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建华
在中国歌剧百年发展历史上,曾先后涌现出了多部经典传世之作,集中代表着中国歌剧艺术特有的品质和风貌。改革开放以来,对经典歌剧进行复排,也成为了当代中国歌剧发展的常见现象。最近几年来,又有对《秋子》、《白毛女》等五部经典作品的全新演绎,并在思维、内容、形式、风格等多个方面呈现出了全新的特点。鉴于此,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和思考,由此获得对经典歌剧复排这一现象更加深刻的认识。
一、近年来多部经典歌剧复排简介
在中国歌剧百年发展历史上,曾先后涌现出了多部经典之作,而对这些经典作品进行复排,也是当代中国歌剧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自2011年以来,又先后有五部复排作品问世。2011年,由文化部、东方演艺集团、国家大剧院多家单位联合推出的《白毛女》,“1945 年 4 月,在延安成功地演出了歌剧 《白毛女》 ,标志着以主流派风格为主的中国民族歌剧的确立。”此次复排中,邀请了原创作者贺敬之担任剧本修订,原喜儿的扮演者王昆担任总策划、艺术总监,赵季平担任音乐总监,谭晶扮演喜儿。演出大获成功,堪称是为庆祝中国共产党九十华诞的一份厚礼。2012年10月1日,由湖北省演艺集团推出的《洪湖赤卫队》,是为党的十八大献礼剧目。与原版最大的不同在于,这次复排重点在视觉效果上寻求突破,多种高科技舞美手段的运用,给观众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视觉审美体验。2012年10月29日,新版《原野》在北京保利剧院隆重上演,主要扮演者都是在国际舞台上闯荡多年的优秀演员,由张立萍扮演金子,袁晨野扮演仇虎、张建一扮演大星、梁宁扮演焦母,在李六乙、黄屹两位导演的统筹指挥下,诸多演员都发挥出了极高的水平。2014年,由中国歌剧舞剧院复排的《伤逝》在北京天桥剧院上演,由莫华伦和王莹分别扮演涓生和子君,此次复排在剧本和音乐方面改动不大,基本保留了原作的风貌。2014年12月11日,作为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活动的重点曲目,由南京艺术学院复排的新版《秋子》在南京上演,由于原版歌剧的总谱已经遗失,所以新版的音乐创作方面有了很大改动,并基本保留了原有唱词和情节,具有突出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对经典歌剧复排的认知与思考
1、表现形式的突破
歌剧作为一门综合性艺术,是具有突出形式特征的,所以形式上是否多样和创新,也是衡量歌剧发展的重要标准。从这五部作品来看,得益于当代多种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运用,当代歌剧的舞台面貌已经较之以往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新版的《洪湖赤卫队》,洪湖美景本身就是该剧的一个重要表现对象。主创方湖北省演艺集团也将此作为复排的重点,利用多媒体技术,在舞台上呈现出了一片波光粼粼的湖面和一碧万顷的荷叶,然后又通过声光电技术,给观众以身临其境之感,同时让这个背景贯穿于全剧的始终,让观众获得了极大的视觉美感体验,舞台背景写实化一直是《原野》的一个重要特点,但是在新版中,李六乙导演却表现出了全新的追求,在舞台布景上,只有石头和泉水是实景,其它多类物象都采用多媒体技术予以呈现,特别是大量干冰的运用,营造出了一个的冰冷而虚幻的氛围,使作品的表现情景得到了强有力的渲染和烘托。《白毛女》中,风雪交加是舞台上的重要场景,对情节发展、氛围营造都起到重要作用。新版中,在灯光的映衬下,洁白的雪花轻轻洒落,营造出了唯美而又萧瑟的意境。可以看出,在复排中,所有作品都在舞台表现上呈现出了崭新的变化,极大丰富了观众的视觉审美体验,一改之前以听为主的传统,增强了歌剧艺术的观赏性,这也正是当代中国歌剧发展的重要表现之一。
2、主题内涵的扩展
除了《伤逝》之外,另外四部都属于革命题材的作品,这也是民族歌剧一个主流类型,通过对革命历史的讲述和革命英雄的塑造,来表现国家、民族之情,并体现出一定的教育意义。如《洪湖赤卫队》中的韩英,在就义前高唱《看天下劳苦人民都解放》,表现出了革命必胜的信念和对国家、民族的热爱。而近年来复排的几部歌剧,一方面对作品原有的内涵予以了充分的继承,一方面则又根据时代的变化和发展,对主题进行了深化和扩展。如《秋子》,除了对男女主人公二人不幸遭遇的同情外,更引发出了对于战争与和平的深刻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悲剧的产生,怎样才能避免这些悲剧等,都是复排作品向观众抛出的设问,联系到抗战胜利七十周年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这个大背景,珍爱和平,珍视生命的主题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又如《白毛女》,原作品中,黄世仁是被枪决的,这无疑是一件大快人心之事,这个作恶多端、丧尽天良的地主恶霸终于得到了惩处。但是复排版本中,却对黄世仁的处理从枪决改为了法办,这显然是主创方的刻意为之,旨在突出一种法制意识。可以看出,在复排过程中,除了对原主题内涵的保留之外,主创方还对主题进行了扩展,将原本单一的革命主题,升华成为了为当代人、全人类所普遍认可的价值观,正是当代歌剧艺术时代化、亲民化、国际化发展的重要表现。
3、歌剧思维的树立
早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原野》的创作者金湘就提出了“歌剧思维”的概念,这一思维的提出是建立在《原野》大获成功基础上的,之后很多歌剧研究者也对其进行了深入研究,具体来说,歌剧思维是指歌剧艺术家创作形式思维问题,它是作者怎样将自己已有的意图(故事情节、情感思绪)用歌剧这个载体,并以符合这个载体本身特有的艺术规律表现出来;如何将包含在歌剧创作表演中的各个元素即独立特行又配合默契,既运用自如又发挥极致。可以看出,其既是一个实践命题,也是一种辩证思维,对于民族歌剧长期以来的模式化发展倾向具有重要的引领意义。在复排的几部作品中,也有几部作品树立并践行了歌剧思维。如新版《洪湖赤卫队》中,对原作的结构进行了改变,前三场有细微的调整,然后对四五场进行了调换,原来的第六场被改为尾声。这种改变的益处在于,增强了最为关键的三、四、五场之间的联系,使它们之间既有缜密的音乐布局,也有完整的戏剧结构,强调了音乐和剧情的配合。《原野》的导演李六乙将“纯粹戏剧”的概念运用于作品中,认为布景、道具等起到的仅仅是辅助作用,过于弘大和繁瑣反而会喧宾夺主,对此应该尽量将舞台简约化,将观众的精力集中到剧情和音乐上。虽然很多具体的理念和做法都是见仁见智的,但是诸多创作者歌剧思维的树立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对于当代民族歌剧的多元化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4、演唱风格的丰富
“歌剧的表演中糅杂了戏剧、诗歌、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艺术,形成了完美的综合艺术。”自歌剧传入中国后,采用何种方法演唱,就一直是重点探讨的课题。早期的几部作品中,演唱者多是戏曲演员出身,所以多采用戏歌唱法。后来随着歌剧和声乐艺术的发展,在演唱方法的选择上也引发了热议。有的认为应延续西方歌剧美声唱法演唱的传统,有的认为要土洋融合,恰如其分的将民族唱法融入其中。这仍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话题,从最近五部复排的作品来看,真正适合演唱者自身的,才是最佳的唱法选择。如《伤逝》男女主人公扮演者莫华伦和梁宁,是地地道道的美声歌唱家,曾多次主演西方歌剧,所以自然以美声唱法为主。《白毛女》喜儿的扮演者谭晶,则先后学习过美声、民族和通俗唱法,所以她的演唱乃是一种跨界演唱,已经难以再从唱法上进行区分。所以唱法本身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演唱效果。只要表演者唱出了真情实感,用歌声成功塑造了角色形象,那么他的方法选择就是合理的、成功的。反之,如果在唱法上过于严格要求,则不利于演唱者个人发挥,个性化表演风格的形成也无从谈起。
综上所述,艺术作品都是带有时代属性的,反映和见证时代,同时也受到时代发展的制约,所以若干年后的复排不仅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可以起到良好的继承和创新效应。从本文分析的多部作品来看,也都实现了这一目的。下一步中,则要在复排的基础上,推出更多新的优秀作品,并将其打造成若干年后为后人复排的经典之作。唯有此,中国歌剧艺术才能始终走在创新和发展的道路上,并不断收获新的硕果。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歌剧音乐剧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