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凯
摘要:水利工程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建设工程。安全可靠的水利工程方可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福利,而一项不可靠的工程会给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带来损失。但是在我国的水利工程的施工过程中仍存在一些质量问题。一般情况下,影响工程施工质量的因素有很多。因此,在水利工程中,应加强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策略
1、水利工程施工概述
水利工程主要是进行农业灌溉,或者进行蓄水发电,同时也可以起到防洪排捞的作用。水利工程的建设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在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应有效地确保建筑物的稳定性和承载力。水利工程相关建筑物应满足承载力、防渗性能、抗冻性能、抗裂性能等方面的要求。水利工程的施工应严格按照相关的技术规范进行,同时还应采取专门的施工方法和措施以确保施工质量。水利工程对地基的要求非常高,但是水利工程一般是在地质条件相对复杂的地区进行修建,比如:河流、湖泊以及其他水域中,因此,对其地基进行处理时就会面临较为困难的情况,这时就应采取专门的措施进行处理。在水流工程施工中需要根据水流的自然条件和工程建设的要求进行施工导流和截流等施工。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应尽量将工期安排在枯水期进行,这样可以有效地确保施工强度,同时还应科学合理地安排施工计划以确保施工质量。在水流工程施工过程中,还经常会遇到社会和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因此,对这些问题,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处理,以确保工程顺利的开展。
2、水利工程存在的问题分析
2.1施工制度不完善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在企业自身发展、技术人员管理、施工质量控制等制度体制方面存在着明显的缺陷,不少企业的施工设备和技术落后,这直接导致了水利工程质量低下。
2.2工程老化现象严重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水利工程尤其是农村的水利工程老化现象严重。现有的不少水利工程是在20世纪50、60年代修建的,经过几十年的运行,出现了渗漏现象,有的甚至已经成为病险工程,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加之工程设计的标准低,缺少相应的配套设施,导致水资源浪费,运行效率和综合效益低。
2.3施工不规范
在水利工程施工中,不少施工单位的管理力度不够,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和检测不够严格,导致工程质量偏低:①没有按照国家的水利工程建设标准来进行设计建设,水利防洪建设低于标准,规定导致雨水比较多的季节发生了洪灾危害;②在建造坝基和坝体的过程中,在材料的选择方面不严格,选择了不坚固的材料,在施工程序控制方面不够严谨,导致坝基和坝体常常出现渗漏和渗透破坏的现象,不利于水利工程正常的发挥作用。
2.4施工方案和工艺
在水利工程项目确定之后,则进入设计阶段。在设计时,应确保施工工艺和设备的先进性。在设计过程中,应综合考虑场地的布置和生产流程,从而在满足生产效益的前提下,确保施工工艺和施工方案的经济性、技术性以及可行性。在各个方面进行合理的情况下方可正式进行施工方案和施工工艺的执行。
3、加强水利工程施工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的设计体系
对于水利工程项目而言,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先进性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施工质量,是确保工程质量的重要基础。因此,为了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和先进性应从实际情况出发,经过多道程序的审核和讨论,从而确定最终的设计方案。在方案的设计过程中,不能只是采用以前的方案进行修正,而是应根据工程的实际情况,满足使用价值、功能要求、设计标准、安全美观以及经济可行等要求。对于初步设计方案,应做好设计图纸的审核。通过对设计方案质量的评估,对于其中存在的問题和不足之处进行分析总结,确保在施工过程中,采取有效措施避免问题的产生。
3.2施工材料和设备管理
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对于工程质量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在进行水利工程施工时,需要在施工现场使用大量材料和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工程质量,甚至还会拖延工期。但是,由于水利工程的施工量非常大,而且一般工期都比较早,所以在施工现场会有不合格施工材料或者是陈旧施工设备存在的现象,而如果不对其进行控制,那么势必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因此要在材料和相关设备进场前就要做好检查工作。①为了证明材料的可用性,在设备和材料进场时一定要出示相应的合格证。②要按照相关验收制度对材料和设备进行检验,确保验收合格之后才可以投入到工程施工当中。要注意的是,无论是什么原因都不可以降低材料的标准,这就需要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在资金上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购买施工材料和设备的资金充足,同时也要求相关的采购人员要具备专业的职业素养。
3.3建立健全技术管理制度
建立分级技术管理制度,将责任具体分配到每个人,实行责任岗位制;建立事故和故障的统计分析、整理归纳、及时反馈制度,及时的掌握了解水利工程的施工情况,在发生突发事件时,能够及时妥善的处理,确保施工工期和施工质量;建立文档查阅制度,促使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收集、整理、保管图表和文书数据等原始数据资料,确保施工相关资料的准确性、系统性和完整性;建立设备检修制度,定期对施工设备进行检修,加强对设备的管理,确保施工设备运行良好,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降低施工设备的损坏率,从而增收节支;建立技术人员的培训制度,为技术人员提供交流工作经验、学习先进技术的机会。总之,水利工程施工单位应全面建立起技术管理制度,以法治企,促进施工企业的良性循环,全面提高水利工程的质量。
3.4机械设备的选择和维护
水利工程建设在选用机械设备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比如施工组织管理、施工工艺方法、施工机械设备性能以及水利工程的结构和现场施工环境等。只有综合考虑,才能够合理科学的选择机械设备。由于施工现场交通条件等影响,选用的机械设备最好具备维修简单、操作简便、性能稳定可靠、价格合理等特点。水利工程的监管人要时刻督促施工团队按照签订的合同进行施工,按照工程实施的计划进行设备进场,并且在进场之前对购入的设备进行检测评估和认定,确保水利工程中使用的设备与投标文件中提到的一致。因此,监理单位应严格检查施工现场,对于设备和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督促其及时对设备进行维修和保养,保证设备能够满足施工需要。在施工过程中使用陈旧仪器时,现场负责人员应提前对仪器的已使用时间、检修日志、检修合格证明等进行检查,所有部分均达到规定要求后再允许仪器进场,否则会严重影响施工进程和施工效率。
结束语
水利工程建设是一项综合性工程,它不仅需要专业的水利工程的相关建设知识,同时也需要掌握其他相关的知识与内容。水利工程的发展使得施工技术得到了很好的改革与创新。而施工技术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对任何一项工程而言,质量都是最为根本最为重要的。因此为了保证水利工程的质量需要从多个方面采取诸多措施,不仅能够促进水利工程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国家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利成.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探讨[J].低碳世界,2015(1):21-22.
[2]汪海生.水利工程施工管理中面临的问题探究[C]//“决策论坛——企业精细化管理与决策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下).2015.
[3]黄世茂.水利工程施工管理存在不足点及优化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5):127-129.
[4]雒翠云.水利工程施工管理问题分析和应对措施[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8):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