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文荣
[摘 要:亲和力,是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相互作用的力。这里,教和学结合成教学质量——这个无形的化合物。教学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教师越“关心”学生,学生也会越“回敬”教师。特别是农村学子,因为他们多数是留守儿童,祖父母等监护人,只关心他们的温饱,缺乏心灵的沟通,更谈不上亲和力。所以我们作为农村教师更要注意与学生的亲和,可以与他们成朋友,温暖他们的心灵。
关键词:亲和力;教师魅力;教学效果]
现如今,各学校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学生评定教师的活动。在学生评教中,我们发现:教师的学术能力、教学水平与学生的满意度却不成正比。某些教师可能教学方面有所欠缺,但学生很喜欢他,能热情地学习,主动地思考,由此获得学生最大限度的教学效果。反之,如果教师自视很高,不顾学生感受、我行我素、为我独尊,那就容易引起学生逆反心理,即使他学问高、讲得好,但不能赢得学生的心,最终却不一定能实现教学的最佳目标。可见,教师除了要进一步培养科学的文化素养,扎实练好基本功,还要努力提高亲和力,使自己成为学生信赖、敬佩、爱戴的良师益友。
一、教师亲和力的概念
教师亲和力的高低常常取决于他的性格特征。如有的人生来不爱笑,有的人从小不爱亲近人,有的人天性爱热闹,有的人具有丰富的幽默细胞等等。但亲和力又与“亲和动机”密切相关,亲和动机强,例如迫切需要得到学生的友谊,得到他们支持合作的教师,其亲和力就高;无视学生的存在,或者把学生当作知识的容器,把自己的权利放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亲和动机弱,亲和力就一定很低。可见,亲和力又是與一个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如今,各学校均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学生评定教师的活动。在学生评教中,我们发现:教师的学术能力,教学水平与学生的满意度不成正比。我校有一位教师,其所教科目的考试成绩也不错,个人也经常有文章获奖和发表,课也上得比较好,但学生评教的满意率却很低。相反,另一位教师的教学水平一般,学生评教的满意率却很高。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为此,学校组织召开了一个小型的学生座谈会。会上,我们问学生:“你们喜欢某老师么?”学生们很干脆地回答:“不喜欢!”我们提醒学生:“某老师课上得不是很好吗?”学生回答:“是的!某老师的课是上得比较好,但是我们还是不喜欢。”“那是为什么呢?”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的回答中,我们终于找到了答案。原来该教师平时过于严肃,很少有笑脸,与学生谈话,总是居高临下、盛气凌人,学生有事找他,他表现出来的也是一种爱理不理的态度。换言之,这位教师之所以不受欢迎,师生关系紧张,是因为他缺乏一种教师必要的亲和力。
二、如何提升教师亲和力
教师亲和力的理论是多元智能,只有相信每个学生都有智慧的火花,都是可造之材,都值得自己花费心血去培养的教师,才能始终微笑地面对每一个学生,并热情地关注他们的成长。教师亲和力的目标是个性发展,教师拥有较高的亲和力,才会拥有宽广的胸怀,才能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允许学生发展自己的特长,并真诚的帮助他们获得成功。
1.平视学生,平等对话
亲和力的核心是民主平等的思想,教师应该把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而不能以师自居,居高临下,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也要身体力行,为学生做表率。例如,科学课上操作科学实验,首先教师你要会做,只有你先能够做得出来,然后再去要求自己的学生,如果自己都不能够顺利完整地做出来,学生怎么听从你的。并且当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困惑时,教师一定要有耐心地进行辅导及讲解,而不是大声斥责,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对你尊重,进而对你的教学感兴趣。
2.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
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去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学生、关心学生,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追求。教师不仅要关爱优秀学生,更要关爱那些学习困难、表现落后的学生。我们要坚信暂时落后的学生是渴望进步的,我们要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一个学生,把爱心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尤其是在课堂上,更要激励每一位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培养学习情感、启迪智慧、塑造心灵。
3.尊重并欣赏学生
欣赏学生就是承认学生的进步与成功,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对于基础不好的同学来说,哪怕是小小的一点进步,也要及时表示赞赏。课堂上不必用那种命令式的口吻,要多与学生互动交流,尤其要倾听学生的心声,对学生的尊重其实就是对自己的尊重,一位老师让学生感到可亲、可敬,那么听他上课自然也成为一种幸福,一种享受。因此,恰当使用亲和力,会提高课堂效果。
4.扩大教育覆盖面,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充分发挥主动性,发掘学习潜力,拓宽发展空间。决定教学质量的灵魂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智慧的碰撞,心灵的感应,情感的交融等“亲和”关系会使教学活动释放巨大的潜能,从而提高课堂效率。如果教师注意“亲和”和学生一起走向生活,通过和学生一起参加实践的方法,以自己的真诚、正直、坦率、表里如一、言行一致、平等待人等“亲和力”来影响和提升学生的素质。
三、结语
亲和力其实是一种相互作用力,付出越多,回报也就越多。而教师的亲和力本质上就是一种爱的情感,只有发自肺腑地去爱学生,才能真正地亲近、关心学生,才能激发学生对于知识的追求,使学习真正成为学生内在的需要和向往,自然课堂教学效果也就明显提高了。
参考文献
[1]李红萍.如何塑造教师亲和力[J].中国校外教育,2009,(8).
[2]张宛利.教师的威信与亲和力探微[J].魅力中国,2009,(33).
[3]杨明.教师亲和力浅析[J].科教文汇,2008,(16).
[4]邓芳.浅谈如何提升教师的亲和力[J].湖北教育,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