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再造:一种促进城市文化动力的新思路

2018-10-20 01:59陆筱璐
炎黄地理 2018年10期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城市规划

摘 要:空间是文化动力发展的关键资本要素。但是,在通过文化动力进行城市转型的过程中,城市空间的构建还没有与依托文化资源发展的新经济空间需求相吻合。这不仅要求城市规划者要在空间规划中凸显城市文化品牌,更要在政策过程中满足创意阶层对创意生活、创意生产的需求。本文从“场景”的视角重新审视城市规划的重要原则,从城交通重构、建筑规划设计、公共空间与人群融合等角度思考创意人群的集聚问题,希望为城市找到面向“创意城市”,推动文化空间扩张,进而激活区域活力的可持续道路。

关键词:城市规划;场景理论;文化创意产业

目前,文化动力已经成为许多城市增长的重要动力。虽然城市的产业结构和社会结构已经发生了转变,但是城市的空间布局仍然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在国内,对创意空间最常见的规划形式仍然是经过政府相关部门、机构授权和认证的创意产业园[1]。产业园区的大规模建设虽然带来了一定的经济作用,但是在城市空间转型的过程中,也忽视了文化创意产业强调互动性、共享性、多元性的特点,最终背离了政策的真实目标。事实上,目前空间发展在“土地财政”和“经济目标”的双重压力下,这些空间已经出现产业链资源分散、管理模式单一、文化交流不畅、千园一面、定位不明、文化气息淡薄等诸多问题。因此本文引用“场景”的概念,希望提出一种引导文化创意产业成长,为城市区域活力做出贡献的新方案。

1.城市“场景”的内涵及其理论应用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克拉克教授研究的“场景理论”中,“场景”的分析维度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发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根据克拉克的论述,“场景”的定义为“一定区域内蕴涵特定价值观的都市设施组合”。作为剖析城市空间形态的一种工具,“场景”更加注意物理空间和社会群体关系之间的互动,认为区域的不同设施组合,能够产生不同的文化风格和价值观,进而影响当地人口结构的重构。在“场景”中,主要分析4个维度[2],首先是地理概念上的社区;其次是显著的实体建筑(例如当地雕塑、购物中心);再次是集聚人群(例如种族、社会阶层、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年龄等各不相同的人);最后是能够将人群、社区和建筑相连接的文化活动。总体上,场景理论有几点重要应用:

1.1 区域内“娱乐机器”①能够塑造文化消费氛围和价值象征

场景理论认为,场景内的“娱乐机器”对区域的价值观和理念有很大的影响。例如,区域内如果安排了大量有公共展示窗口的时尚艺术品商店,同时又有艺术培训、酒吧、纹身店等,消费者会通过对诸多艺术培训场所、文化场馆、艺术品商店、酒吧的消费行为,逐渐养成出对时尚、美等价值评判,并与他人分享有关多元、自我、自由等价值观,产生具有持续性的发展潜力。相对于园区,场景的“娱乐场所”,已经突破了建筑和商铺的本来意义,与价值观紧密结合,从而演变为具有文化意义的综合场景。认识到物理空间和价值观的关系,是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思考维度。因此,在未来的文化创意产业空间布局中,也应该更加重视不同文化空间中,“娱乐机器”的空间分布与建设。

1.2便利设施和地租的多样化是创意人群集聚的重要因素

创意阶层会趋向于有鲜活生活功能的公共场所内,他们寻找会有大量潜在同伴或者个体的地方,为不同人群提供不同的服务方案。因此,文化创意产业更适合在一个相对独立又具有多样化功能的场景中实现。在城市发展过程中,某个区域中如果拥有数量足够的餐馆、旅店、ATM机、剧院、电影院、休闲公共空间,形成良好的生活氛围,那么它更有机会集聚多样化的人群,相应的,创意人群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

同样的,社区内的地租水平多元化也会影响不同人群的集聚。例如,如果地租水平整体过高,会导致高端品牌或者大量资本注入,市场会驱逐个体创意工作室的规模化形成;而地租水平过低,大量无业游民、城市底层居民会选择该区域居住,一定程度造成“不安全”的印象或者事实,导致创意人群选择搬离。因此,这要求城市在对房屋的改建中,要考虑到不同群体的需求,有计划的进行房屋改造计划,才能保证文化发展人群的差异化和多样性。

1.3“社区式建设”能够持续为区域持续提供创意活力

不同于园区的“新区域建设”,“场景”是根植于城市的文化中,有当地的社区作为保障的空间形式。因此,它的功能往往是多元的。在一个场景中,它可能不仅服务外来的文化消费者、吸引的文化资本,还服务于当地的居民,甚至是偶尔路过的人群。这和“文化创意产业孵化园”“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文化创意产业园”等将文化从城市中抽离的“孤岛式建设”有很大的区别。以往,大量“文化中心”、“艺术中心”、大型音乐场馆等通过城市批出专门用地建设在远离人群的区域。这一做法否定了文化与日常生活的巨大联系[3]。

2.我国城市空间重构的现状及不足

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城市在大力发展制造业的过程中,逐渐经历了严重的环境和资源危机。21世纪开始,“创新”成为许多城市物质繁荣的重要支持力量。伴随“创意城市”的转型,城市的空间正在面临一系列重新构建的诉求。城市空间重构的最终目标的提高城市环境,符合创意阶层的需求,最终提高城市活力。但是,在我国当前的城市规划中,还没有考虑到硬件基础设施与创意人群之间的关系,适应已经形成的社会网络关系。具体而言,我国城市在总体规划上有几点不足:

2.1城市道路交通系统规划未考虑创意阶层的诉求

在我国,城市普遍的交通网络规划倾向是“为城市建立通畅、便捷的汽车道路网络”。因此,不断拓宽城市道路,加大机动车辆的流通速度,拆迁老城區的高密度房屋区域成为常见的空间改造方法。但是,这种方便机动车的政策倾向不一定符合创意人群的生活诉求。在诸多国外城市规划与设计理论的著作中,越来越多的提到一个理念---“创意阶层特别钟情于具有街道生活的社区,而街道生活是一种只能源于良好步行性的步行文化”[4]。在我国的道路规划中,很少考虑步行人群需求,老旧建筑的保护、以及街道趣味性等问题,而这些恰好都是发展文化场景的一些重要元素。

2.2过度重视产业发展,忽视创意人群对消费、娱乐、大众社交氛围的打造

国内多数城市开发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规划思路受到“选址理论”“工业园区”以及“区域创新体系”相关理论体系的影响,在各地形成产业集群经济的发展模式。这种做法在许多地区获得了一定的经济成果。但是,根据不完全统计,在飞速增长的产业园区中,有70%处于亏损[5],大多数文化产园区成为土地租售平台,而入驻企业也多数希望利用园区的政策得到租金补贴、宣传补贴、专项活动经费等等,因此经常出现创意人才短缺,产业链不完整等问题。这往往是因为在文化产园区建设的过程中,忽略了创意阶层对消费、娱乐、社交的需求。

北京的798艺术区是产业化开发的典型案例。在798的开发过程中,由于商业化的不断发展,地租和物价水平持续上涨,使许多艺术家选择搬离到生活水平相对较低的宋庄。艺术家相互交流网络的破裂,使得区域艺术的宽容度、娱乐性、社交性开始降低,艺术的可持续发展面临困难。因此,在艺术集聚的地域范围内,过于注重产业而忽视创意人群对生活、娱乐、社交的需求,会削弱城市的创意氛围。

2.3城市公共空间及房屋政策缺乏人群多元融合的安排

在城市规划中,公共空间和房屋政策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这两个方面的规划,都忽视了文化发展对多样性的需求。首先,在大规模建造的“文化创意产业软件园区”、“陶瓷文化园”“旅游产业园”这一类公共区域时,无形中剔除了产业的多样性,将文化产业与其他行业用地域边界物理隔离,使许多文化创意即无法与其他行业相融合,也无法与城市人群共享。其次,在上个世纪90年代城市内部“大亭子、大公园、大广场”等公共空间的建设过程中,往往忽略城市不同区域人口密度、人口结构,使得许多公共用地只能服务一类人群,作用不强。

最后,在房屋政策方面,房屋建设的地产化发展、房屋缺乏特色、功能不全等问题已经浮出水面。如果创意阶层是用脚投票,那么城市房屋政策应当首先解决创意阶层居住的需求。要顾忌不同人群感官、感受、情绪和心理的变化,建立能够分享的社会网络。未来的城市房屋政策必须是有吸引力、功能多元化、地租水平合理的房屋政策。

3.未来城市空间重构的要素思考

根据“场景理论”重新审视城市文化空间的规划及布局,会发现有许多改进之处。但是,这涉及到城市交通、房屋规划、城市步道布置等诸多问题,因此不能简单的一概而论。但是结合中国语境,利用场景发展的一些关键要素,可以为未来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城市的转型升级提供一些思路。

3.1重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建设有“乐趣”的街区场景

通过场景理论重新思考城市物理空间与人群的联系,首先发现街区对创意集聚的重要作用。事实上,“适宜步行”一直是西方社区建设中宜居程度和完整性的指标,更加是创意阶层集聚的重要指标。例如墨尔本的涂鸦街、法国巴黎的贝拉雀斯路、意大利的梅佐市场、都是城市吸引人群,分享创意的重要场景,也创造了大量的产业机会。适宜步行区域人群可以与道路两边的各种房屋面对面交流,相较与车道更加安全舒适,通过物理空间加强陌生人之间的联系,建立一个强的交流空间,这正是文化发展最重要的基石之一。

3.2科学规划城市建筑,建造有“功能”的场景

场景理论中,城市的房屋往往承载了许多的功能。为了有效的利用区域内的公共空间及房屋,需要保证建筑的功能性。在房屋建设过程中,首先,要保证保证区域内功能的多元化。一个成功的文化场景内不能仅仅承载旅游、生产或者展示功能,还应当具备商业功能或者居住功能等。多样化是保证场景内人流的基础。不管是由于何种日程或者何种目的来到场景中的人,都应该有许多的共同设备可以使用,有相应的便利设施可以承载。例如ATM机、公共饮水设备、大量具有欣赏性的观光区域等。这些便利设施,往往由于“方便”、“美观”等因素,可以吸引大量的人群,为文化创意产业的商业或者公益活动、生产及销售行为集聚大量的人气。

其次,一个场景内,需要各式各样,年代和状况各有不同的建筑,这对于保证区域的地价水平有重要作用。区域内需要有大型企业对产业起到引领作用,因此需要高端商业区域;同时区域也需要考虑小型企业、个人工作室的需求,因此需要相对老旧的房屋场所。同样多样化的房屋可以保证地租水平的稳定,减少居民必要支出,释放消费潜力。在许多对文化创意产业的研究中都发现,地租水平是影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差异化的地租,对建立多样化人群的社交网络有重要影响。

3.3保证公共空间,建设能“社交”的场景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促进和发展下,文化创意产业的共享和社交属性被进一步的放大。但是,在实际对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建设过程中,场域内的社交功能往往被区域建造所忽略。根据雅各布斯的研究,只有“地点靠近社会和功能的多元化和活跃性都突出的地区,才能自然地、随意的受到人们的享用”[6]。因此,在未来的城市空间重构中,要对空间的“社交”属性进一步思考。

首先,场景内需要开放足够的公共空间,满足文化社交的需求。所谓的公共空间,不简单的指向公共图书馆、博物馆、公园的规划。大型公共设施,在许多区域的建设意味着大规模的拆迁和重建,往往会破坏原有的社会网络和文化特色。事实上,酒吧、咖啡馆、以及一些具有巨大橱窗的商店,甚至一面可以任意涂鸦的墙壁,都可以承担社群对文化的交流和社交作用。

其次,要在具有公共空间的区域内,保证社区人群的支持。要充分发挥我国地方行政组织的作用,保留并支持社区的大力发展。社区的支持能够为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文化活动提供支撑。通过场景对社区居民文化的审美及消费习惯的持续培养,会带动整个城市对文化创意的普遍关注,帮助城市活力的培养。

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克拉克教授研究的“场景理论”中,“场景”的分析维度为文化创意产业的空间发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思路。根据克拉克的论述,“场景”的定义为“一定区域内蕴涵特定价值观的都市设施组合”。作为剖析城市空间形态的一种工具,“场景”更加注意物理空间和社会群体关系之间的互动,认为区域的不同设施组合,能够产生不同的文化风格和价值观,进而影响当地人口结构的重构。在“场景”中,主要分析4个维度[2],首先是地理概念上的社区;其次是显著的实体建筑(例如当地雕塑、购物中心);再次是集聚人群(例如种族、社会阶层、性别、受教育程度、职业和年龄等各不相同的人);最后是能够将人群、社区和建筑相连接的文化活动。

参考文献

[1]王思成,徐艳枫.论中国城市创意产业的模式转型——以上海杨浦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为例[J].中国名城,2015(2):15-21.

[2]特里·N·克拉克,李鹭.场景理论的概念与分析:多国研究对中国的启示[J].东岳论丛,2017,(1):16-24.

[3]祁述裕.建设文化场景培育城市发展内生动力——以生活文化设施为视角[J].东岳论丛,(2017),38(1):25-34.

[4]杰夫·斯佩克,欧阳南江,陈明辉,等.适宜步行的城市:营造充满活力的市中心拯救美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6

[5]中国文化报.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切忌一具空壳 70%亏损中[EB/OL].[2013-03-02]http://www.ce.cn/culture/gd/201303/02/t20130302_24159325.shtml

[6]JACOBS,J..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M].北京:译林出版社,2005:9.

作者简介:

陆筱璐(1989—),女,宁夏大学政法学院讲师 博士研究生,从事文化产业及文化政策研究。

猜你喜欢
文化创意产业城市规划
文化创意产业版权保护问题探析
基于文化创意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实证研究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钧瓷造型设计的创新研究
浅析“跨界与融合”思维的特征与应用
“创意人居城市”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城市规划评价及其方法:欧洲理论家与中国学者的前沿性研究》
“互联网+”时代杨家埠木版年画文化创意产业开发策略研究
那些“搞城市规划的人”到底是谁
对我国当前城市规划中公共参与的思考
地理信息系统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