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大背景下,文科类高校也应有所作为。本文主要从文科类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现状、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努力的方向三个方面全面分析了文科类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事项,为提高文科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提供借鉴。
关键词:文科类高校;科技成果;成果转化
自国家《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实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国发[2016]16號)、《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方案》(国办法[2016]28号)及《国家技术转移体系建设方案》(国发[2017]44号)等法律、法规和政策颁布实施以来,全国各高校高度重视,纷纷结合教育部、科技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办公厅《促进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行动计划》、《关于进一步推动高校落实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相关事项的通知》及各级政府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积极制定和出台相关政策,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在学校培育重视科技创新、重视科技成果转化的良好氛围和环境,加大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力度,为高校科研服务社会创造条件。与理工类高校相比,文科类高校(主要指政法类、财经类、艺术类、传媒类等高校)虽然科技成果较少,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更少,但积极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反而更具有示范效应和积极意义,它不但有助于文科类高校树立科学精神,而且有助于挖掘文科类高校的科技潜力,促进文科类高校科研事业的发展。
一、文科类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政策
1.文科类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政策
为了鼓励学校教职工积极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规范学校教职工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行为,我国大多数高校,包括文科类高校都会以国家、省(市、自治区)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为依据,出台相关制度,为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保驾护航。这些由高校自主制定和完善的制度一般包括知识产权管理办法、科技成果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及科技成果转化风险防范管理办法等。
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主要规定高校知识产权的范围及相应管理和保护措施;科技成果管理办法主要对科技成果的登记、认定、考核和使用进行规定;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主要从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科技成果转化的范围和原则、科技成果转化的组织管理与转化方式、科技成果转化程序、科技成果的技术权益、科技成果转化的收益分配及科技成果转化的责任和监督等方面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工作进行全面规范,目的是将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纳入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办法主要从激励的角度对在科技成果(转化)领域取得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予以鼓励;科技成果(转化)风险防范管理办法主要从预防学术不端、防止学校知识产权被滥用或流失、科技成果(转化)保密及预防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违纪违法行为等方面进行规范。
这些制度对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是缺一不可的,共同构成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制度体系。它们浑然一体,相互支撑,密切联系,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2.文科类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政策的主要目标与内容
文科类高校建立起相对完备的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体系,其主要目标和内容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建立了职务科技成果产权管理制度,明确登记、使用、处置的管理规范及办事流程,依法维护国家、学校和科技人员合法权益。
其次以国家《关于实行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见》为导向,想方设法扩大高校教职工通过科技成果转化提高收入的途径,努力提高广大教职工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再次,对高校领导干部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进行了规范,特别规定了领导干部可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范围以及相关利益分配要求。
最后,将科技成果转化纳入学校学术诚信廉政风险防控的范畴,通过建章立制建立相关防控机制,严格监控风险点,强化内部控制,积极引导学校广大教职员工依法依规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引导学校各级管理人员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勤勉尽责。
二、文科类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尽管文科类高校通过制定和出台系列制度,采取积极有力的相关措施,激活了广大教职员工从事科学研究及科技成果转化的热情,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文科类高校学科结构单一,主要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研究成果中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占主导地位,科技人员少、科技项目少、科技成果少、专利成果尤其是发明专利成果更少,这导致文科类高校可供转化的科技成果短缺,尽管学校出台了一系列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政策与措施,但由于文科类高校的特殊性质,科技成果转化效果与其他类型高校相比,还有相当差距。相对于理工类高校而言,文科类高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
三、进一步促进文科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对策
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结合文科类高校的特殊性质和实际情况,未来文科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应重点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继续完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的体制和机制,成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领导小组,明确高校内部职能机构分工职责,建立起一支专业的科技成果转化管理人员队伍,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提供组织保障。
二是针对文科类高校学科结构单一、理工类学科专业较少,科技成果尤其是专利成果较少的现状,提前规划布局,争取教育主管部门的支持,进一步完善学科体系和优化学科结构,使文科类高校自然科学类学科和专业稳步增长,进而促进文科类高校科技成果进一步增加,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供前提条件。
三是条件成熟时,文科类高校也应成立专门的技术成果转移服务机构,为高校教职员工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提供专业服务。
四是进一步出台和完善相关制度和规范,为进一步激励和规范文科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活动提供制度保障。
五是积极向国内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成绩突出的高等学校学习,不断提高文科类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规划能力和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 陈晓雪,刁云鹏.浅析如何加强高校科技成果转化[J].中国市场,2018,(30).
[2] 李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18).
[3] 王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研究综述[J].中国高校科技,2008,(8).
[4] 韩雨辰.浅析我国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及发展建议[J].科技与创新,2008,(15).
[5] 赵峰,段君.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源头供给问题及对策——以武汉为例[J].科技中国,2008,(7).
作者简介:
黄伦宽(1973-),男,汉族,重庆市沙坪坝区委党校副教授,主要从事法学与行政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