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风华
教学目标:
1)整体感知课文,感受一家人亲情的和谐。
2)在品读中感受自然焕发的活力和感悟人与自然和谐。
教学重点:
1)赏析精巧的语言,在品读中感受一家人亲情的和谐。
2)在品读中感受自然焕发的活力和感悟人与自然和谐。
教学难点:
在品读中感受自然焕发的活力和感悟人与自然和谐。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诵读法、圈点勾画法、情境教学法、自主合作讨论法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导入散步
孩子们,你们平时散步吗?和谁,在什么时间、什么地方散步?
散步是一家人情感交流的一种很好的方式,今天我们就跟随作家莫怀戚来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享受一家人在南方初春的田野上散步的美好。
2 品读“我们” 感受人情和谐
1)文中在哪里散步的,一起散步的有谁?
2)一家四口人的关系怎样?
3)过渡:俗话说:“茶沏二道为上品。”读文章也是这样,再次诵读时会有不同的发现和独特的感受。现在请同学们朗读课文。结合文中具体语句,说说“我们”之间体现了怎样的亲情味?
学生活动:①现在请小组派一名代表有感情地朗读你们找到的那一句或那一段。并说说你们品读出了怎样的亲情味?
例如:我劝说母亲出来散步,母亲信服地点点头。母亲总算熬出酷冬。
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
我说:“走大路。”
但是母亲摸摸孙儿的小脑瓜,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吧。”
预设:我们之间相互信任,尊敬;相互关爱,体贴
②其他小组同学和老师一起作评价。
③老师示范:指导1处来读,读出节奏,注意语速语调,重音,感情。
如:赏析第三节中,“但是春天总算来了。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酷冬。”一句
示范:冬天是一道坎,一个“熬”字,写出母亲身体和精神受到的磨难之巨大,也写尽了儿对母的心疼、担忧,“又熬过一个严冬”,写出儿的喜悦、欣慰。为表达我对母亲的孝顺。希望母亲健康长寿的愿望。下文写我选择走大路蓄势。
小结:同学们读出了“我们”之间浓浓的亲情:母慈子孝;夫妻和睦。我们从这温馨和谐的亲情中,真正体会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家庭传统:和谐家风代代相传。
3 品读“田野” 感受自然和谐
过渡:是啊,家和万事兴,这是从古到今亘古不变的道理。文中除了家和之美,还将我们带到有南方初春田野,展现了自然与生命的和谐之美。
1)你能找出文中描写春景的语句吗?谁能通过自己的朗读把我们带到南方初春的田野中去呢?
2)你品读出了怎样的自然之景?请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这自然界的一切都书写着生命力。有菜花的地方有生趣:让人不由得想起杨万里的诗: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鱼塘也是充满生机活力的,桑树代表的是生机、是活力,比如:《过故人庄》中“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充满生机活力的自然界充分体现了人和自然的和谐。这里的春天渐渐来临,这里有声有色,有远有近。所有的景色都与周围的景色相互应和。色彩搭配和谐。嫩芽密了是近景,菜花和新树是远景。它们又是静景,冬水咕咕起着水泡是动态。相互应和着是一种和谐。
3)就这样,我们在这样一派和谐之景中,一起走到哪里去?从原文中找到句子来齐读。
此时你能想象出母亲的心情会怎样呢?为什么?
预设:①母亲感受到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为之心动,自然会感到愉悦。
②母亲体会到儿子、孙子、儿媳妇的孝顺,家人互相体谅,和睦相处的亲情也倍感舒心。
这就是文中的“我”想让母亲出来散步的真正原因。母亲开心了,做儿子的就会更加开心。这就是中国人的孝道。
4 品悟“散步” 感悟世界和谐
正如郁达夫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看似漫不经心的一次的散步,却营造出一圈又一圈的情感涟漪。让我们享受了人与自然、自然与生命的和谐美好。如文中第8节所说:“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你认为这“整个世界”指的是怎样的世界?
总结:整个世界是:一家人和和美美的世界,所有生命充满活力的世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世界。
过渡:看着你们享受地阅读着《散步》,老师的心也开始散步了:不僅被文中传递出的和谐感染,也被书内书外创造出这份和谐的爱意包裹着。孩子们,你们正处于青春期,在享受亲情关怀的同时,与家人在平时的相处中可能会有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书内书外的这一切让你有哪些感悟呢?
5 再读课文 升华美好和谐
孩子们,一次普通的散步折射出了美丽的爱和和谐,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感悟,在那阳光下,朝着我们生命中的菜花、桑树、鱼塘,走去,慢慢地,稳稳地走去吧。我们齐声朗读课文最后一段。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