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牟子理惑论》简称《牟子》,亦称《理惑论》。相传是由汉代牟融所著,最早收录在陆澄的《法论》中,因其文中的“汉明帝遣使求法”的故事,于是把《理惑论》编入了佛教缘起中。而《法论》已经失传,仅仅在《出三藏记集》中保存了目录。现存的版本是由南朝僧人僧佑所著的《弘明集》中收录了全文。对于《理惑论》一书一直以来都存在着真伪之辩,在此不做过多的阐释,因为《理惑论》一书中的思想的确已经影响到了中国思想之后的发展。
【关键词】:牟子 理惑论 道
“道”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永远绕不开的话题。有关“道”在《道德经》中这样说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而在《理惑论》中“道”则是:
“道之言导也,导人致于无为。牵之无前,引之无后,举之无上,抑之无下,视之无形,听之无声。四表为大,蜿蜒其外,毫厘为细,间关其内,故谓之道。”
牟子认为“道”的含义是“导”,能够引导人达到无为的境界,看不见摸不着也听不到,比四表还要大并延伸到外,比毫厘还要小并处在它内部的间隙,这就是道。
一、因果之道
因果思想是随着佛教的传入而进入到中国的,最后融入到了中国思想中,极大的丰富了中国思想的广度和深度。中国思想本没有因果论,但与之相似的确有报应论,可以说佛教的因果论在传播的过程中是结合了中国固有的报应论才有了如此广泛的影响。例如《太上感应篇》“太上曰: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这是文章的开头也是总纲。而在《理惑论》中也可以看出牟子大量的引用报应论的思想来诠释佛教的因果论。
佛教中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教义就是四谛,所谓“四谛”就是“苦谛”、“集谛”、“灭谛”和“道谛”,分别代表了苦的现象,苦的原因,苦是可以止灭的和灭苦的方法。“四谛”也称为“四圣谛”是判断一切佛法真伪的唯一标准,一切脱离了“四谛”的都是非佛说,是外道。在《理惑论》中也有体现,例如:
“太子曰:‘万物无常,有存当亡。今欲学道,度脱十方。王知其弥坚,遂起而还。太子径去,思道六年,遂成佛焉。”
此句当中“万物无常,有存当亡”与佛教“四法印”中的“诸行无常”和“有漏皆苦”相呼应,佛家的因果论是通过“业”作为载体来呈现的,“业”可分为很多种常见的有身业、口也、意业、善业、恶业、无记业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要是通过身、口、意在造业,不同的业会得到不同的业报,从而招致不同的果报。我们知道法可以分为世间法和出世间法,而“十善”、“十恶”都是属于世间法的,佛家规劝人们行“十善”摒弃“十恶”从这个方面来看佛教明显具有了道德规范的作用。
又如:问曰:“道家云,尧、舜、周、孔、七十二弟子,皆不死而仙。佛家云,人皆当死,莫能免。何哉。”牟子曰:“此妖妄之言,非圣人所语也。”《老子》曰:‘天地尚不得长久。而况人乎。
世上本来就没有什么能够永恒存在的东西,只是人们执着,认为有永恒的存在,人们惧怕死亡对永生心之所向。根据佛家的理论,我们身处在这个娑婆世间所有事物都会坏灭,由此看出佛教要在当时社会中生存也是需要入世性的。
对于永恒的话题当时稍有对佛教了解的人们,牟子以上这些解释是不能满足于他们的,因为对佛教有所认识自然也会读到一些相关的书籍,所以引出了以下的对话。
问曰:“佛道言人死当复更生,仆不信此之审也。”牟子曰:“人临死,其家上屋呼之,死已,复呼谁?……又曰:‘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既然之前说這个娑婆世间所有事物都会坏灭,那为什么人死以后魂魄还会存在呢?这里牟子明显的没有交代清楚,大多也是用以往中国固有的鬼神观来做解释。但是牟子这里做的种子的比喻又带有很强烈的佛教思想,那就是阿赖耶识。阿赖耶识像种子一样被藏了起来,佛家认为阿赖耶识的种子分为有漏种子和无漏种子,阿赖耶识也是一切佛法的根本识。阿赖耶识虽然是常住不坏的,但是由于一切善恶业导致了众生生死轮回。牟子将身体和魂魄简单划分,又将魂魄与阿赖耶识笼统的划归为一类,并用老子的思想加以诠释。
二、人生之道
中国古人从小受儒家思想熏陶,人处于世无外乎“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人的价值也体现在“五常”中即“仁、义、礼、智、信”。 可以说儒家的思想主导了古代中国思想的潮流,佛教传入之初由于戒律上的规定与固有的儒家制度相违背,所以初期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佛家和儒家的争论上,而牟子试图用黄老玄学来调和二者之间的不同,使佛教能够与当时的社会背景相融合。
儒家思想相比其他更侧重的是处现世之道,这样的思想是适合于大多数人的。因为我们都是只存活于现在这个时空,我们能感觉的到的也只有这个现实世界,过去和未来对于我们来说都是虚无缥缈的。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如何处理好人与他人、人与这个世界的关系就变得尤为重要,儒家思想的“道”也是符合牟子在开篇对 “道”的定义。下面就从《理惑论》中出现的几个问题简要进行分析,例如:
问曰:“人之处世,莫不好富贵而恶贫贱,乐欢逸而惮劳倦。黄帝养性,以五肴为上。孔子云:‘食不厌精,鲙不厌细。今沙门被赤布,日一食,闭六情,自毕于世。若兹,何聊之有?”……。盖各得其志而已,何不聊之有乎?”
牟子在这里并没有否定提问的这些问题,而是肯定了这些世俗的合理性,但是仍然要找到正确实现他们价值的方式。儒家中有“君子之道”,君子就是在追求“仁义礼智信”,达到内心无忧,外在练达。“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我们也经常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个“道”就是“仁、义、礼”凡是符合这三条的就是符合“道”的,而符合了“道”也成为了获利的基本条件。通过这样的方式从事的经济活动就是被认可的。中国思想之所以丰富就是因为诸子百家争先绽放,古往今来人们都可以在这些浩瀚的思想中汲取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只要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就不能说是没有寄托。
我们经常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而沙门是需要剃发这与传统儒家思想就起了冲突,当时的儒家学者也经常以一些类似的问题向佛教发难,但是牟子在文中对这些顽固愚蠢的这类人进行了批判,他认为要谈论这些是非曲折不不容易的。
问曰:“《孝经》言:‘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曾子临没,‘启予手,启予足。……沙门剔除须发,而比之于四人,不已远乎?”
牟子反用《孝经》中泰伯的典故进行有力的反驳,并且得出了如果一个人道德高尚,那么就可以不必纠结于这些小节。
我们现代社会中有许多对于先贤语论产生误解的,这些被误解的不过是符合了现实社会背景以及个人心理需求罢了。比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大多数现在的人们都认为应该解释成为:不孝敬父母的事有三件,没有后代事最大的。这句话出自《孟子·离娄上》,全文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在《理惑论》中同样出现了类似的语句:
问曰:“夫福莫逾于继嗣,不孝莫过于无后。……沙门修道德以易游世之乐,反淑贤以贸妻子之欢,是不为奇,孰与为奇?是不为异,孰与为异哉?”
可以看出对于“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句话的误解在当时已经是存在的了,牟子并没有指出对于这句话的误解。而是以《道德经》中:“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以为道。”的思想来说明这样想的是下根之人,只知道世俗中种种的表象,而不知道大道,当听到大道时还大笑之。
又曰:问曰:“孔子称:‘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叔孙曰:‘俭者德之恭,侈者恶之大也。……。怀善者应之以祚,挟恶者报之以殃,未有种稻而得麦,施祸而获福者也。”
大乘佛教中有 “六度”的说法,即菩萨所修得六种法门。“度”的字义是“到彼岸”。“六度”包含“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文中提问者认为佛家的尽散家财广布施是一种光荣,把自己的钱财给别人,怎么会有福呢?《理惑论》中牟子将佛家布施中的“舍心”思想借由儒家所提倡的社会道德进行说明,并且引用中国以往的典故說明了布施与恩惠是一样的,但是这样的说法也仅仅是局限在“布施”中“财布施”的范畴中,并没有涉及到“法布施”和“无畏布施”。
三、不二之道
“不二”这个词出自《维摩诘经·入不二法门品》:“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牟子》中的“不二”并不是佛教中所讲的真如不二,而是牟子认为的佛老不二。牟子认为佛家讲的清净和老子的无为是一样的没有区别,从今天大量的经典论述来看牟子当时的这个观点,可以判断他对佛教的认识还是不够的,也从侧面看出了当时人们对佛教的认识程度也是片面的。当然这是有原因的,一是对于思想的认识,最大的局限就是当时没有系统的传入经典导致认识上的不完整。二是由于当时佛教传入不久人们对于这样一个外来思想是难以接受的,而用中国已有的黄老玄学思想来诠释可以尽快的使人们认识和接受。在《理惑论》中牟子使用了“佛与老子无为志也”、“佛道重无为”等语句,这说明了佛老虽有不同,但却有想通之处。
《理惑论》中牟子认为佛“无为”的说法有:
“佛教授天下,度脱人民,因以二月十五日泥洹而去。其经戒续存,履能行之。亦得无为,福流后世。”
牟子曰:“夫见博则不迷,听聪则不惑。尧舜周孔,修世事也。佛与老子,无为志也。……故其道为贵,在乎所用,何弃之有乎!”
牟子将佛涅槃和“经戒续存”使得佛法永驻用“无为”来解释,并且还说佛陀和老子都在在追求“无为”的志向。佛家中“空”的思想是佛家理解世界的一个基本概念,“空”较为简单的一种解释是世间万物并不是真实存在的,我们所看到的各种相状都是假相,对于“空”可以从四个角度来看一是空性,二是空境,三是空观,四是无我。我们经常提到“清净无为”,这是由“空”引申到另一个概念,那就是“清净”。佛教有关“清净”得 描述有《俱舍论》中“远离一切恶行烦恼垢故,名为清净”,无独有偶在中国古代思想中也出现过“清净”一词,最早出现于文子的《道原》:“真人体之以虚无平易,清净柔弱,纯碎素朴,不与物杂,至德天地之道,故谓之真人。”因此这里牟子所说的“佛与老子无为志也”中的“无为”应该理解为“清净”可能更为贴切。这里自然想到了日本茶道最重要的精神“和敬清寂”,虽然有的学者认为日本茶道不像中国茶文化一样是受到了儒释道三位一体的影响,但是日本茶道的渊源是在中国,饮茶就是由中国僧人传到日本的。如果说中国茶文化受到了儒释道的影响而日本茶道没有,那么这样的说法是不能服众的,就如“和、敬、清、寂”是“无”派生出的四种现象,由这四种现象又形成了日本茶道中各种各样的形式,这不能不说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道家的影响。
又曰:“大道无为,非俗所见,不为誉者贵,不为毁者贱。用不用自天也,行不行乃时也,信不信其命也。”
道,博大精深,无为而治,不是世俗所能理解的。它不会因人的赞誉而高贵,也不会因为诋毁而变得低贱。它能否用于世间取决于天,能否用于行动上取决于时运,能否用它与人交流就看缘分了。这里牟子在用黄老之道阐述佛家佛法的普遍性,正如佛家讲的“佛性”一切众生悉有佛性,“道”也同样存在于万物之中。
综上所述,《牟子理惑论》自成书以来就被奉为“中国第一部佛教论”,在汉代佛教向魏晋佛教发展转变的过程中《理惑论》都是一个承上启下,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并且影响着佛教在中国传播的方式。并且从《理惑论》的描绘中可以看出当时的有识之士在用儒家思想为难佛教的时候,使用的方式都特别的死板。当然由于《理惑论》这样的以问答方式的写作手法都是牟子的主观意识为主,但反观整个历史来看像文中出现问者这样的人比比皆是。熟读经典,却不对经典加以辨识灵活运用,也不分场合的使用经典甚至妄自误读经典。由此也可以将《理惑论》看作是为当时儒家、道家扶“正”思想的一部作品。
【参考文献】
【1】[梁]僧佑撰,刘立夫等译注.弘明集[M].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一版.
【2】汤用彤.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M].中国现代学术经典:汤用彤卷.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6.
【3】任继愈.中国佛教史:第一卷[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作者简介:李骏超(1990—)男,硕士,单位:云南师范大学,研究方向: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