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大海
伴随社会对于高等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升,高校教学工作面临更高的教育要求,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教学内容,当代大学生不仅需要掌握良好的专业知识基础,还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和社会道德理念。伴随网络信息的发展进步,以互联网为载体的各种新型教学技术被引入到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环节中,将高校教学与互联网形式进行融合,能够有效改变传统高校思政教学环节中单调枯燥的教学状态,针对其教学手段进行探讨,对于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具有现实意义。与此同时,针对当代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传统的思政教育模式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其有效性受到严重制约。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应用,为高校思政教育拓展新的教学途径。
一、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影响
互联网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促使社会的发展发生颠覆式改变,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期间,接触社会的途径和形式也更加多元,互联网技术应用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更为便利,同时也使学生需要面对更多的不良信息和思想侵蚀,通过思政教学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是高校不可推卸的教育责任,重视高校思政教学成为高校教育的迫切教学任务。传统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难以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需求,现代学生对于互联网具有较为明显的依赖心理,根据相关学术调研活动显示,目前我国大学生的互联网应用率超过94%,移动互联网的应用率也超过92%,积极应用互联网形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契合大学生的性格特点和认知特点,提升学生对于教育内容的关注和学习兴趣,促进相关教育活动的开展。
二、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时代背景之下的当代大学生,具有更为明显的主观性以及个性化特征,社会的对于学生产生的影响作用也更为明显,高校思政教育工作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社会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个人享乐主义、利己主义等思想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流行,盲目攀比性消费也逐渐侵蚀着学生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问题的存在都需要高校的思政教育能够与社会紧密衔接,以保证其教育工作的有效性。而在实际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中,很多学校的思政教育还在沿用传统说教式的教学方式,还有些学校辅助派发传单式的宣传活动,教育内容枯燥生涩,教学方式单一俗套,学生容易对学校的思政教育课程以及活动产生抵触心理,导致其教学目标的实现受到严重制约。
三、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思政教学的有效手段
(一)积极应用互联网的应用优势,促进学生对于社会正能量的理解和认同
高校思政教育的重要目标是能够实现对学生思想道德观念和人生价值观念的引导,互联网形式赋予高校多元化的思政教育载体,实现了高校思政教育与时俱进的发展和进步。高校应当充分应用互联网环境优势,积极开展校园网站建设,将更多具有社会价值观引导作用,社会正能量宣传的事件、人物、思想等内容应用于网站建中,使网站建设内容能够更推进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发挥学校网站的宣传作用。同时高校还可以构建“互联网+”的思政教学凭条,应用微信公众号、QQ群等方式,拓展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的有效途径,使思政教育内容和教学理念能够深入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能够通过多样载体了解社会正能量讯息,进而实现其对于学生思想的重要引导作用。
(二)借助互联网环境优势,重视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能够为学生形成耳濡目染的学生和生活氛围,高校应当借助新媒体的环境优势,积极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将思政教育教学理念融合到校园文化宣传活动中,引导学生思想认知水平和人文素养的提升。高校可以应用互联网平台,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经济文化以及政治生活内容,关注国计民生,使其能够在生活化的教育内容中体会正确的社会道德观念和价值理念。学校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校园微电影、校园短句以及多样社团活动,关注思政教育,关注学生的自我成长,使学生能够在校园活动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的深刻内涵,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发挥其对于社会文化建设的促进意义,提升高校思政教育的教学价值。
(三)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互联网环境下,学生逐渐养成快餐式的阅读方式,无法实现对于阅读内容的深入理解和体会,对于学生的人文素质提升起到重要制约作用。学校以及教师开展思政教育活动,应当积极倡导纸质文学的回归,使学生能够在传统的阅读方式中,端正自身的学术探究学习态度,提升对于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并倡导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能够在良好的文学气息中提升个人素质,促进思政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与此同时,还可以发挥互联网优势,提高高校思政教育实效性。也就是说,网络平台具有贴近学生生活以及社会实际等优势,通过网络平台,思政教育更加能够被落到实处。高校可以有意识的强化思政教育对学生的服务功能,为大学生提供心理、法律以及就业等援助,从而引导校园的正确舆论导向,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高等教育不仅需要重视“教书”,更要敢于担当“育人”的教育责任和社会责任,思政教育是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高校提升思政教育的有效性,需要重视其思维意识和行为意识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社会道德法制理念,养成正确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升个人素质为未来的生活发展奠定基础。本文通过对“互联网+”对高校思政教學的影响进行研究,分析互联网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关系、高校思政教育教学现状、高校思政教育在互联网环境下的有效策略,以促进高校思政教育有效性的提升。
(作者单位:沈阳广播电视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