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善斌 李嘉泰
摘 要:对于地质工作者来说,掌握成矿地质特征,总结成矿规律是指导今后地质找矿的关键。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哈茨谱山北铜铅银金多金属矿矿床,通过具体概述区域地质情况来进一步分析和研究哈茨谱山北铜铅银金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希望能够更加深入的、详细的了解铜铅银金多金属矿矿床。
关键词:青海省;哈茨谱山北铜铅银金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成因
1 区域地质概况
参考相关资料,确定哈茨谱山北铜铅银金多金属矿矿床位于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东昆北造山带、祁漫塔格都兰造山亚带的东段,这部分区域底层、构造及岩浆岩十分发育,相应的所形成金属矿矿床也是非常发育的,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其实,也可以说哈茨谱山北铜铅银金多金属矿矿床隶属于秦祁昆地层区柴达木北缘分区。而追溯历史我们能够发现出露底层是由早古生代奥陶-志留纪滩间山群、中生代三叠纪的鄂拉山组及新生代新近纪贵德群和第四系组成的,其中滩间山群和鄂拉山组底层对成矿有较大影响,相应的80%以上的矿点都位于此处,比如Fe、Cu、Pb、Zn、Ag等矿点[1]。
从构造角度来讲,哈茨谱山北铜铅银金多金属矿矿床构造同样十分发育,主要是由褶皱和断裂构成的。其中,褶皱构造主要分布在安固滩倒转复向斜的轴部及南翼;而断裂构造发育比较分散,主要位于东部的NW向断裂和西部的NE想断裂叠加在近EW想断裂之上,相对来说断裂构造发育更倾向于NW和NE向断裂。
2 哈茨谱山北铜铅银金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特征
2.1地层
通过对哈茨谱山北铜铅银金多金属矿矿床所在矿区的出露地层加以了解,确定该矿区是以捕虏体形式分布在英云闪长岩中,与晚三叠世鄂拉山组接触,但接触角度不整合,而与志留纪花岗岩呈侵入式接触,这使得地层倾向于SE,倾斜角度大约在40°~65°之间。在此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晚三叠世鄂拉山组,它的岩性有多种,比如一套灰、灰绿、灰紫色安山石、玄武安山岩夹杏仁状安山岩、玄武质安山质凝灰岩、岩屑凝灰岩等,它覆盖在晚志留世的花岗闪长岩上,地层同样倾向SE,倾斜角45°左右。正因如此,晚三叠世鄂拉山组地层才与成矿有着密切的关系[2]。
2.2构造
矿区内主要构造类型为断裂构造。而从断裂构造发育来看,其倾向于NE向、NW向、SN向。那么,能够对金属矿矿体有一定控制作用的断裂构造分别来自于NE向的F1断裂和F2断裂、SN向F5断裂。
F1断裂。它主要分布于矿区中北偏西侧,出露长度约为2200m,总体走向40°~70°,倾向NW,倾角约70°~80°,断层面呈舒缓波状。通过对英云闪长岩切割而发育的,通过鄂拉山组火山岩底层边部,最终形成约10~40m的破碎带。经过进一步分析,它的岩性,确定其中含有岩石硅化、碳酸盐化、绿帘石化、钾化等蚀变较强。整个断裂带的上盘约1500m,宽度在50~200m之间,是一个集中蚀变的矿化区域。
F2断裂。它位于F1断裂北偏西300m左右,出露长度约为2500m,总体走向40°~60°,倾向NW,倾斜角约80°,同样是切割英云闪长岩,延续到鄂拉山组火山岩底层边部,最终发育成5~20m的硅化蚀变破碎带,在其局部地区能够观察到褐铁矿化、孔雀石化。
F5断裂。它位于矿区东南角,出路长度约550m,总体走向5°,倾向E,倾斜角为45°左右,断裂发育为宽20~30m的碎裂岩。进一步分析碎裂岩,确定其蚀变强度较大,比如岩石硅化、碳酸盐化、绿帘石化、高岭土化、方铅矿化等等。又因为这个断裂带内发育了Π2矿体,所以该区域为赋矿构造[3]。
2.3岩浆岩
其实,在哈茨谱山北铜铅银金多金属矿矿床地质研究之中,还能够发现其中出露岩浆岩。而在此基础上深入的分析岩浆岩的形成,确定其主要为晚志留世英云闪长岩和晚三叠世鄂拉山组火山岩,而晚三叠世火山岩为岩浆岩的形成提供了矿液。
2.4蚀变矿化特征
蚀变矿化特征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体现为Ⅰ矿带铜矿的蚀变矿化,即孔雀石化、褐铁矿化、硅化、高岭土化、大理岩化等;Ⅱ矿带铅多金属矿蚀变矿化,即:硅化、褐铁矿化、高岭土化、碳酸盐化、绿帘石化、黄铜矿化、黄铁矿化、孔雀石化等[4]。
3 哈茨谱山北铜铅银金多金属矿矿床成因
参考相关资料来分析研究哈茨谱山北铜铅银金多金属矿矿床成因,确定铜铅银金多金属矿床受断裂构造控制严重,在构造破碎带内发育,其围岩为英云闪长岩、玄武安山岩,所以矿体呈脉状、透镜状的形态。
对晚三叠世鄂拉山组火山岩加以分析,确定其广泛喷发,并且喷发的火山热液含成矿元素,在沿着火山岩体到接触带上,想着NE、近SN贯入,所以构造岩蚀变现象发生,产生硅化、黃铁矿等。待过了火山期,含矿热液将聚集,并且沿着普查区逐步向NE、近SN贯穿,相应的岩体内断裂运移,最终贯入断裂破碎带和次一级裂隙中,起到填充交代作用。也正因如此,该矿区的铜矿体及铅多金属矿体得以被发现[5]。
结束语
经过本文一系列分析,确定位于秦祁昆晚加里东造山系、东昆北造山带、祁漫塔格 都兰造山亚带的东段的哈茨谱铜铅多金属矿的地层、构造及岩浆岩十分发育,形成的铜矿体及铅多金属矿床为中—低温火山期后热液型矿床,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
参考文献
[1]刘铭,张伟.青海省都兰县洪利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山东国土资源,201430(01):28-33.
[2]孟祥伟,陈华国,张英梅,等.山东省兰陵县车辋地区铜铅多金属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J].山东国土资源,2015,31(10):23-26.
[3]王彦明,李军,张国权.青海省都兰县郭勒子铜矿区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浅析[J].山东国土资源,2015,31(8):11-15.
[4]姚德刚,赵环金,贺业峰.新疆尼勒克县喀英地区铅锌矿矿地质特征及成因[J].山东国土资源,2011,27(9):16-20.
[5]杨钻云,雍自权,荣光华,等.青海省都兰察汗乌苏地区银、铅等多金属矿找矿前景分析 [J].新疆地质,2013,24(2):19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