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丰
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本文主要根据高校研究生特点,分别分析了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的全程全方位育人路径。
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扩大,研究生教育在高等教育中的占比也越来越重,研究生也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会议上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是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我们应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开创全程全方位育人新局面,这对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结合高校研究生特点,分别从教书育人、科研育人等七个方面分析全程全方位育人路径,力求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1 教书育人
高校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起到教书的作用,更要以自身的道德行为示范,引导学生塑造完美人格,实现人生价值,达到育人的最终效果。
相对于本科,研究生要强化专业水平、研究能力的提升,在研究生教书育人方面取得的实效还不是很理想。对此,我们可通过以下途径来提升。第一,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要遵循研究生成长规律,课程内容设置最好能立足国际国内形势,理论联系实际,引导研究生正确看待当今时事,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育人作用。第二,注重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方式创新。对于处于新媒体时代的研究生,我们要根据其特点不断创新,充分利用新媒体,增强课程吸引力。例如广东高校探索“互联网+思政教育”新途径,创建的 “粤易班”就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增强了课程的吸引力。第三,各专业课教师要不断发掘本专业的教育资源,充分利用专业特征对学生进行教育,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外,还要承担起育人的职责和义务。第四,不断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为教书育人提供良好的环境。
2 科研育人
研究生的科研过程,是对研究生进行一种有目标、有责任、有意识的教育引导过程,对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创新能力的提升发挥着关键作用。
随着我国高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在科研育人工作方面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在科研育人思想的挖掘、科研育人模式、科研育人的考核方面還有一定的工作空间。首先我们应树立以研究生发展为中心的科研育人理念。一个好的研究课题,需要学生从实际教育体验中去发现,并思考是否具备可操作性和研究价值;从提出研究课题、收集文献并进行综述,到实验调查和最后的结果讨论,都应有助于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发展。其次积极构建学术共同体,注重科研过程育人。只有导师同研究生建立学术共同体,注重科研过程育人,才能在对话交流中找到新的灵感与视野,获得知识的综合力量。
3 实践育人
实践育人是以研究生自身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为基础,引导研究生参加实践活动,不断提高研究生思想政治素养和能力,是研究生培养的重要环节。
结合当前研究生实践育人现状,为进一步提升研究生实践育人实效,首先高校应积极搭建实践育人平台,积极发挥组织、导向作用,把握研究生实践育人工作的正确方向,确保研究生实践育人工作有序、高效开展。其次是架构科学、合理的实训机制。石泽平在《研究生实践育人长效机制的构建研究》中提出的“五位一体”的实训机制就值得推广。最后是建立多方保障以及多元化的考核评价机制。经费、基地、实践育人队伍等保障,可确保研究生实践育人工作的顺利开展。在科学、合理的基础上,力求研究生实践育人成效评价标准的多元化,利于调动参与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 管理育人
高校在进行行政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等管理活动的同时,也在发挥着管理育人的实效。目前我国高校研究生管理育人方面主要存在管理育人意识不到位、制度不完善等问题,制约着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来加强髙校研究生管理育人工作。第一,优化管理制度和理念。管理制度作为传递管理文化的载体,会对被管理者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管理制度的优化会增强管理育人的实效。高校应树立以育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重视各项管理制度的制订,营造良好的管理育人环境。例如科学的研究生奖、助、补、贷制度,不仅利于管理工作的开展,还能增强研究生对学校和国家相关机制的认同度和满意度。第二,优化管理队伍。制定高标准的高校研究生管理人员入职条件及考核方案,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只有不断强化管理人员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才能不断提升管理育人水平。
5 服务育人
高校研究生服务育人有广义和狭义之分,我们这里针对狭义的服务育人,重在强调教辅部门和后勤机关的服务职责。这些部门的服务性工作可为师生创造良好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环境,把党和国家对师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体现在具体工作中,达到服务育人的目的。第一,树立先进的服务理念。我们应理解学生、尊重学生,急学生所急,想学生所想。第二,规范服务标准,加强职工培训。建立科学、规范的服务标准,各岗位严格按照标准执行和考核,不断优化培训体系,创新培训方式,提升服务育人能力。第三,构建优
雅的校园环境。一方面要建设优美的校园景观环境,陶冶学生情操,塑造学生心灵美;另一方面发掘学校人文环境,以此来影响、熏陶、教育学生。
高校对文化传承及思想文化创新影响深远,在文化育人实效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世界文化交融和碰撞,高校有责任和义务不断加强文化建设,强化文化育人功能。为此,我们可从下面四个方面改进。第一,坚持正确育人导向。我们要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宣传、传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不断创新文化育人载体,提升研究生文化自信,引导研究生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完善人格修养,关心国家命运。第二,加强研究生组织文化建设。积极发挥研究生会、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社团等研究生组织力量,通过不断的创新和学习来提高研究生活动的档次和质量,不断发挥组织骨干的“传、帮、带”作用,使组织成员感受到组织文化的先进性,增强文化的感染力和感召力。第三,发挥“典型”和“榜样”的文化营造功能。我们应当在发挥榜样典型的精神的带头和引领作用同时,更重视“榜样”和“典型”背后所蕴藏的一类行为或一种精神,将其作为影响和引导广大学生的内在文化。第四,增强文化交流。高校是传承、创新、发展文化的重要场所,我们可以充分利用高校这个良好平台,为研究生搭建了解、认识不同学科、不同民族、不同国家文化的平台,正确引导研究生了解多元文化,不断提升研究生理解、认同、融入文化的能力。
相较于高校本科生组织,研究生组织数量少,凝聚力弱,组织育人功能未能充分发挥,要想研究生组织育人实效进一步的提高,可从以下三点入手。第一,完善研究生组织建设。结合研究生自身特点,研究生各组织应充分论证其组织定位、宗旨和功能,注重自身组织文化建设;不断提升组织成员学习、创新能力,避免一味地传承,塑造吸引力、育人功能强的品牌活动;建立扁平的组织管理模式,建立亲近、平等的组织内人际关系。第二,提升高校重视度。高校应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研究生组织指导队伍,提高研究生导师参与度,不断强化组织育人理念,加大对研究生组织的资金和硬件投入。第三,建立完备的发展性学生组织。发展性学生组织是以学生专业为基础而建立的学生实践组织,发展性学生组织既能发挥组织的育人功能,又能实现了专业学习与素质培养的有效的结合。
研究生全程全方位育人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需要高校各个群体和机构相互协调整体推进,还需要不断优化全方位育人的育人路径,只有这样才能正真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才能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建设者。
(作者单位:西南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