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国
周六晚,我的心理咨询专线传来一位女士的声音。
女士的诉说充满了忧愁和怨恨:“马老师,您有时间听听我的心事吗?我是一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每天都活在孤独寂寞中。您知道寂寞吗?寂寞真的很难受,很累。是的,寂寞是很累的感觉。您知道吗?我还在一个人的世界中孤独地挨过一天又一天。实在受不了的时候,我就去购物,去逛街,一逛就是半天甚至一天。看着广场那茫茫的人潮,看着街上匆匆的人流,孤独似乎离开了我。但是我知道,那不过是暂时的,逛街回来,我还是一个人。郁闷得不行,我就去爬山。可是依然开心不起来,只感觉更孤独,更寂寞,更累。”
听对方停顿下来,我接过话题:“你是说,为了让自己不寂寞,你一直在想办法,一直在努力,却没有效果?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女士回答说:“因为我的办法都不过是暂时的麻痹。”
我表示肯定:“对,是自我麻痹,是自我欺骗,是鸵鸟策略。也就是说,你所谓的办法,都不过像鸵鸟把脑袋扎进沙堆一样,没有直面现实问题。所以,你需要拿出勇气来问自己,现实问题究竟是什么?你说是不是这样?”
女士开始直面自己的问题:“我想有一个温暖的家,我特别渴望有一个温暖的家。我都三十多岁了,眼看就成老太婆了,可是,谁是那个和我走进一个家的人?我的路在哪里?曾有人给我牵线搭桥,可是我跟那些相亲对象都没有缘分。”
我感到自己该多说几句了:“婚恋之事,也许真的要讲缘分。什么叫缘分?缘分,缘分,一个是缘,一个是分。所谓“缘”,不同于其他的生活计划,特别是不同于逛街购物,不是我们能控制的,可遇不可求,也许是需要等待的。“缘”是我们不可掌控的,而那个“分”却不是无能为力的。如果说“缘”是天定,那么“分”就在人为。如果说“缘”是外因,那么“分”就是内因。我们能做到的,也应该做到的,是在耐心等待中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因缘际会中准备好迎接那个光临你命运的姻缘。如果心理准备稍不到位,就会错失机遇。姻缘往往是轻轻地敲门,心理准备不到位的人是听不见敲门声的。”
女士长叹一声:“您说的没错,就是我的心理准备没有到位。”
我顺势问道:“是怎样的准备没有到位呢?”
女士沉重地说:“我心里有一个人,有一个我放不下的人。他是我钟情的男人,是我喜欢的那种男人。我们有好几年了,我不是单相思,我们是相互的,我们之间有最亲密的接触。但是,他有家,有老婆,有孩子,他不能和我共筑一个家,不能和我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他说不干涉我的生活,他说我随时可以离开他,可以随时去找属于我的爱情婚姻。可是,他一直在我心里,我放不下他,我该怎么办啊?”
原来如此!她爱上了别人的男人,爱上了有家的男人。如此男女关系,就心理咨询案例看,起因虽然各有不同,结局却基本一样:男人可进可退,进退自如;女人却只能如此的徒叹奈何,独饮苦酒了。这是明摆着的道理。
我不能不直言:“你们是一个不平等的关系啊!”
没想到女士语调陡然升高:“您凭什么这样说?我们是真心的,我们是相互的,我是心甘情愿的,我没有觉得吃亏,我爱他。难道爱是罪过吗?”女士似乎找到了一个可以攻击的对象,开始猛烈地回击我。我久久的无言,我们的通话似乎中断了好长时间。
女士为什么会有如此的态度?
也许有人会说,爱情能让人降低智商,迷情更会让人降低智商。女士就是陷入了迷情而失去了理智,甚至陷于弱智。不错,女士确因陷入迷情,看不到摆在眼前的险境,明明是自己掉进迷情的漩涡难于自拔,却感觉自己是为神圣的爱情而献身。
我们要探究的是,女士为什么会这样呢?
是因为女士潜意识里在进行心理自我防御。女士启用的心理自我防御机制,叫做“合理化作用”。所谓合理化作用,就是当人的动机或行为不被社会所接受,或因此而受挫时,为了减轻因动机冲突或失败挫折所产生的紧张和焦虑,而找一些冠冕堂皇的理由來为自己辩护,以自圆其说。当然这些理由是经不起推敲的,并非真理由,也非好理由,但在一定的时候可起到心理保护作用。
要想合理化,就要自我辩护。所谓自我辩护,就是当人们去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只要有任何可能,都会尽力让自己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是合乎逻辑的,是合理的。人们常常会这样,在某件事情上,一旦做出了选择,就会想尽一切方法来维护自己的决定,如果遇到相反信息,往往会更加坚持自己的选择,更加激烈地自我辩护。为了自我辩护,人常常甚至不惜歪曲事实。当我们希望自己正确时,当我们自尊心需要保护时,当我们需要为失败或者错误的决策进行辩解时,这种歪曲更严重。
比如,一个既知道吸烟有害又无法戒烟的人,内心会产生强烈的不舒适感,出现心理上的失调。他就会通过自我辩护来减少心理失调:让自己确信吸烟的实际危害并不大,或者让自己确信吸烟的风险是值得的,比如可以控制体重,可以放松等。通过自我辩护,让自己的行为合理化,来维护自我心理平衡。
通过自我辩护获得的合理化来维护心理平衡的这个好处,只是暂时的表面的自我安慰,从长远的深层的角度说,会给人带来更大的坏处。最直接的坏处就是,在不知不觉中会由自我辩护导致自我蒙蔽,导致心理盲点,看不到那些可以有助反省自身行为和信念的重要信息,看不到提示自己需要自我改变的信息,甚至看不到身边的预示险境的种种信息。于是,就出现了一种并不费解的现象:身在水中的鱼,偏偏看不到水。
女士的心态就是这样,看似回击我的话,其实是说给自己听的,是在自我辩护,自我支持,自我安慰。这也许能让女士得到一些心理的安慰。但是,长此下去必然导致自我蒙蔽,蒙蔽了自己心灵的智慧,正如鱼在水中看不到水一样,女士身在险中也不知险。这正是女士在迷途中走了很久的原因。如此执迷不悟的心态,不要说姻缘是轻轻的敲门声,就算敲门声再响,她也会听而不闻,也会错失许多好姻缘,落得个徒叹孤独和寂寞。
所幸的是,电话中断片刻之后,女士的语气平和了许多:“马老师,对不起,我知道我是在骗自己,我还能骗自己多久呢,我该面对现实了吧。谢谢您,让我开始这样想。”(作者系应用心理学研究员,知名心理咨询师。咨询地址:天津宝坻邮政16信箱,邮编:301800,咨询专线:022-29228042,周六晚8:00~10:00,E-mail: tjbdmzg@sina.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