喻钦 甘琴
摘 要:汉代服饰是传统文化服饰的精髓,具有其独特的特点:男性以袍服为尊,袍服是出席朝会和重要场合的礼服;花纹颜色丰富,但颜色以黄色为尊,只有皇帝可以穿着,封建等级森严。汉代的服饰由衣裳、首服、鞋袜共同组成;汉代服饰得以发展的原因有:汉代大体上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环境,汉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提高,栽桑养蚕技术、丝织印染技术的发展以及统治阶级的的重视;通过探究汉代服饰的颜色及官帽的文化内涵,可以发现汉代的等级制度在不同服饰上的表现。
关键词:汉代;服饰;等级制度
中国传统文化可以说是源远流长而又博大精深,作为其重要方面的中国传统服饰文化内涵同样丰富多彩。特别是汉代服饰文化更加的丰富,中国传统服饰的奠基时期便是在汉代,在这一时期,中国传统服饰在借鉴秦、楚服饰的基础上发展出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汉代服饰。沈从文、高春明等学者20世纪80年代初期在中国传统服饰的研究上取得突出的研究成果,其出版的《中国服饰史》《中国古代服饰大纲》中对汉代服饰的种类形制有了大体的介绍,同时运用了大量的考古资料和图片来佐证他们的研究;近些年来也有很多学者研究汉代服饰,但研究多是关于汉代服饰的类型及汉代服饰中体现出来的礼制思想,对于汉代服饰发展的原因以及汉代服饰中透露的文化内涵的研究较少。本文主要通过介绍汉代服饰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较为齐全的种类、发展原因、纹样、颜色等进而探究服饰文化的内涵和意义,让人们对汉代服饰有更深入的了解,使得人们不仅喜爱汉代服饰更对中华的传统文化有更深层次的把握,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汉代服饰文化,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促进民族融合。
1 汉代服饰的发展
服饰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王朝的社会文化生活以及人们审美观念和意识的变化,汉代以前的服饰比较注重华丽和浪漫,而汉朝的服饰更加注重质朴和实用性,早在周代就已经开始有了服饰制度,但是直到汉朝才出现了确定的和完备的冠服制度。不过汉代服饰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它的种类完备和丰富上。
1.1 衣裳
汉代衣服的形制种类已经发展的较为完备其种类也较多,主要有袍服、禅衣、曲裾深衣、裤、裙等。衣,主要是指人们穿着时的上衣,裳是下衣,又称之为裙。上衣下裳是古代最常穿着的服饰类型。上衣主要有蝉衣、袍服等。袍服是一种加衬里或加絮的长棉衣,类属夹衣,比较适合春秋冬季穿。袍服是汉代最为流行的服装款式,袍服既可外穿亦可作为礼服或者朝服,汉代男子以袍服为尊,说明袍服不仅是一种比较正规的服饰而且在汉代服饰中有比较高的地位。禅衣,是一种无里的单衣,禅衣虽源于深衣但又与之不同,深衣是上衣下裳缝合而成,禅衣则是上下相通的,不区别衣裳。禅衣是由布帛、薄丝绸做成,所以相对较轻。它是汉代一般地主与贵族的常服,与袍服不同,不可以做为礼服或朝服直接出席朝会。穿禅衣入宫要先上奏皇上等到皇上同意后才可以穿着入宫。“初,充召见犬台宫,自请愿以所常被服冠见上。上许之。充衣纱縠禅衣,曲裾后垂交输。”[1]从这里可以看出禅衣在汉代时只是民间常服,穿入宫中需先请求皇上应允。下裳主要有裙、裤等。古代男子的裤子一般有裆,女子的裤子无裆,上下是相通的又被称为袴,不过主要流行于宫中及宦官之家,而民间女子多穿裙,主要搭配短衣与襦穿,裙在汉代初期男女皆有穿着,后来多用于妇女,形制长短不一,长的可以拖到地面上,短的只有膝盖长度,贵族妇女的长裙往往都是拖到地面上的,而劳动妇女为了方便平时劳作,裙长只到膝盖,汉代服饰中的下裳主要是袴和裙。
1.2 首服
汉代,男子二十岁时举行冠礼,代表已经成人,所以古人将冠作为男子成人的标志。冠是衣服中一个重要的部分,被称为“首服”或“元服”,冠的式样、颜色等依人的身份有所不同,一般只有官员或者上层社会男子可以戴冠,冠上装饰不同象征着身份也有所不同;而平民百姓们一般只能戴巾,庶民男子以布帕裹头,主要有黑、青两种颜色,除了保暖和防护头部以外,还可以在劳作的时候用来擦拭汗。除了冠、巾还有帻,帻产生于商周时期,但是在秦汉时期才逐渐普及和完善,在西汉时只有庶民才戴帻,到了东汉时期 贵族也戴帻,不同的地方是贵族戴帻的时候会在上面戴冠,而庶民只是包着帻,所以冠在古代也是礼制的一个表现。
1.3 鞋袜
鞋,在古代称之为履。汉代的鞋的样式已经较为丰富称呼也有所不同,主要有履、鞜、屐、靸、不借等。履泛指用丝、麻、皮等较高级面料为鞋面原料做成的鞋,供人们在正式场合穿;鞜是一种兽皮做成的皮鞋;靸一种没有后跟的鞋,现在的拖鞋就是它的遗制,夏商周时期以兽皮制作秦始皇时期开始用蒲草做成,为朝祭的服饰或者舞女的服饰,后基本用草编;屐就是木头鞋,除了是用木头为材料做成,底部通常还有两排木齿,在下雨天也方便穿着;不借小屐也,用麻做成,几乎人人都有。袜在古代称为足衣,多为丝帛、麻布、皮革等做成,袜高一般一尺余,上端有带,穿的时候用带束紧入口,在汉代有进门脱履的习俗,故鞋袜在古代也有重要作用。
2 汉代服饰发展的原因
汉代服饰奠定了中国传统服饰的基础,但楚国时期和秦国时期文化对汉代服饰的特点和风格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楚浪漫与肆虐,秦浑朴与谨饬,汉代服饰浪漫浑朴的风格就是继承楚秦形成的,而后又经过自身的不断发展最终成为独具特色的汉代服饰风格,对其后的服饰提供模范和借鉴。
汉代服饰能够得以發展和延续的原因如下,汉代有相对和平的环境,除东汉西汉之间有短暂战乱外大体上处于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中,加之汉武帝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促使百姓对生活水平的要求有所提高,服饰作为物质生活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会受到人们的重视,得以发展。汉代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中国的丝绸运输到亚洲其他国家、欧洲、非洲等,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吸收他国文化,沟通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也对汉代服饰的发展起了推动作用,既将中国的传统服饰传播到西方,同时也吸收了西方的一些因素应用到汉代服饰的创作中来。中外文化的碰撞加上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人们对服装装饰的要求越来越高,服装整体发展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得到提高,汉代服饰在这一时期得到很大发展。
随着汉朝生产力不断的发展,汉代服装生产中已经可以使用复杂精巧的提花机与织机,从汉墓中出土的丝、麻、毛棉等织物可以看出,汉代纺织技术已经达到较高水平。汉代染色、配色技术发达,“1959年新疆民丰东汉墓出土的‘延年益壽大益子孙‘万事如意‘阳字锦等,所用的丝线色彩有绛、白、黄、褐、宝蓝、淡蓝、绛紫、浅紫、浅驼。”[2]充分反映出汉代染色配色技术的发达,为汉代服饰艺术风格的形成提供了条件。刺绣工艺在平民妇女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齐郡能刺绣,恒女无不能者;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者。”[3]由此可以看出汉代时山东等地妇女十分擅长刺绣。汉代刺绣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长寿绣、乘云绣、茱萸绣、方棋纹绣等,每种绣法的针脚、图案都不一样,构成汉代服饰丰富多样的图案内容,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同时不同的纹饰又象征着不同的身份地位,在封建传统的礼制国家一定程度上对维系当时的封建社会秩序起着重要的作用,正是由于汉代服饰具有等级秩序的标识,更加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同时也推动了汉代服饰自身的发展。
汉朝统治者十分重视栽桑养蚕之事,汉初推行的是休养生息、与民休养的政策,统治阶级不仅重视农业发展,还不断鼓励民间提高养蚕栽桑技术,并且推行积极的政策来促进此事的发展。“四月壬子,皇后蚕桑之日也。”[4]就连皇后都在寝宫之中养蚕,从这一记录中可以看出皇室对于栽桑养蚕的重视并且自身起着表率作用,统治阶级对蚕桑之事的重视自然会影响整个社会,这能够很好的带动农民对栽桑养蚕的积极性,因此,汉代人们对栽桑养蚕都很重视而且这一时期人们的栽桑养蚕技术有了很大进步,这种进步为汉代服饰所需要的丝织材料的丰富提供了物质基础,也就为汉代服饰发展提供基础。西汉时设有专职官员管理纺织,染坊等,可以让染、纺技术有序发展为汉代服饰发展提供较好的环境。从而推进汉代服饰的不断发展创新,并且使汉代服饰成为中国传统服饰的主要类型。
3 汉代服饰的文化内涵
汉代服饰在沿袭了楚、秦服饰风格特点的基础上,又不断完善,最终成为独特的汉代服饰文化内涵。汉代服饰上的纹样中不仅有前朝的章纹,还在原本已经存在的纹样基础上进行创新,龙和凤的图案纹样便是由此而来。龙凤的形象是被人们当作是吉祥的象征,因此服饰中龙凤的纹样能给人带来安详和乐的感觉。龙纹图案只有皇帝的服饰中才会出现,皇帝服饰中的龙纹图案通常动作夸张、神采飞扬,象征着皇帝的无上威严和神性的幻化,体现出现实与神话的交融,表现出人们对神话的崇拜以及祈求安康的愿望。龙凤图案只有皇帝和皇后可以采用,表现出皇帝至上的思想,同时带有浓郁的仙化思维和浪漫主义气息。汉代纹饰中还有大量的动植物纹样、具有吉祥寓意的茱萸纹以及自由的抽象纹样,各种纹样变化多端,色彩华丽,表现了汉代时人们追求一种自由洒脱而又奔放的生活,对于服饰也具有自己的思考和独特的审美。汉代服饰中丰富的纹样图案表现了人们的审美追求和等级差别,多种多样的纹饰图案也体现出汉代文化的多样性。
汉代服饰色彩多样,主要有青、赤、黄、白、黑五色及其它不同色彩的杂色。汉文帝时黄色成为皇帝服装的主要颜色,汉为土德,土为黄色,所以一般只有天子才有资格穿黄色。其他官员大多都是穿着黑、白、青、赤等颜色,其他百姓穿着多以杂色为主。同时汉代绶的颜色不同也表明官员身份高低的不同,这些都显示出了汉代存在着明显的等级差别和尊卑秩序。同时还可以看出五行学说对于统治阶级的深刻影响,统治阶级也利用前人的学说来统治百姓,彰显自己的独特地位。汉代的服饰颜色还会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变化,不同的颜色代表着不同的季节。一年四季按五时着服,显示出汉代存在着顺其自然的道教精神。“立春之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车旗服饰皆青;……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先立秋十八日,迎黄灵于中兆,祭皇帝后土,车旗服饰皆黄;……立秋之日,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车旗服饰皆白;……立冬之日,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车旗服饰皆黑。”[5]这个可以看出汉代按五时着色的特点,汉代服饰色彩与自然和谐的统一在一起,显示出汉代已经有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思想。黄色只有天子有资格穿以及绶的颜色不同反映了官员身份地位的不同也表现了当时的等级制度的森严。
等级制度在服饰之中也有很深刻的体现。汉代是封建制度形成和完善的时期,汉代服饰中体现出严格的封建等级制度。汉代设立的舆服制度,就是以不同颜色及纹饰来区分不同等级的身份。龙凤图案只有皇帝和皇后的衣服上才有,皇帝服饰以黄色为主,官员百姓主要穿着其他颜色。冠制的确立也是在汉代实现的,其主要的目的也是为了便于划分等级,冠在汉代的实用性并不强,它只是一种礼的象征,等级区分的标志。皇帝与文武官员戴的冠各有不同,官员根据冠上的梁来区别身份高低,而且戴冠一般是上层社会男子的特权,下层社会男子一般只能戴巾、帻,显示出了明显的等级差别。汉代还设立了官吏佩绶制度,绶,是一种丝织物,用来系官印,是汉代官员权力的象征。汉代皇帝与官员,绶带的长度、疏密、色泽均有不同,从而很好的区别官员与皇帝的身份地位。这些制度体现了儒家的伦理道德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思想以及礼制思想。
4 结语
汉代服饰是中国传统服饰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汉代服饰种类的多样及其发展变化对中国传统服饰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汉代的开放和经济的发达以及汉代博大精深的文化使得汉代服饰也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不仅体现了汉代的时代特色,等级制度的森严而且反映出人们审美意识。它丰富的文化内涵使得它在中国传统服饰历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我们应该通过研究汉代服饰了解汉代的文化,从小的缩影中窥探整个中国的传统服饰文化,同时应该保护汉代服饰等一系列的传统文化代表。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8
[2]夏鼐.新疆新发现的古代丝织品——绮、锦和刺绣[J].考古学报,1963(01):45-76。
[3]王充.论衡[M].文渊阁《四库全书》卷十二
[4]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9
[5](南朝.宋)范晔,(唐)李贤注.后汉书[M].中华书局,1965
[6]高梦寒,逯洋,刘晓杰.浅析汉代服饰传承与发展[J].辽宁丝绸,2013:33
[7]陈苏镇.恢宏与古朴[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
[8]熊铁基.秦汉文化史[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2007.5
[9]徐蕊,刘芳.对汉代服饰的再认识[J].大连: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734-740
[10]王旭晓.汉代日常服饰研究[J].武汉:服饰导刊,2013
[11]沈强.汉代服饰文化初步研究[J].长沙:文艺生活.下旬刊,2013:85
[12]袁磊.南阳汉代画像石“吏”服饰研究—冠饰研究[J].郑州:魅力中国,2014:93
[13]熊莹.汉代文学与汉代服饰文化[J].乐山: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1:24-28
[14]陈茂同.中国历代衣冠服饰制[M].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