胜利。在伊苏斯之战中,希腊联军虽然不足波斯军的十分之一,但亚历山大依然准确的找到了致胜的有效途径,即威慑胆小怕死的大流士本人。在大战过程中,亚历山大亲自带领部分骑兵插向敌阵缺口,直捣大流士的指挥营帐。而大流士在发现亚历山大和希腊骑兵杀向自己账前时,吓得肝胆俱裂,居然不顾一切后果,弃账而逃。十倍于希腊联军的波斯大军失去统帅后,顷刻间分崩离析归于覆灭。类似艺术般的战例在亚历山大的东征中比比皆是。当然,每场战斗的具体情况不同,决定胜负的要害也各不相同,但亚历山大都能够精准地定位到这些要害部位,从而制定行之有效的破敌策略并付诸实施,最终取得胜利。对敌人要害的准确把握和巧妙攻击不仅体现出了亚历山大避敌锋芒破敌要害的战术思想,更展示了其高超的战争智慧和强大的战术控制力。
三、对可用战机的准确把握是作战取胜的核心关键
有利战机是战场上最宝贵的资源,是形成或扭转战场态势、掌握战场主动的关键。对处于劣势一方的军队来说,其意义更为重大。能够准确发现有利战机并对其及时利用是优秀指挥员的关键素质。亚历山大当然具有这种素质。几乎在东征的所有战斗中,亚历山大无不展现出了他对战场态勢的准确把握和对有利战机的高度敏锐。亚历山大能够数次在极大的兵力劣势中扭转战局,均得益于他那善于抓住战机一举得利的突出能力。在格拉尼库斯之战中,亚历山大成功抓住了希腊骑兵对波斯军阵造成的混乱,利用大批上岸步兵一举击溃波斯军。在伊苏斯之战中,亚历山大在两军胶着难分胜负时,敏锐发现了敌人步兵与骑兵之间出现的空隙,立即调遣附近的一部分精锐骑兵突入空隙,成功打开了缺口,直接促成了战斗的胜利。在高加米拉之战中,亚历山大更是精准地抓住了波斯骑兵左翼与中央部队之间忽然出现的空隙,当机立断,立即以身边的精锐骑兵和步兵组成突击队,勇猛插入这一裂口,打开突破,使大流士误以为完全失败,拨转马头逃之夭夭。而在对印度作战的希达佩斯河之战中,亚历山大也是抓住了印度军平行移动时原阵势被打乱的时机,发起骑兵攻势,取得了胜利。
亚历山大东征虽然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但其战术之道的基本原理却是贯通古今的。无论是作战时机的把握还是作战方式的选择,亚历山大无不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借鉴范本。诚如历史学家陶奇所说:“作为一位将领,亚历山大的成就是在任何人之上的。没有任何人能对他提供行动的模范,而他却以身作则教导世人应如何指导战争。他所首创的原则成为后世一切名将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