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莉
【案例背景】
地理课改至今,越来越多的地理教师意识到:无论高考或中考的方案如何变化,课堂一直是地理教学的“主阵地”。我承担7~8个班级的地理教学任务,意味着一节45分钟的教学内容要重复7~8遍,原本安排在第二课时讲的笑话,在第一课时遇到笑点就先说了,到了第二课时我完全不记得,学生无奈地说:“老师你已经讲过了!”王栋生老师在《在教学实践中创造》中指出:“重复,有可能导致创造性丧失”“会使一种工作变得枯燥、单调”。走出平时常态课的疲于应付,积极参加国家级、市区级的竞赛课和示范展示课,与自己同课异构,打磨一节地理课,不断地思考“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是一条地理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案例描述】
2012年,我参加了南京市中小學教师地理学科技能竞赛,第一天先被没收了手机,在一个无网络的老式台式机上,只有与课题《聚落》相关的图片、电子文稿等资料包,规定在三个小时内完成备课、制作并上传教学课件,第二天借班上课。
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我设计了“感知生活”“缜密思考”“升华情感”三个过关竞赛环节,但缺少一个导入。听说有老师给授课班级学生带去自制饼干,我也效仿带去自制面包,由“衣食住行”中的“食”引出主题“住”。
在对比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差异之后,我创设了辩论比赛的情境:“舌尖上的聚落——住城市好,还是住乡村好?”学生纷纷举起了小手。
第一位女生说:“我喜欢生活在城市,因为购物方便!”
第二位男生带着清脆的童音,眼里闪烁着清澈的光亮,回答道:“我向往住在乡村,在月光下听蛙鸣、数星星,过着美好的田园生活!”
而第三位男生通过对住城乡利弊的辩证分析,最后得出更喜欢住在城乡接合部,引起哄堂大笑,将课堂氛围推向了一个高潮。
此时可以进入下一个教学环节,我发现仍有一位女生举着手,“让她说,还是不让她说呢?万一搞砸了,台下那么多地理教育界的泰斗和大咖们会怎么给我打分呢?”内心一番斗争,看到女生坚定的眼神,壮起胆儿给了她发言的机会,女生提出:“我们可以平时生活在城市,享受着城市的便利,周末去乡村度假。”我顿时释然,予以积极的肯定和引导:“可以搞个农家乐,正好解决了刚才那位男生的纠结!”又把全班同学们逗乐了。最后一位女生当之无愧被选为“最佳辩手”。
资料包里的地图和景观图片等教学素材并不丰富,制作的课件十分简陋,我想到了学生身边有《地理图册》,可以饱览世界各地的典型聚落;学生可以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选择合适的建筑材料、屋顶和窗户等,在《地理填充图册》中分别绘制出热带雨林地区和西亚沙漠地区的房屋,我用实物投影仪展示两位学生的作品,请他们上台讲解设计的理由,大家评出一名“最佳建筑设计师”。
最后,在“救救推土机下的金陵古城吧”的呼声中,学生从本校的古迹遗址到甘熙故居、从高淳老街到扬州古城……由近及远列举传统聚落出现的问题,探讨如何保护传统聚落,却没有时间研究教材里的丽江古城的案例材料和了解世界的其他文化遗产。
时光飞逝,四年后,母校孙汉群院长邀请我给“国培计划”的骨干教师开设一节示范展示课《聚落》,要求最好能体现出“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我的水平仍停留在PPT和视频等多媒体的简单运用上,最终只能想到:“游客想去紫峰大厦、新街口孙中山像、世凹桃源等地,你能运用GOOGLE EARTH、城市吧、百度地图等电子地图向他描述城市景观与乡村景观的差别吗?”
这次有近三个月的准备时间,我创设了以下贯穿整节课的教学情境:
1.招聘“南京优秀小导游”,观看视频《The Best of Nanjing》,找出你最想介绍的地方。
2.南京博物院:知道大家在历史课上学过“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为大家出了考题:“让我们回到我国原始农耕时代!两个遗址分别在哪两个流域?为何都选择在河流附近?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为何不一样?进一步过渡: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其他地方的建筑特点相同吗?”
3.单打独斗能否生存?我们需要集体的力量!一个个家形成了村落,进一步研究聚落的分布和形态。
4.阅读孙中山先生对南京的评价,探究南京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从而归纳出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
5.最后讨论:面对老城南的问题,是拆还是留?通过南京甘熙故居、老门东和丽江古城等案例分析,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本节课的容量是很大的,却能全部上完,是因为我校学生面对两百多人听课,变得异常紧张,回答问题的质量不高,甚至到了最后探讨丽江古城的保护措施时,似乎变成了我一个人的独角戏。
【案例反思】
两节课虽然主题相同,但仍有很多不同之处,通过两次竞赛和示范展示,我深刻反思到:
1.学生是主角。
第一节竞赛课没有第二节示范展示课的教学资源丰富、准备时间充分,课堂氛围却非常融洽,学生思维活跃,应答面较广,教学效果更显著。能荣获南京市总工会和南京市教育局颁发的“南京市中小学教师学科技能竞赛地理学科第二名(二等奖)”“南京市‘五一创新能手称号”,关键就在于学生是课堂真正的主角,地理教师甘当配角,是教学知识的分配者、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课堂行为与学习效果的评价者。赛课学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较高,地理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我只需要抛出一个情境、一个问题,学生就能畅所欲言,顺着梯子往上爬,充分地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精髓。同样的一节课在我校上,为何达不到同样的效果呢?我认为,面对不同学力的学生,需要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地理教师需要有更多的耐心,成为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者和课堂气氛的营造者。
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曾说过:“不管谁在听课,教师都要旁若无人,心中只有学生。一节好课应该是常态下的课!平平常常、实实在在,即平实。”假设在第一节竞赛课中,我顾虑被评委扣分,不给最后一名女生回答的机会,这节课恐怕将听不到如此精彩的见解,失去一次师生开怀大笑的机会,因此,地理教师需要适当延长候答时间,给不同学力的学生充分思考问题的时间和表达不同见解的机会。
叶澜教授还说过:“上课不能完全预先设计,一节好课应该是有生成性的课!即丰实。”面对课堂突发的生成性事件,地理教师需要具有敏锐的教学机智,走出预设的束缚,提升师生互动的品质,地理课堂才能充满着智慧的火花、和谐的氛围。
2.情境是主线。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所以地理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视角,选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第二节示范展示课在导入部分,歡迎远道而来的山西省初中地理骨干老师们,招聘“南京优秀小导游”,请学生选出最想和外地老师分享的南京景点,沿着“乡土地理”这条线索,创设了一个串联整节课的教学情境,比第一节竞赛课更自然。
人教版的教材中“乡土地理”并没有单独学习,所以地理教师可以将其穿插在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这三部分的学习中。学生结合世界气候图和地形图,运用已掌握的读图方法,小组探究南京的形成和发展的有利条件,讨论“面对老城南的问题,是拆还是留”,开展南京甘熙故居、老门东和丽江古城等案例分析,不仅领悟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还燃起了对家乡南京的热爱之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区域认知、综合思维、人地观念和地理实践力等方面的地理核心素养。正如叶澜教授所说:“一节好课应该是有意义的课,即扎实。”情境不仅有“境”,在丰富的场景中增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更应该有“情”,学生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有所提升。
第二节示范展示课的情境创设,不再是我一个人单打独斗,凝聚了众人的智慧。首先得到了我校季校长的重视,组织初中地理备课组成员,从备课到模拟上课,提出了宝贵的改进建议,如:季校长建议增加一个关于南京的视频,加强学生对自己生活城市的直观感知;组内最年轻的董老师建议将游客想去的三个地方,用百度地图串联成一幅由北至南的旅游线路图。
我还请教了我校历史老师,了解到学生在历史课上学过“半坡遗址”“河姆渡遗址”,根据这一学情,从地理的视角分析两地建筑特点的不同点,引出世界其他建筑在不同气候和地形等自然要素的影响下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学习地理同仁朱老师,尝试在地理课里加入时间的维度,一个个家形成了村落,帮助学生理解聚落的分布和形态。俗话说:“史地不分家”,跨学科教学,将会成为今后地理课堂实践与改革的方向。
3.真实是主张。
第一节竞赛课实际没有上完,在下课铃声响起后,我结合板书,匆匆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做了一道单选题;第二节示范展示课的学生在众人面前怯场严重,启而不发,师生互动不足,课堂氛围较沉闷……两节课都存在不少问题,正如叶澜教授所说:“一节好课应该是有待完善的课,即真实。”准备时间无论是三个小时还是三个月,都很难做到十全十美,只有留下了遗憾,才能督促我们继续反思、专研教学。
有老师惊讶地问我:“一听到被听课,我们都好害怕、好紧张,你为何这么淡定呢?”俗话说得好:“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参加国家级、市区级的竞赛课和示范展示课,得到了不少的锻炼,这是教师快速成长的推动力,但也离不开平时的辛勤付出,如果能把每一节常态课都看作竞赛课或示范展示课,立足课标,关注学情,精心备课,处理好每一个小细节,像工匠一样打磨每一节课,将再也不会惧怕领导和同仁推门听课。
南京地理学科两年一轮回,下次再上《聚落》这一课题,我将如何上得更好呢?努力向一节好课靠近,做到平实、丰实、扎实、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