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
“ 候场”是剧团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行话。 剧团人一般管剧场舞台,从左至右,分“上场口”和“下场口”,或“上场门”和“下场门”。
排戏时,这么招呼演员最多的是导演,演出时,招呼演员“候场”最多的会轮到舞台监督了。
无论戏剧、戏曲、歌舞、晚会,演员上下场不外乎这么个出场方式和位置。也有很重要的角色或是剧情需要,剧中人物或主要演员是从舞台中间布景,甚至从高平台上进出或者上下的。
说有讲究,也有讲究,说没講究,也没什么大讲究。全由着导演拿主意。
有时真正讲究起来的,其实还是演员自己。从哪儿上场,从哪儿下场,碰上有心计的演员,自己会给自己设计,会跟导演掰扯。观众看上去并不觉着有什么的,演员心里有时会看得比什么都重。
从哪儿上场,必然关系到从哪儿“候场”。“候场”的地方也分“上场(口)门”和“下场(口)门”。剧团人又管它叫做“侧幕条”边,老剧团人也有叫“鱼鳞片”边上的。
圈外人完全想象不到,舞台“侧幕条”演员“候场”的位置上,会是怎样一番别样的情形、别样的内幕、别样的戏剧人生呢?
说玄乎点儿,连许多演员自己也不见得会领悟到从小角色到一出戏的主角、到名角儿、到大腕、到大咖的心理路程和终极目标的。
不同演员有着不同的“候场”方式。“候场”是一种舞台亮相前的等待,小演员、龙套、群众演员的“候场”虽然也是一种等待,但多半是一种散漫、迷茫、困倦的等待。他们知道自己只是舞台上的一排背景、一个道具、一片绿叶。除了台下的自家人和亲朋好友,难得会有人关注到他们。
有名有姓的角色、演员就不一样了,他们的“候场”心底憋着一股劲儿,脑子里攥着一个信念:都希望自己的出场能“抖响”一个包袱,能赢得一声喝彩,能让观众眼前一亮……
每部戏的主要演员,他们的“候场”往往千姿百态、形形色色。有旁若无人沉在戏里的,有喋喋不休背诵台词的,有调整呼吸做起跑状的,有捧着保温杯大口饮茶的,有踢腿飞脚上蹿下跳的,还有使劲抽自己的腮帮做放松口腔运动的……
讲究起来,“候场”的好坏,足以关乎到一个演员的成败和兴衰。
平日的功力积蓄得再深、再厚、再齐活,“候场”不讲究,散神了,上台一准会“掉链子”,弄不好还会“砸场子”。
你看好了,是凡“走心”的老演员,他们绝不会在“候场”的片刻有任何懈怠和慵懒。你不会看到他们会跟身边人扯一句“闲篇儿”,唠一句“家常”。你能看到他们早早地来到“候场”的位置上,气定神闲,闭目养神,自言自语,一阵长吁短叹后,一圈手眼身法步……
讲究“候场”的演员,都会在自己的位置上,将一会儿要上台演的那段戏、那个人物在自己的心里“过”上一遍,把戏“捋一捋”,尽可能让自己提前“入神”“入戏”。
我曾遇见过把“候场”讲究得不近人情,以至近于苛刻的一位戏剧大师,他的名字叫“焦晃”——原上海青话,现上海话剧中心的一位德高望重、戏比天大的著名话剧表演艺术家。
他只要一上排练场排戏,场上立刻鸦雀无声、静谧一片。所有“候场”的演员大气不敢出一声,只有坐在一旁,好好地享受他的表演功力、绝美台词。每场戏正式在剧场里公演,他都给自己和舞台监督定了一条不成文、听上去还“不通人情”的“禁令”:除了立刻上场的“候场”演员,其余闲杂人员一律清空,舞台两侧(上场口和下场口)决不允许有一位“看客”。理解他的人解释说:这是因为他对自己的每场戏都太入戏、太较劲、太追求完美了。他不能忍受舞台两侧有对他的一丝“干扰”和片刻“游离”。不理解的会当他是“戏疯子”,太过“矫情”。
那年,我还是个毛头小伙,是被当时所在的小城话剧团派去上海青话“进修”的,正赶上他们团上演原创话剧《李宗仁归来》。事先也并不知道焦晃老师的这则“禁令”。那出戏里,我还串了个李宗仁的贴身“卫士”龙套角色。后来,团里的几位老演员和那位舞台监督悄声告诉我,你是来进修的新人,换上其他人,一准会遭到焦晃先生的严厉“呵斥”。
如今,许多位已经成长为名角儿和大腕的演员,几乎也都有过各自从小演员、小角色“候场”熬出来的这事儿和那事儿。
在剧团,“候场”不仅是演出的一个流程、一个环节,还折射着一种职业态度、敬业精神、艺术修养以及艺德和品行的修炼。
往大里说,每个人的人生也是一次又一次的“候场”。单凭天赋优越、基本功扎实、天时地利还远远不够,切不可小看你身边每一次的“候场”。只有耐得住寂寞、忍得住平庸、熬得住羞辱、沉得住躁动,轮到你上场和出场的那一刻,你的“亮相”就会有“彩头”、有“名头”、有“看头”、有“运头”……
厦门集美学村
陈嘉庚先生是著名华侨领袖,福建厦门人,著名爱国人士。抗日战争期间积极募集资金资助抗战。一生俭朴却将家产捐资助学,先后创办了厦门大学及若干各类学校。厦门集美镇陈氏所建学校集中处,称集美学村,其建筑中西合璧颇有特色。集美学村环境幽静,风光秀丽,附近有集美海堤、厦门大桥、鳌园、归来堂诸胜,亦是观光旅游佳处。