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双羽 林喆
摘 要:根据人们对于知识的不断学习,科技也在不断进步,时刻改变和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比如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的生活与学习都紧密相连。当然在科技的不断进步中,计算机技术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更多的帮助,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有效地提高图片给人们视觉方面的美以及形象的传递给人们图片上的综合信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一些内容。本文中所说的新闻照片也是通过相应的计算机技术来将图片上的文字和情感更加形象生动地传递给人们。
关键词:新闻照片;社会;功能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079(2018)08-0-01
一、引言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的飞速发展,以及计算机的相关技术也得到了快速提高,这些改变都在时时刻刻影響着人们的生活。我们所说的新闻照片对于人们来说更加需要具有直观的表达性和真实性,通过新闻照片使人们感受到实际的场地所发生的事情和当时场景的状况。新闻照片都是记者在事发当时的情况下所拍摄的,所以真实性十分的强。对于我们普通所拍摄的照片来说新闻照片具有一定的时间性和新闻传递所要表达的特殊性,所以在拍摄新闻照片时要根据新闻的一些相关因素来进行拍摄,通过相关整理从而呈现给大家。所以对于新闻照片的拍摄来说也是一个很具有挑战的工作,拍摄照片需要记者能够抓住好的时机去拍摄,又要对新闻的具体情况有着详细的了解,只有将照片和新闻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才能够更好地表达出新闻照片的相关功能,才能够更好地展现给人们。
二、新闻照片所具有的特点
我们平时所说的照片和新闻照片其实很多方面都不太相同,新闻照片通过照片使人们更好地对重大的新闻有更加深刻的印象,展示给人们的是整个的一个感觉。比如在报道汶川地震时的相关新闻时,为了表现当时地震的严重性和我们全国人民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情景,记者在报道相关新闻时,在第一时间拍摄了相关的照片,照片中所展现出的不仅是地震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图片中展现的一堆堆瘫倒的房子混合在一起,有的是钢筋板,有的是石灰还有砖头堆积在一起,当然还有因为地震埋藏在这堆混合物下的人,通过另一张照片我们可以看出三位士兵满脸的鲜血和灰尘几乎只能看见眼睛,他们手抬着单杠艰难地走在废墟中,只见一位满身是血的人昏迷着躺在单杠上。这两幅图片深刻地展现给我们汶川地震的严重性,仿佛让人们都感觉自己也在这场地震中。另一幅照片使人们看到了我们国家人民的团结,三位已经累的筋疲力尽的士兵还在不断地抢救着伤员。所以新闻照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真实性、传播性还有感染性,让人们很容易就会想到新闻的重点和所要表达的情景。
三、新闻照片的功能
新闻照片其实包括好多种,比如我们在新闻中多看到的图标就是新闻照片的一种,其次还有一种就是以漫画的形式表达的新闻事件,还有就是我们所知道的最普通的照片。新闻照片中的图标照片是通过相关的统计而产生的数据,特别是对于统计局来说,在报道相关的数据和每年相关情况的发展速度时经常会使用一些图标类的新闻照片,可以更加直观地展现给人们。对于漫画类的新闻照片一般是想通过漫画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或者是对相关事件的批评更加形象生动,从而可以大大地提高新闻事件的传播功能。最后就是我们所说的普通照片了,这种新闻照片一般采用在普通的新闻事件中,采用多张新闻照片来进行描述。新闻照片的功能就是首先要表达出新闻事件的重要意义,其次提高新闻照片的传播性,再就是要感染到人们能够扩大事件的传播性,对于图标类的新闻照片就能够真实地反映社会的一些现象和情况,具有一定的价值性。
四、新闻照片意义和相关的行为导向
社会新闻照片是对相关新闻传播的一个辅助功能,通过相关的新闻照片可以使人们更加生动形象更加直观地了解新闻事件,做好新闻事件的传播功能。通过新闻照片可以有效地控制好新闻思想内容的传播,实现新闻事件的真正传播意义。人们可以通过相关的新闻照片获取自己想要了解或者需要的信息,人们因为新闻照片的存在更加相信新闻事件的真实性,看起来十分简单的新闻照片其实包含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新闻照片所具有的行为导向意义也是十分重要的,新闻照片本身就是一个对于普通照片的创新,所创造的新闻照片首先是合法的,其次是真实的,第三是其具有一定的独特性。社会上人们对于新闻照片有着不同的行为导向,有的发现新闻照片的创新性,有的则关心着新闻事件的道德常理,还有的则关心着照片的深刻价值。
五、总结
时代不断进步,科技快速发展,计算机相关模式下所创作的相关新闻照片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人们从中获取了更多自己想要了解的知识,所以拍摄者要不断地提高新闻照片的拍摄能力,实现新闻照片更大的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张敬邦.现代电视新闻节目的照片技术和技巧——电视实务丛书[M].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4:17-18.
[2]余玮.新闻老照片的背后[M].新华出版社,2014:45-46.
[3]田维钢.新技术时代的电视新闻制作与传播[M].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5:51-51.
[3]孙明,田维钢,陈小敏.数字技术与电视新闻节目制作观念与制作技术的思考[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1):15-18.
[4]徐智娟.数字电视节目制作技术改进思考[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5(12):98.
[5]甄贞.数字电视节目制作与技术改进探究[J].科技传播,2015(15): 80+73.
其他作者简介:
林喆,男,汉族,河南郑州人。研究方向:播音与主持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