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
摘要:我国园林建设事业已经取得较为明显的成就,森林以及绿植覆盖率的大面积提升即可对其进行直观体现,这也是森林面积和蓄积双增长目标得以顺利实现的重要前提,政府以及相关林业部门始终对林业资源保持着高度重视的态度。林业发展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项相当重要的公益活动。在生态效益方面占据相当重要的作用。我在社会经济以及科技发展过程当中,林业作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内容存在。
关键词:森林资源;林业发展;生态环境建设
随着不断深化的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污染问题也呈现出日益严重的状态,已经逐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在社会发展过程当中,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种不可缺少的内容存在,与森林资源保护之间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密切联系。在实际针对森林资源配置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时,我们可从森林资源着手。立足于实际,实现对合理化建议的科学制定。
一、新常态下森林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森林资源是我国重要而不可或缺的绿色资源,其不光具有巨大的生态效益,也具备着社会经济效益,作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森林资源的保护对环境的调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面对目前恶劣多变的气候时,森林对环境也起着一定的保护作用,森林资源作为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有着较为复杂的结构,需要慢慢探索。做好森林资源的保护工作,可以有效地防治各类环境污染,治理沙尘暴和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作为天然的氧气输送器,还可以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净化污染,在支持人类生活和改善生态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人们必须加强森林资源的有效保护。
二、新常态下森林资源保护及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
1.切实完善林业基础设施建设
林业基础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中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到林业发展的有序性。相关部门针对林业基础设施设备进行不断完善,是顺利开展林业工作的重要前提。在此過程中,也需要对职工人员的办公条件进行最大限度的改善。将现代化的先进仪器与检测设备合理的设置在办公地点,注意加大对科技推广以及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重视力度。从领导以及上级干部角度来说,必须在不断深入基层情况的基础上,实现对现有林业发展需求的逐步满足,国有林场区域管护工作质量也需要在这一过程中得到较为明显的提升。森林公安派出所建设的不断强化,对办公设备条件以及管理水平的提高有推动作用。除此之外,也需要结合实际使用现代科技手段以及网络条件实现对林业工作现代化的不断优化。信息的高速传递与处理可从根本上实现对林业基础设施高效率以及自动化的保障。
2.健全森林资源保护体系,突出森林的管理重点
针对资源管理体系的法令条规进行建立与完善,也是生态文明建设所必须满足的条件。在不断建立法令以及完善法规的同时,森林保障体系得到不断强化,工作人员在实际作业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相关标准与要求。林业行政资源管理机构也必须提高对上述工作的重视程度,通过对相关侦查机制以及木材检查站的建立,实现对工作中失误与损失的最大限度降低。也要开展一定的林业综合治理工作,强化管理措施与方法等各种行为是治理工作的主要内容。毁林开荒以及征用林地等行为都在其涵盖范围之内,在上述条件满足的情况下,森林资源的安全性得到进一步保障。另外,森林防火工作也占据相当重要的位置,必须将其放在首要位置,实现对森林灾害的有效减少,科学化以及法制化是防火工作所必须遵循的原则。通过对生物检测预警功能的建立与健全,可实现对森林灾害防治的不断加强,最大限度降低相关风险系数。
3.强化林业重点工程项目建设
乡镇林业站主要是以提升农民作物防治为目的,做好抵御自然灾害的准备工作,监督退耕还林工程,有效地预防和治理水土流失,使得部分乡镇落后地域的水土流失情况得到延缓和遏制。政府应该加大偏远地带森林管护的政策补偿,加强福利和待遇,鼓励森林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加大造林面积。提高农民补偿,可以提升农民投入林业建设的积极性,在林业管护工作中,要调整和开发特色产业机构,有效解决农民的生活问题,从长远的角度出发,重视林业资源产业的管护,调整并且恢复天然资源,开发新产业,促进林业的稳定与发展。
4.强化森林资源保护相关法律的宣传工作
首先,我们需要针对森林资源保护的相关法律进行不断优化与完善。并在大力宣传其内容的情况下,促使人民与社会各界的法律意识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自然保护工作可在这一过程中落实到实处,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在宣传过程中可利用多种方式与途径,网络、,报纸以及电视节目等形式即可。相关部门引导更多的人参与到森林保护工作中来,这是促使人们进一步了解森林资源保护政策与情况的方法之一,帮助大家实现对社会责任感与环境保护意识的进一步增强。林业部门也必须充分认识到森林资源保护宣传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最大限度提升社会与生态效益。
5.加强落实科教兴林的战略计划
科教兴林,顾名思义是将科学作为发展林业的根本途径,这也符合我国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在林业发展中结合渗透科技战略,是一项任重、道远且复杂性高的工作,要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在不同方面逐个开展,尤其是相关部门要加快新品种培育的步伐。在林业布局和设计上,多引进外国先进的品种,在不同的地域种植适合的品种,比如在干旱气候恶劣的地方,宜种植抗逆性较强的品种进行培育,可以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缓解环境压力。科教兴林还要求向林业输送大量的专业性知识人才,只有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过硬的知识水平,专业的操作技术,才可以在生态建设中为我国林业管护作出贡献,也可以为我国林业工程提供专业的技术保障。
6.加快高效林业建设步伐,实现兴林富民的终极目标
新农村建设是现阶段社会主义建设所面对的主要问题,林业发展也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因此我们需要针对森林保护与新农村建设之间的联系进行有效处理,真正意义上实现兴林富民的目标。在二者充分融合的基础上,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在改善社会经济效益的同时,促使林业以及新农村建设得到不断的发展,有效提高农民的收入。其次,可通过花卉种苗产业实现对新林业经济增长特点的逐步建设,为后续林业产业的继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结语:
在防治环境污染以及美化家园方面,森林资源都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实现对水土流失的合理预防与治理也是森林资源的主要目标。生态与社会经济效益较为明显是森林资源的明显优势,必须在不断深化研究的同时实现的森林资源科学合理的保护。在全新的发展趋势与背景之下,森林资源和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最重要的一个话题存在。在实践中真正落实相关计划,才能实现对森林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获取。
参考文献:
[1]张军.新常态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27(22):15-15.
[2]阮明军.基于新常态下的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环境建设[J].农家参谋,201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